土鸡蛋(原创小说)
(2023-07-20 11:38:18)
标签:
旅游时尚文化娱乐 |
分类: 休闲扯蛋 |
土鸡蛋(原创小说)
张佬倌住在九曲回肠的大江旁,靠打鱼维持生计。到了七十年代末,长江取直改道,河湾变成了故道,原先河床上种植的那片防护林,没有了洪水的侵泡,一片郁郁葱葱,成了故道边一道靓丽的风景。外地游客到天鹅洲观麋鹿、江豚时,总要到故道边的农户里,买些土鸡蛋带回家。
长江禁鱼了,打鱼人大都主动转了型。张佬倌却看好故道边的那片防护林,常跑到林子里去转。张佬倌作了这样的假设:如果在林子里放养两千只鸡,每天半数鸡产蛋,都是1000个。每个鸡蛋销售价是1元,都是日进千金呀,月收入就是三万元。哈哈……这么大一片树林,天然的场地,我得利用起来,家里有地种杂粮,用来养鸡,不需投太多的成本,又不担风险,何乐而不为呢?
张佬倌每想到这里,禁不住地笑出了声。他一溜烟地跑回家,车还没停稳,就喊老巴子,快出来,有事商量。张老倌把自个儿在林子里算的帐,又重新算了一遍。张老巴子听完,大腿一拍,这主意好!老俩口不谋而合,有了共识说干就干,家里有几只抱鸡母,就缺鸡蛋。当晚,张老巴子就提个篮子到四邻买蛋。二十一天后,几窝小鸡就浮出来了,老俩口高兴得合不拢嘴。鸡刚脱乳毛,就邀进了林子,初始还是用稻谷、杂粮喂鸡。鸡吃得好也长得快。转眼到了下半年,新鸡母开始下蛋了,只是生的蛋很小,就比鹌鹑蛋大点。蛋小点没关系,怎么说还是正宗的土鸡蛋,城里人喜欢。
这些农户里,数张佬倌的土鸡蛋最俏,当年就赚了一笔。尝到甜头的老两口,扩大了养鸡规模。最让老两口高兴地是,这里是麋鹿景区,来观光的客人多,一见有这么大一片林子放养的鸡,回家时总不忘带一篮土鸡蛋。很多游客亲自去林子里体验检蛋,赶个大的挑。不久,这张老倌子家的土鸡蛋就出了名。俗话说:人怕出名,猪怕壮。这一出名,张老倌家的鸡蛋就供不应求了。很多时,游客们高兴而来,却扫兴而归。张老巴子看在眼里,暗暗叫苦不迭。有一天,张老巴子的脑壳突然开了窍,便对张老倌子说:“这么多要土鸡蛋的,我们何不从饲料养鸡场,选些小洋鸡蛋卖回放林子里,与土鸡蛋混合卖。”张老倌静静地听着,没吭声。张老巴子望了张老倌一眼,继续说道:饲料养鸡场的蛋是五毛钱一枚,转手我们可赚一半。”
“老巴子,你这主意好,今天晚上我就到鸡场去,把蛋买回来,直接放到林子里,早晨鸡子一踩,就分辨不出来了。”
果然,第二天来的客人,有的就跑到林子里去挑选,没有一个人怀疑这林子里的蛋不是土鸡蛋。只听有的人说大的是老鸡母下的蛋,小的是新母鸡下的蛋,以个买选大的划得来。那天,郑老巴子捏着比平日多一倍的钱,高兴得合不拢嘴。
客人走后,林子里还剩一些小鸡蛋,那是今年新母鸡生的蛋,个头小得可怜,你应该知道这才是真正的土鸡蛋。既然是真土鸡蛋,价格就高两毛。
张老倌把林子的小鸡蛋一个个检起来,装满了一篮子,往家送的路上,口袋里的手机响了。
电话是我给他打的。张老倌是去年,我要买鸡蛋寄往外地时,一位朋友介绍认识的。我找他买过很多次鸡蛋,累计起来少说也有万枚,算是老熟人了。今天城里的一位朋友的妻子马上要生孩子了,托我在乡下给他卖几百个土鸡蛋。这不,我便跟张老倌打电话。手气好,电话一拨就通。
“嗯,我是。”
按常规,我说完问候语,就直奔主题:“张老倌您家里还有土鸡蛋吗?”
“有,你要多少?”
“600个。”
“哦,你得等两天,家里只有一两百个了。”
我啊了声,接着问:“现在土鸡蛋多少钱一个(枚)?”
“一元二毛钱一个(枚)。”
这次,是一位家里很困难的朋友托我买的,张老倌的土鸡蛋比市场价贵二毛钱,我不得不和他讨价还价:“能不能便宜点?和市场价一样行不行?”
手机那头传来:“我这是林子里放养的鸡生的蛋,是正宗的土鸡蛋,供不应求呢!你到底要不要?”他停顿了一下,接着说“不要,我卖给别人了!这里有人等着要呢!”
“我要我要,等会请您把200个鸡蛋送到我住处吧。”
张老倌准时把鸡蛋给我送来了。我一看傻了眼,这蛋……大小和鹌鹑蛋差不多大,价格还一元二毛钱一个呢,这人……
我很无奈,还是如数付了款,张老倌接过钱问:“还有400个蛋,什么时候给你送过来?”
我灵机一转,笑道:“真不好意思,我差点忘了告诉您,在您来之前呢,朋友打电话说‘妻子娘家准备了不少鸡蛋,就不用麻烦我,也不用麻烦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