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今天体验了观致3与它的观致逸云

(2014-04-11 16:59:53)
标签:

汽车

很早以前,我就在微博上关注观致汽车的发展动向,对这个新兴的国产汽车品牌有着不小的期望。在经历了车展上对于观致3的近距离体验、马路上与行驶在我旁边的试驾车的邂逅之后,我也期望能够早一点试驾体验观致3。不过,由于种种原因我的这个期望一直没有能够实现。在西班牙休假期间,在易车网工作的一位媒体朋友找到我,问我有没有兴趣体验一下观致3并且以个人身份帮他们点评一下观致的车载智能系统观致逸云。我当然不会错过这个机会,于是今天早上一辆银色的观致3就停在我们公司楼下。 

http://img.bbs.pchome.net/dcbbs/241_1000/240983.jpg 

你觉得从哪个角度看观致3最漂亮?我个人喜欢这个前方45°视角,因为它能够将观致3相当漂亮的车头弧线、特别的车标+栅格以及充满设计感的大灯展露无遗,同时车身曲线也能够很流畅的向后展开,看起来整部车子充满动感。不过如果从侧面角度来看,你就会发现毕竟观致3只是一辆紧凑型轿车,车身显得有些敦实。当然,观致3的车尾样式也不错,特别是它的logo造型以及隐藏在装饰条内的汉子观致汽车的处理方式,显得相当有创意。总体来说,观致3的造型不像某些国产新车那样张扬乍眼,而是显得很典雅很有内蕴。这样的车型真是称得上越看越耐看,观致的设计团队功力的确非同一般。 

http://img.bbs.pchome.net/dcbbs/241_1000/240984.jpg 

我也进入到车内,从公司出发沿着延安高架转到静安寺再折返回来,很短暂的试驾了一下观致3。额,坦率的说,这辆紧凑型的车车相对于我而言车内空间略显小了一点,脑袋不出所料的碰到了车顶(当然天窗版本身车顶会略微低一点),车身左右宽度也只是适中。倒是驾驶座腿部空间觉得还行,左腿没有什么逼仄的感觉。相比之下,上次试驾朋友的新蒙迪欧,虽然是更大的B级车但关上车门后却觉得左腿已经顶在门上无法动弹。

http://img.bbs.pchome.net/dcbbs/241_1000/240985.jpg 


http://img.bbs.pchome.net/dcbbs/241_1000/240986.jpg 

这辆观致3是搭载1.6T涡轮增压发动机的高配版本,不过我个人并没有感受出发动机在较大力起步时有多少推背感,有些不温不火,但整个6AT的平顺度做的很好。车子操控起来也显得非常轻盈,转向毫不费力,完全是那种极好驾驭的家用车样式。由于行驶时间短,我只能说这辆车子座位舒适,开起来轻松,除了感觉车子小了一点外其他都还好。如果一定要挑刺的话,我会说这车子的后备厢开关是在眼镜盒位置上,且车身外没有开关,这一点显得比较奇葩。我有几次要从后备厢里拿东西,结果每次都需要我先在车里开好后备厢然后才能走出去打开,略有不便啊!

http://img.bbs.pchome.net/dcbbs/241_1000/240987.jpg 
当然,今天试用的重点是观致3的观致逸云系统,这是一个加载了3G结合8寸多点触摸屏的车载系统,且能与智能手机互联——恩,这的确是时下非常流行的设计,想来你马上会想到我之前在凯迪拉克上体验的CUE、刚刚在雪铁龙C4毕加索上使用的那个不知名系统。哦,还有朋友提醒我上汽的inkaNet。反正最近新车如果没有一个能够联网,能够触摸,能够连接手机的车载系统就显得太落伍了。我对于车本身显然是个外行,但我对于这种与it行业紧密相关的车载系统却并不陌生。

先来说说硬件。观致逸云的8寸屏幕位于中控台中间偏下一点的位置,看起来需要头歪一歪,触摸起来倒是高度正好。我个人其实对于屏幕位置是希望略微高一点的,类似昨天的新C4毕加索或者宝马车的样子,这样在行驶时不用低头而只需要眼睛撇一下就能观察屏幕信息——凯迪拉克CUE的主屏幕也是比较靠下的,但我试驾的几辆车都有HUD抬头显示,所以实际上也等于是屏幕位置相对较高。 

http://img.bbs.pchome.net/dcbbs/241_1000/240988.jpg 


该屏幕至少可以支持2点触摸,因为这个系统在操作时是推崇用两根手指在屏幕上上下左右活动分别激活车况、导航、音乐、电话等界面,然后用一根手指在相对应的页面里进行上下的菜单翻动和选择。同时,为了方便操作,屏幕左侧靠近驾驶座位置有一个突出的音量旋钮/开关、一个圆形的home键。我必须说,这块不知道是什么材质,表面磨砂相对不容易留指纹的电容屏幕给我的感觉不是很好,连带旁边空当当镜面外框以及上面的旋钮、home键(还有个似乎没有作用的logo),看起来样式有些呆板,与整车体现出来的那种设计感有些差距,甚至与它下方的空调窗口或者左面的多功能方向盘放在一起也显得不像是一整套设计出来的东西。此外,这块屏幕本身底子有些发灰,色彩、精细度看起来也很一般,总之虽然触摸反映速度还是比较灵敏(比CUE系统快),指点精度也足够,但给我的感觉依然是不够好。

