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春卷
春卷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119,835
  • 关注人气:4,60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期望在2015年看到什么新产品?

(2014-12-25 15:28:23)
去年这个时候,我写了一篇有关期望在2014年看到什么的博客。转眼一年过去,回头看那篇文章里有些东西比如4G比如更轻薄的iPad、iwatch以及游戏主机入华(先不谈游戏软件...)都已经成为现实;也有一些期望类似曲面CMOS、真正商品化的谷歌眼镜依然只存在于传说中。那么,在2014即将过去,新年第一个大型国际展会CES2015即将再次召开的当下,我又有哪些期望?

很遗憾,对于数码影像行业而言,2014应该算是一个让人失意的年份。除了索尼A7系列独放异彩外,其他各大数码影像厂商在今年都感受到了阵阵寒意。尽管有几款APS-C画幅的新旗舰发布,但不可否认这一年市场上缺乏真正激动人心的大作。无论是被传的很火的曲面传感器也好、非适马品牌的新三层CMOS也好都并没有实物出现——当然,就更不用提“宾得要出全画幅”那个千年老梗了。不过,最近有关佳能和索尼即将在明年初(CES或者CP+)发布更高像素(5000w)新机的传言甚嚣尘上,且根据目前得到的信息来看还颇具一定的可信度。我在2011年参观佳能东京本部时就看到过他们那块APS-H幅面一亿两千万像素CMOS原型,所以从技术上来说佳能或者索尼想在明年正式发布一款5000w像素的全画幅元件应该没有什么阻碍。只不过让我们担心的是这些厂商到底有没有足够解析度的镜头来搭配如此高分辨率的感光元件?当年尼康为了配合D800的3600w像素而不得不拼命推出/更新一大批镜头,这次如果佳能或者索尼也要上5000w像素的话就必须在镜头群上实现大爆发...

在移动网络端,FDD-LTE到现在还没有正式大规模商用,但由于目前中国移动的TD-LTE表现已经相当不错,因此我突然间感觉至少自己在移动网速方面“不着急”了。比移动网速提升更让人振奋的是2014年4G资费的明显下降。那么,当明年联通和电信开始发力推广他们自己的FDD-LTE时,有没有可能带来更新一波的移动网络资费降价风潮?

在移动设备端,相对于影像产品的“冷”,2014手机依然延续“高烧”状态,且这种热度很大程度集中在国产机型上。无论是华为联想中兴这样的老牌大厂还是OPPO vivo这样的新贵在2014年都算交出了让人满意的答卷。未来新品之间的竞争还是在两方面:高端产品要打个性牌和特色牌,单纯的硬件堆砌已经无法赢得市场,高附加值的产品才能更多的吸引眼球并树立品牌形象;入门产品则不可避免的走上拼低价的道路,好在到目前为止这种比拼还能够把品质放在前面(至少是在表面上)。因此我相信在2015年应该会看到更多能让人发出“这种配置居然只要XXX元!”感叹的高性价比新品。

值得注意的是,在2014年我们终于看到Galaxy Note Edge这样采用大角度曲面屏幕的新品出现。虽然只是一条窄边且这款机型本身销量也不大,但它和之前2013年弧形OLED屏幕手机一样向我们揭示了未来终端产品的可能样式。2015年我们是否会看到手机屏幕的更大曲面或者折角?我们是否能够看到采用真正柔性屏幕(可以弯曲或者折叠)以解决整体体积和显示面积之间矛盾的新品出现?

有同事提到了智能穿戴设备,但事实上除了要等到2015年才上市的iwatch外这一年的可穿戴市场依然处于半温不火乏善可陈的局面。如果一款智能穿戴产品并没有给我们生活带来怎样的便利,却反而额外增加了诸如反复充电、必须手动开关睡眠状态、心率计数不准等问题,那我们为什么要给自己增加这样的麻烦?在我看来,智能穿戴设备首先应该是一款美观的,能让人愿意主动穿戴的设备,然后再来考虑它有多少智能。而不是为了智能而智能,为了智能却实际增加了用户的困惑和负担。可惜的是,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看到有什么产品能够真正完美的实现这点,2015应该也不会有太大改变。

同样处于这种尴尬状态的还有所谓的“智能家电”。尽管物联网概念喊了很久,但到底有多少人真的会迫切需要让家里的电视机空调洗衣机等能够“相互交谈”或者“用它们上网”?我固然已经拥有了一台可以通过手机app远程启动和控制的空气净化器,但在大部分情况下我只要把空净设置为定时开关机也能解决家人容易忘记打开空净的问题。从这种角度来看,我倒是觉得小米899的空净真的比较实在:它首先是一台空净,所谓的智能app控制只不过是一个锦上添花的附属功能而非主打卖点。

从2012年开始我们就喊家电“要智能”、“要联网”,但到现在为止我们依然没能在传统家电上找到什么“杀手级”的智能/网络应用,最多不过是电视机里普遍加入了一个可以装装应用看看在线电视的操作系统罢了。我也想象不出2015年所谓的家庭物联网、智能家电会有多大的变化。唯一让我有所期待的倒是微型投影机和激光电视对传统平板电视的冲击。这类体积小巧、价格低廉(不包括激光电视)、寿命长(使用LED或者激光光源)、移动性强且可以轻松实现大画面的超短焦投影设备倒是很适合现代家庭使用——特别是流动性比较大的都市年轻人使用。我希望能够在2015年看到有更多主流厂商进入到这个新兴市场,给我们带来亮度更高、音画质更好,能够真正替代平板电视的新品。补充一下:4K电视在2015年依然会因为缺乏足够的内容而不会在国内有太大发展。但这并不会阻碍更多便宜的4K电视出现在国人家庭里。不过我还是建议各位如果要体验4K还是先从显示器开始吧。

在传统软硬件方面,我当然首先希望微软Windows10能够被顺利发布并成功消除人们从win7转到win8时的那种不适感。与之相应的是更多Win10笔记本/平板推出,价格还都能控制在3-4000元的低位。我原来是指望由ATOM新品来实现这个目标的,但现在看起来鉴于英特尔自己内讧严重,这个愿望会改由14nm工艺的core M接手吗?反正明年Windows阵营出现温度超低,续航反超苹果MBA记录的超极本/平板新机可能性很大——但首先你的价格一定要降下来啊!

另外,还是有必要谈一下汽车:随着车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类似特斯拉这种“实际就是一块大平板加四个轮子”的车型可能在2015年更多的出现(但距离走入我们家庭还远)。除了入门车款外,大部分新车的中控都应该开始逐渐具有基本的网络通信、手机互联功能。只不过谷歌和苹果两家想要用自己的车载系统来统一取代各大厂商现有车载中控系统还不太现实,至少在2015年里我们还看不到这一点。不过,接近甚至达到iPad触感的中控屏幕应该不再只是特斯拉独有。但我并不希望2015年的汽车厂商们都一窝蜂的把一块大平板放在汽车中控台上。因为相比操作时必须用眼睛看的触摸屏而言还是传统的旋钮按键控制会更加安全一些。

最后,当我昨天在公司群里询问大家最期望在2015年看到什么技术突破时,不少同事依然提到了电池技术。很遗憾,这么多年来电池性能的“黑科技”出现,但真正实际投入商用的电池依然是如此低效。现在,当硬盘性能终于因为SSD的出现而将产生根本性改变时,我们是否也能在2015年等到某种靠谱的电池性能大幅提升方案出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