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春卷
春卷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7,090
  • 关注人气:4,60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周末札记:高像素争霸战烽烟再起?

(2015-01-30 20:32:17)
标签:

股票

今天,日本Digicame-fine站放出了一张据称是即将发布的佳能高像素新机大图。由于图片品质很高,因此我们觉得这台被称为EOS 5Ds的新机有一定的可信度(也有朋友觉得机身与5D3几乎完全无变化,不可信)。根据网站透露的相关信息,该相机拥有5060w像素、61点对焦,且有低通和无低通两版本(另外一个版本叫做EOS 5Ds R)。为了应对巨大的数据量,新机将采用双Digic6处理器且连拍速度能达到5fps。不过由于像素密度较高,所以目前看到的感光度上限是6400?本机采用61点对焦,具有1DX和7D2使用的EOS iTR AF性能,15w像素测光。另外,这张图片上配套的镜头是EF 24-70 F2.8 L II。这说明尽管将会遇到解析力问题,但至少这枚最新标准变焦镜皇的性能对新机身是够用了。

周末札记:高像素争霸战烽烟再起?


事实上,很早以前就已经传出过佳能即将发布超高像素全画幅新机的信息,而前几天也有关于佳能和索尼联合开发新感光元件的消息。因此,如果佳能的这款新品真能够在今年2月中旬的日本CP+大展上亮相的话,那么很可能之后索尼也会有相应动作。当然,我们也可以想象尼康在面对这种局面时肯定也不会无动于衷,或许在未来不久我们就能看到尼康也会发布属于它的高像素机种。

在微博上有不少朋友和我谈起这个有关高像素新机的话题。大家在问,这是不是又一轮高像素争霸战的序曲?当然,更多朋友也在考虑等新机达到五千万像素之后,自己应该要买多大的存储卡?家里的老电脑是否还能再战两年?事实上,即使不用RAW格式,五千万像素的JPEG文件动辄也要30mb一张,如果换成RAW更是很容易接近百兆大关,因此估计我们出门拍摄一次至少得配备16GB以上的存储卡勉强够用。好在如今存储卡价格倒并不高,数百元的存储卡支出与价值数万元的机身镜头相比也就算不得什么了。倒是如此大的图片文件要处理起来,对于电脑配置的要求明显高了起来。显示器先不去说,光处理器就应该不低于i5、内存怎么也该上8gb,硬盘容量从来就是多多益善,但为了处理如此大的图片使用速度更快的SSD应该是有必要的,只不过价格么...因此,如果说当年从千万像素时代升级到2400w时你的电脑还能勉强支撑的话,如今若是遇见新时代的5000w像素相机那肯定得升级换代了。

有朋友留言说幸好没有跳入佳能这种像素狂飙的大坑,他用的是我喜爱的奥林巴斯相机。但我不得不满头黑线的告诉他,M43的这个坑恐怕也要挖起来了:尽管我所期望的三层CMOS技术依然没有M43化的消息,但奥林巴斯和松下似乎也并不满意自己的像素始终在1600w上徘徊。听说2月5日将要发布的OM-D系列新机(可能是E-M5 II)或许将会采用像素位移的技术实现4000w像素的高分辨率输出。如此一来,恐怕我等M43党也要开始发愁存储卡容量与电脑处理速度问题了。

当然,每次遇到像素提升都有朋友说“要那么高的像素干嘛,我只要XXXXw就够了”。只不过事实上这个行业对于高像素的追求从未停止过,虽然曾经经历过800w、1600w、2400w和如今3600w几个暂停时期,但通常没过几年像素大战总是会爆发一次。只要厂商能够通过各种技术手段提升感光元件的高感光性能、曝光宽容度以及色彩表现,那么像素就有理由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之前我们曾经认为镜头品质会是制约像素无限发展的因素,但从目前来看,无论是佳能还是索尼、尼康应该都已经具备让新镜头“喂饱”五千万像素感光元件的能力。要知道,佳能EF 24-700 F2.8L II还是一枚变焦镜头。如果它足以应对新CMOS的话那么佳能推出几款解析力更高的定焦新头应该不是难事。

我们并不指望新机身能够拥有很强的连拍速度或者高感性能,和当年尼康D800一样,新机看起来是一款适宜在影棚内良好光照下用来挑战入门中画幅数码相机的产品,当然它的高像素特性肯定也非常适合用于风光摄影。有网友担心其高密度像素排列(实际和几款APS-C新机密度相近)会导致曝光宽容度不足,但这个问题在数码化的今天应该不是什么大问题。无论是使用RAW(不知道佳能会下放什么规格的RAW给新机)还是依靠强大的机内处理,我相信这款产品在宽容度问题上虽无惊喜的可能但也不至于让我们失望。

————————————————————————————


另外,说一下有朋友问起去美国自驾用什么电话卡的事情。其实我这个也正在摸索中,尚未得出最终结果。一般来说,去美国移动上网通常有两种解决方案:1、购买当地电话卡/数据卡(SIM卡)插入自己的手机中使用;2、租用随身的3/4G路由器做热点,供其他设备上网。

周末札记:高像素争霸战烽烟再起?

前者通常有10天、15天、30天的方案,价格从100到300元之间。运营商通常有AT&T和T-Mobile两家以及一些其他小运营商,据说AT&T的信号覆盖优于T,因此虽然价格贵一点但我们还是选择A家比较多。A家的卡又分为成带有语音和数据两种服务的以及光数据服务的,数据部分又有各种不同的类型(我只要数据服务):比如有包500mb 3/4G速度,然后用完就变成无线2G速度的;有全部1.5gb 3/4G速度用完就停卡的;我这次选的一种是无限3/4G速度,但每三小时总流量不得超过300mb——也就是说发发微博刷刷朋友圈什么的可以,但在线看视频或者下载东西就不行。

后者通常是采用号称信号覆盖一流的Verizon网络,特色是无限制的3/4G高速网络,但缺点是价格贵:45-60元/天。如果出差时间比较短且对流量需求大,用这种方式比较合适,但像我这次可能一去就是大半个月的,光上网就要近千元实在有点小贵。另外,由于使用时必须要靠近热点,这导致我们一行人在分散活动时(比如分头逛街、购物什么的)就有人会失去网络连接,这也不太方便。

当然,我说的这些都是指在国内就把设备搞定的。事实上到了美国之后应该也能够在当地找运营商甚至在超市里买到流量卡,只不过一来不能第一时间下飞机就上网,二来人生地不熟的,沟通起来也有些麻烦,所以我打算先在国内买好一张然后到当地再看情况适当“补仓”,反正我不会只带一台手机过去的...由于我的旅行尚未开始,因此这次买的卡到底好不好用还不清楚。还是等我到美国开始试用这张数据卡后再向大家汇报它是否值得买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