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二十年梦想得偿:BOSE 901入手

(2015-03-29 15:42:02)
连续两天都没有更新博客,不是因为懒而是的确有点忙。在忙什么?在忙着实现一个自己延续了20年的梦想。


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我是一个忠实的BOSE音响粉丝,不但家里先后有过不少BOSE产品而且在博客中也多次写到有关这个品牌的产品。翻看自己的历史记录,在2011年我曾经写过一篇《找回童年的声音 BOSE 301V入手》,其中就谈到了我是如何受父亲影响,从小就开始对BOSE的喜爱。过去由于经济条件有限,所以即使想玩音响但也只能买的起一些入门款产品,但总期望有一天能够拥有更高音质表现的高端型号。而对于BOSE而言,型号为901的这对立体声扬声器无疑是其最具代表性也是最高端定位的产品之一。这对拥有18个(单只喇叭9个)全音域单元的扬声器采用特殊的直接/反射扬声技术发声,能够营造出异常宽广的音场和极佳的音质效果。即使在BOSE自己的官网上,也不吝用“我们最好的立体声扬声器”和“旗舰”等词来形容它。


http://img.bbs.pchome.net/dcbbs/290_1000/289627.jpg 

理所当然的,能拥有一套这样的产品从一开始就成为我对于BOSE的“终极梦想”——相比之下,悠闲系列家庭影院还只能屈居二线。但是由于定位高端,这对喇叭从1968年推出后已经历经6代,每一代产品的售价都不算便宜。BOSE 901在国内的行货售价高达18000元一对还不包括专门的金属脚架,这价格对于读书时或者刚工作没几年的我当然无异是添加。不过后来我查到这对喇叭如果是在美国本土购买,其价格大约折合人民币万元左右,还算能够接受(相对于高端HIFI音响器材而言)。于是这两年我也动过海淘一对美国本土901回来的念头。本来我打算趁今年2月去美西自驾的时候就从美国扛一套回来,但最终因为产品需要较长的订货时间(1周以上)以及单只接近20公斤的重量而最终放弃。


需要说明的是,BOSE 901国行价格高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型号比较老(目前第六代VI也已经上市不少年头)且国内用户量小,所以这个定价也已经延续多年而不曾改变。BOSE的最近的各种新款音频产品无论是家庭影院还是耳机或蓝牙音箱,国行的价格都已经做了不少调整。所以如果并不是特别想要购买到类似我之前从美国带回的C5那样的“Factory Renew(工厂翻新)”产品的话,我觉得大家还是尽量考虑购买售后服务更有保障的国行产品吧!



http://img.bbs.pchome.net/dcbbs/290_1000/289628.jpg 

我没有从美国直接带901回来的另外一个原因是当时我已经和家电论坛上的一位朋友沟通过。他是去年9月从美国人肉扛回了一套BOSE 901和脚架(加拿大产),回来搭配自己已有的影院系统听歌。不过可能是因为他的合并AV功放力量还不足以很好的推动901的缘故,加上他更偏爱家庭影院所以想要把这套器材出掉。尽管他当时说只出广东本地用户,但我还是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和他取得了联系。在经过几次沟通后,我们达成了将我的BOSE301贴换他家901的“协议”。这样,他可以用多台301组成相当强悍的环绕声系统而我则有机会获得一套梦想多年的901!之后故事就顺理成章了:先是我发快递把自家的301到他家,而他则为了保险起见(毕竟大型扬声器类产品即使打木架走货运不是很安全)趁着来上海出差的机会特意帮我把这套901加脚架扛到了上海并和我在虹桥T2的到达大厅完成了交易!