http://img.bbs.pchome.net/dcbbs/241_1000/240989.jpg 
下面来说下观致逸云的软件本身。我手头没有多少它的相关资料,但听说是基于微软的技术开发的系统。呃,大概是某种微软嵌入式系统核心? 不知道稳定性如何。应该说,用两指上下左右切换大的功能模块,用单指进行细致的界面内操作设计是非常非常好的创意。我只用了几分钟就基本熟悉了这个系统的操作,可以说上手完全没有难度。而且相比在屏幕上某特定位置的戳戳戳,只需要两根手指就能轻松进入导航、进入音乐播放界面,的确是既简单又迅捷。不过,从我的角度来看,这个系统虽然有了很不错的整体框架,但在细节上做的还不够:

比如,你觉得按下home键后回归的主屏幕应该显示哪些内容?我肯定会希望屏幕显示车况信息,当然有3G加持后再显示一点天气预报或者导航信息是再好不过了。但目前观致逸云在主界面上显示了一连串系统提示信息,内容有诸如你已经同步了一个手机上的导航信息点,你已经配对了一个蓝牙手机之类,这种信息有必要在home界面上占据最主要位置吗?还有,观致3有很特别的安全驾驶和绿色驾驶统计功能,它能够统计你行车的一些动作数据,比如你有多少次急刹车多少次急转弯什么的,大概是为了改善你的驾驶习惯,但这样的功能真的是驾驶者会长久关心的吗?当然,这个也就罢了,但你在车载系统里加入了好多纯文本的驾驶tips,比如让你停车超过3分钟就熄火以节油,开车要保持车距小心追尾什么的,请问谁会在车载屏幕里一条条的看这种玩意?行车时肯定不能看,停车时难道还点着火一条条看文明驾驶指南?

http://img.bbs.pchome.net/dcbbs/241_1000/240990.jpg 

再比如在车辆信息菜单中,位于第一条最最重要位置上的内容是是否自动折叠后视镜,第二条则是保养预约。好吧,我承认有了3G后,这种无需电话直接在车上就把保养是在上午 还是下午就和4S店预约好的方式很先进,但请问这车保养会有多频繁?这种5000公里才会遇到一次的功能有必要放在那么高那么醒目的位置上嘛?在各个主界面里,屏幕四个角多有不同的附加功能菜单激活区域,我知道你是希望用户不用看摸着屏幕边角上去就行,但老实说这个菜单键你做得更大一点更便于直接用手指点击不是更好吗?车载导航系统调入很流畅,寻星速度也很快,实时交通信息更是需要表扬的地方,但你就不能在菜单里增加一个“寻找周边加油站”、“寻找周边停车场”的快捷键吗?这可是几乎所有导航系统里都有的功能啊,你还得在分类下拉菜单里找到加油站,找到停车场然后再进行搜索吗?

这些看起来并不严重,但在细节上影响用户体验的小缺陷还有不少:不知道为什么我很难在手写状态下正确输入目的地名字,手写识别率有些问题;用蓝牙将手机连接到系统,播放歌曲时没有曲目信息(可能是蓝牙只传输单纯的音频流?);用连接线把苹果手机连接系统,倒是既能显示歌曲名也能显示曲目封面,但你就不能把那个碍眼的暂停键换个位置,不要这样恶狠狠的遮挡封面图可以吗?! 

http://img.bbs.pchome.net/dcbbs/241_1000/240991.jpg 


观致逸云还有手机端和PC端的控制系统,用户可以在手机和PC上先设定行车路线,然后通过3G传输给车辆。不过,受到3G网络信号覆盖的限制,这个功能在实际应用中可能还会出现一定的延迟,不过这并不是什么大问题。但在手机端可以看到车子的胎压却找不到剩余油量信息还是很奇怪的设定,用一个账号就可以在手机PC任意终端上登录观致逸云了解现在车子的实时位置也是一个值得商榷的功能:家里领导可以随时随地查岗啊,看看老公的车子现在身处何方。你说这功能到底是开着好呢还是关掉算了?什么?你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要关掉定位功能?你在心虚什么?!…

http://img.bbs.pchome.net/dcbbs/241_1000/240992.jpg 

有网友问我这个系统和凯迪拉克CUE系统比较怎样,我只能说观致虽然在触摸反映速度上比CUE快一点,双指滑动方面有新意外,在整个菜单功能布局,人性化设计方面与CUE还是有一定差距的。很明显,虽然观致逸云在设计初衷上是很好的,而且也有一些闪光点,但相比观致3充满设计感和典雅韵味的整车来看,这个智能车载系统依然显得稚嫩。用当然是可以用了,但我并不认为它能够赢得车主们的欢心。

朋友让我给观致逸云系统打个分,我当时说看在国产系统的面子上给个75分吧,现在想来这个分数真心有些给的太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