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百合春天—心探索】心灵成长课程,如何让你真正受益?

(2013-09-12 10:00:26)
【百合春天—心探索】心灵成长课程,如何让你真正受益?

如今,各种心灵成长课程雨后春笋般地涌现,许多人也通过此类课程而使自己的生活和心灵受益。但在这个过程中也不断有各种各样的问题显露出来。例如在深圳就发生一起因情绪冲突而引起的学员殴打老师事件。

 

在此事件当中,我们无权裁定谁对谁错,但就诸多致力于个人成长的学员来看,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老师和课程,如何面对课堂中的情绪冲突以及创伤被揭露的风险,都是需要谨慎考量的。而作为这个领域的咨询师、讲师或者治疗师,在工作中该以什么样的发愿、方式和态度来面对学员,面对自己,也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本期关注,我们将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事件回放:心灵讲师遭学员殴打


在深圳开设心理辅导课程的台湾讲师王某被其学员殴打。王某和丈夫许某开设心理辅导课程多年,是业界较有名气的专业讲师,而郭氏夫妇均是他们的学员。在长达三年的课程之后,郭某因夫妻关系恶化,将原因归咎于辅导课程,于是与两位老师发生冲突。

 

许称,二人当初报名参与课程辅导,是为了缓和家庭矛盾,促进夫妻感情。在长达三年的课程中,妻子常某一直不能正视问题,一味强调和丈夫恩爱有加,对丈夫有较强的心理依赖,以至于失去自我。结业聚餐上,许应常某的要求,在对她进行评价和建议时称:“你丈夫这么帅,这么有钱有地位,而你确实比较普通平凡,你应该想想他到底爱你哪一点。”此言一出,常某当场翻脸。

 

火眼金睛,看准适合自己的课程 


目前的心灵成长课程可谓种类繁多,从婚恋两性辅导到职业潜能发展,从亲子育儿到个人灵性成长……但我们究竟该如何选择课程,如何客观看待老师,如何面对自己可能在课程中出现的心理状况?
 
不少人在选择课程时存在一种从众的心态,看大家都在报某个班,且老师的名气比较大,于是也就报名参与,但却发现老师和课程都不太适合自己的需求,又没有办法退班,于是引发了一些过激而负面的情绪。极端者,就像案例中的郭某夫妇一样,因为上课反而引发了不舒服情绪,没办法接受老师的评价,感到愤怒不堪,因此出现殴打老师的现象。

 

据调查,类似学生抵触老师的状况在心灵成长课堂上时有发生。其实这也不难理解,很多人在学校读书时,不也都曾与某位老师发生过某种程度的冲突?这就像谈恋爱一样,双方得有一个筛选和磨合的过程,老师讲得有些问题的地方,学生要勇敢质疑;学生表现出了问题面,老师也要用比较委婉的方式去和他商讨沟通解决之道。而更重要的,是在选择心灵成长课程之前,我们都要慎重考量,多方了解一下这个课程的内容,以及老师的个人风格,是不是适合你。而一旦选择,也要为这个课程中自己可能出现的情绪和心理状况,有所觉察和承担。

 

导师专访:心理课程面面观

 

徐敬东:灵性成长学创始人,国内唯一一位荣获美国催眠师协会的临床催眠治疗博士,临床经验丰富,开设课程包括《催眠治疗师证书课程》、《前世追索、生命奥秘》、《现代人的自我催眠》、《唤醒沉睡的舞者》等。

 

什么样的课程是高质量、高水平的课程?


徐敬东:心灵成长的课程的作用是传道解惑。成长的过程是有阶段性的,在每一个阶段上选择相应课程。初阶的课程强调用外在形式强势导入,让学员打开学习的空间。随着学员自我学习能力的提升,课程的形式可选择更小众和引导式的口传心授。越深入的课程对导师自身修养和内涵的要求就越高。

 

初阶的课程模仿性越强,学员选择时就需考虑公司的历史与规模,高阶课程很难模仿,导师的原创性与口碑是重要的考量。

 

如何衡量哪些课程和导师是适合我们的?


徐敬东:我认为灵性成长大致分可为五个阶段:自我否定﹑现实与真相﹑悲情之海﹑自由之地﹑无为而治。这些阶段层层递进,是生命从内在到外在的不同状态。不同的状态需要不同的工具和课程的帮助。我们要从了解自己开始,选择针对自己生命状态的课程。

 

“自我否定”是关于了解自己,打开学习空间的课程;“现实与真相”课程是关于认识论世界观的学科;“悲情之海”是要选择性处理内在各种情绪与疗愈的课程;“自由之地”是关于让身心能量得到拓展,突破生命疆界,创造幸福快乐人生的课程;“无为而治”的最高境界课程可遇不可求,生命状态达成之路上自然会随缘出现。

 

而你在寻找一个心理成长导师时,不但要看他的专业造诣和讲课水平,也需要了解他个人心理督导情况,自我的问题解决得如何,这常常决定了他能带你走多远。而且好的导师通常心怀大爱,会允许你大胆质疑,博采众家之长,决不偏执。

 

课程中出现对老师的阻抗怎么办?


徐敬东:课程中或心理咨询中案主的自我问题被揭露时,会感觉不舒服,或者产生阻抗,这是很正常的现象。阻抗,意即人对于心理咨询或成长过程中自我暴露与自我变化的抵抗,人会通过否定、沉默、愤怒、情绪发泄等方式来表达阻抗。在上课时,当你的内在某个情绪按钮被按动,这常常来自于童年就养成的惯性行为模式。

 

烦恼即菩提,在课程上遭遇任何可能的问题都是自己在成长过程中的必然。这也是我们要选择上课的原因,出现情绪的波动接受就是了。然后就在老师的点拨带领下去寻求情绪背后的原因,自我学习与成长。

 

如何判断自己适合团体课程还是一对一咨询?


心灵成长课程的团体形式,其优势在于学员之间开放性的互动往往能激发出更大的可能性和疗愈能量,但对于某些不愿在团体中暴露自己的隐私,或者有着深度心理困扰的学员来说,一对一的深度咨询会是更合适的。比如你有关于婚恋问题的困扰,那么预约一位合适的心理咨询师,有针对性地去解决问题,收到的效果可能更好。

 

如何面对自我不断被揭露的状况?


徐敬东:在学习心灵成长的课程是最为需要的是一颗虔诚的心,还有就是不断领悟和好奇的学习状态。打开自己的潜意识,全然接受。相信是最重要的心态。

 

成长就是自我被不断揭露的过程,我们需要面对问题,进一步寻求调整之道。每一种问题模式都会带给你一些获益,比如,你的依赖可以被解读成小鸟依人,丈夫反而因此而更爱你,多方满足你的需要。那么,如果你变得独立了,这就意味着,你可能很多方面要靠自己。

 

因此,上心理成长课程,你要做好面对改变与获益丧失的风险。如果你要获得高质量的建设性关系,你也可以预约个体咨询,只要你有成长的需求和良好的态度,相信老师可以进一步地帮助你,调整并释放你内心深处阻塞的能量,帮助你活出自我的价值感和关系的满足感。

 

内容来源《心探索vol.25》

------------------------------

【百合春天—心探索】心灵成长课程,如何让你真正受益?

更多资讯请关注:“百合春天”公众账号

或关注:“心探索”公众账号

心探索•心灵成长自助手册

一本与你共同探索内心的杂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