之前曾说到过,BOSE901很难用普通的合并AV功放推好。由于输出功率不大,一般的合并式AV功放(特别是日系产品)尽管能出声但力度、音色都无法发挥到最佳水平。加上BOSE官方要求901在使用时还必须要有一个特殊的原装配件“动态均衡器”加持,所以需要使用前后级结构的功放予以推动。它的工作顺序是:1、前级功放负责音频信号的收集(来自类似碟机、播放器等多种音源)和处理;2、前级把处理过的音频信号传输到动态均衡器里进行专门针对901的全频扬声器的高低频调整,然后再由动态均衡器输出给后级功放; 3、后级功放负责将从动态均衡器里传来的信号进行放大,最终推动901发出声音。目前我家里有两台功放可以胜任前级功放的工作,但还需要大功率的后级功放来推动901。


http://img.bbs.pchome.net/dcbbs/290_1000/289630.jpg 

我对此专门做了一些研究,有几个国产后级品牌比如超音、秦朝、天逸都拥有至少每路200瓦以上独立输出的型号,甚至还有应对HIFI之用的单声道功放。不过在圣谛影音工作的高智杰说他手头有一款他们老影音室升级替换下来的意大利宝龙四声道功放,之前是专门用在商业演出上的,每声道有350瓦的大功率输出(桥接方式还可以实现700瓦*2的惊人推力),可以先给听听看。于是昨晚他就扛着功放、线材以及上次我去他们单位采访时遇到的拿到专门用于调节声压的特种装备过来了。专门的安装工程就不细说了,反正我们从晚上7点一直忙活到近10点才全部搞定。由于增加了很多装备,原本就已经满满当当的电视柜被堆成了题图的那个样子——好吧,其实那台电视机的确有些碍眼,只不过我平时已经很少开电视看节目看片什么的,只是偶尔用它玩玩游戏,所以就先这么叠放着吧。


http://img.bbs.pchome.net/dcbbs/290_1000/289631.jpg 

目前家里电视柜前的装备差不多是这样的:


电视机底下的金色马兰士SR7500功放是作为前级,专门用来连接韩国的Cocatail Audio X12播放器和SONOS Connect。然后前级输出给电视机柜右下角的BOSE动态均衡器再传输给最底下的宝龙后级,用来驱动BOSE 901。这套设备是专门用来听歌用,虽然马兰士SR7500是款AV功放但音乐性不错且我只使用它的直通模式;


电视柜左下角的黑色安桥838功放依然用来推动家里原有的BOSE AM10环绕声系统+2个杜比全景声音箱。家里的蓝光碟机、Apple TV和XboxONE都连接在它上面。虽然我依然觉得安桥838推动AM10可能还略显清淡,但考虑到未来我看碟用环绕声的几率不大,所以暂时也就没有给它也配一套后级功放的念头了。


另外,照片中还有一片乱七八糟的设备是家里的网络终端们,包括宽带的光猫和路由器、群晖和西数组成的NAS系统、SONOS的桥接器等等。此外,由于BOSE AM10和BOSE 901的动态均衡器都是美国本土版本所以还特地有一个大型的变压器专门伺候它们。



http://img.bbs.pchome.net/dcbbs/290_1000/289632.jpg 

说句体外话,正是因为设备太多,相互之间的连线方式又极为复杂(HDMI线、同轴、光纤、网线、电源线、喇叭线)以至于两个人把线路全都接通后累得直接坐倒在地上。实在没有更多精力做线路的整理,索性等到以后调整时再说。反正对于一般家庭而言,也不太可能会用到那么多不同设备,但愿以后能够有比较便捷的整合型、无线型的音响产品来把我们从“蜘蛛网”、“盘丝洞”中解救出来。


现在由于BOSE 901还刚刚在我家开声,我还需要对它的声音做一些熟悉然后再写试听体验。但就刚才听的感受而言,这套代表BOSE在立体声扬声器方面最高成就的喇叭的确非同凡响。在商用大功率后级的推动下,这对箱子的确正以排山倒海的气势将乐声重现出来,气势之磅礴,力度之雄浑让我被“瞬间击倒“。


http://img.bbs.pchome.net/dcbbs/290_1000/289633.jpg 

最后,虽然我已经沉迷于BOSE 901的乐声中,但家里还是有同学“表示不服”。我之所以要在不用时把BOSE 901用蛇皮袋(刚刚特地去超市买的)套成这个鬼样子,是因为家里的一坨小朋友已经发现BOSE 901的扬声器防尘网罩似乎是很好的磨爪工具,它已经左边右边各留过两个小爪印了。哎哟!我的小祖宗,我宁可你直接来抓我腿也不要你这么冲爸爸的心头肉下黑手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