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春卷
春卷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113,758
  • 关注人气:4,60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国学200问,你能得几分?

(2014-03-16 21:39:50)
标签:

it

上周在帝都出差,人觉得很疲惫。所以尽管周末两天上海春光明媚,但我还是和奢侈的在家里躺了两天。除了补觉以外,大部分时间用来看下书,听点音乐,逗逗小猫什么的,感觉精力终于有了较好的回复。今天上午,太太在网上看到有人出了个所谓“国学200问” 的题目,于是随口拿来考问我几句。我尝试着做了一下,感觉很有意思。最后辛苦她一直在给我读题目,而我却能优哉游哉的躺在床上随口回答,惬意得很。

这200道题目,涉及中国历史、文化、书画、文学、科技、民俗等等相关知识。对我来说,难其实真的不是很难,但看起来很考杂学,也就是说要“什么都得懂一些”。我因为受父亲影响,从小就喜欢看各种课外书籍,同时也喜欢语文和历史,所以这方面知识面的确比较广。前面统计了一下,如果不算一些我自己凭感觉蒙对的题目,总的成绩应该是错了32道题(下面用红色标注出正确答案的题目)。如果每对一道题可以得0.5分的话,总分应该可以算得了84分?

在这些错题中,有些是因为不喜欢而不熟悉。比如有关戏剧,我真心没有留意过青衣和花旦的区别,也的确很难完全蒙对四书五经类的文史题目;还有一些是因为没有仔细思考就脱口而出答错的,而且还有不少:比如《莺莺传》和《西厢记》那部在前面实际我是知道的,但刚听到题目就抢答结果就错了。听到“贾岛”就脱口而出“推敲”,结果被家里领导无情的耻笑了。《五牛图》和《洛神赋》的年代我应该也知道的,但最后一题还是粗疏了;还有一些是很日常的知识却因为自己平时从来不留意,结果错的很冤枉,比如有关天干地支的两道题目都答错了——因为我压根没有背下来过天干地支,而且戊戌两个字到底有什么差别也没有仔细看过。当然还有一些题目真心有难度:我怎么知道百家姓里居然没有“肖”这个现代的大姓,“美”字的起源和带头饰的人有关系等等...

总体而言,虽然已经过了中学时期自己对于这些东西掌握的最高峰,但能够获得85分的成绩自己还觉得比较满意。有些东西原本已经落在记忆深处,这次算是被重新翻动出来,感觉又鲜活起来。有些东西的确是不知道或者只有一个大概印象而已,所以这次能够学到更多一点东西也的确是好的。现在回想一下,如果84分的成绩还算拿得出手,主要感谢我的父母从小鼓励我多读书,多读课外书;还要感谢我的初中语文老师和同学,给了我一个热爱中国古代文化的学习氛围。不知道如今的青少年们在成长过程中还能有这样的机遇去了解这些课本以外的东西。或许在信息越来越丰富的现代,他们会比我读书时有更大的便利更多的方法去获取各种各样的知识,但我还是愿意看到我们的90后与00后们能够对国学(这个词有些太大了,对中国古代文化吧)有同样浓厚的兴趣,做这份卷子能够得到比我更好的成绩。

具体内容太长,超过博客允许文章容量。只能贴图了。。。

http://ww3.sinaimg.cn/mw690/51f5defegw1eehxlis19uj20c8erpnpe.jp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