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松下的GH4与索尼电视业务拆分

标签:
it |
新年上班第一天,路格外好走,结果很早就到公司。集团和公司给每人各发了张毛爷爷做开门红包,钱虽然不多但贵在好兆头,所以每个同事都是笑逐颜开的样子。虽然我等会还要跑去医院吊盐水,但同样觉得精神头不错。
http://img.article.pchome.net/01/69/47/99/GH41.jpg
昨晚看到消息说松下今天将会正式发布GH4,这是松下的第一款真正支持专业4K视频拍摄的无反相机产品,好像也是行业第一。松下GH系列相对于其他无反产品一向是一个“异类”。当年它实际是作为松下无反产品的旗舰型号推出的,从理论上来看当然应该是走数码相机线路。但从GH2开始,本系列在视频方面的表现就越来越抢眼,以至于到今天GH4发布时虽然外观还是相机但实际无论是产品设计方还是目标客户都是把它作为相对廉价的专业4K视频摄像机来看待的。本机实际拍摄性能除了像素依然1600w,其他如0.07的af速度、12fps的连拍、49点AF看起来都是同类产品中的翘楚,但4096*2160最高30p(100m码流)的视频性能更是吓人。松下更是为GH4推出了一个体型非常巨大的手柄附件。我不太清楚松下官方会给它一个怎样的中文翻译名字,不过从样子上来看是结合了两个卡侬XLR,4个SDI输出,侧面看好像还有DMI,反正是很专业齐全的接口附件,专门供专业拍摄之用。
昨晚看到消息说松下今天将会正式发布GH4,这是松下的第一款真正支持专业4K视频拍摄的无反相机产品,好像也是行业第一。松下GH系列相对于其他无反产品一向是一个“异类”。当年它实际是作为松下无反产品的旗舰型号推出的,从理论上来看当然应该是走数码相机线路。但从GH2开始,本系列在视频方面的表现就越来越抢眼,以至于到今天GH4发布时虽然外观还是相机但实际无论是产品设计方还是目标客户都是把它作为相对廉价的专业4K视频摄像机来看待的。本机实际拍摄性能除了像素依然1600w,其他如0.07的af速度、12fps的连拍、49点AF看起来都是同类产品中的翘楚,但4096*2160最高30p(100m码流)的视频性能更是吓人。松下更是为GH4推出了一个体型非常巨大的手柄附件。我不太清楚松下官方会给它一个怎样的中文翻译名字,不过从样子上来看是结合了两个卡侬XLR,4个SDI输出,侧面看好像还有DMI,反正是很专业齐全的接口附件,专门供专业拍摄之用。
http://img.article.pchome.net/01/69/47/99/GH42.jpg
虽然说我相信松下GH4作为一款旗舰相机也能表现很好,但很显然去买这款机器的人都是冲着视频拍摄特别是4K视频而去的。有网友在微博留言问这种机器卖给谁去?我只能说,这玩意的确会非常小众,但这样有个性的小众产品是一定是满足了某些用户的特殊需要,因此实际大家并不用愁其销路。松下从GH2开始一门心思强化其视频拍摄功能,硬生生的为自己在数码摄像领域开辟出一小块天地,这实际也是一种成功。事实上,虽然我不知道有多少专业的视频团队会使用GH系列拍电影或者广告,但就我所见,至少每年在CES展会上有大量欧美记者实际都是喜欢用GH系列加上mic/灯光部件作为专业报道机来到展会的。大部分时间,这些机器都是在进行视频拍摄,然后记者也会用它在视频采集完毕后再直接咔嚓几张高精度的照片备用,非常方便。不过,从通用性很强的FullHD报道视频到目前依然以画质表现为主导的4K影像,这之间的差距还是很大的。我相信GH4的4K影片对于记者报道而言无疑是有些超高了,它所吸引的用户恐怕会从之前的“应用层面”向着“发烧层面”、“技术层面”转移。这种变化是否会对GH4的未来销售带来负面影响,现在还不得而知。
关于此产品的相关报道,请看:http://article.pchome.net/content-1694799.html
大概是去年年中的时候,索尼曾经考虑过拆分公司某一部分的事情。当时据说对象是索尼娱乐(电影电视和音乐)将会被独立拆分成一个公司。不过这个故事很快就过去了,因为索尼很明确的say No。平井一夫在今年CES演讲上依然说我们要One Sony,要整合公司的力量去做事情。所以听起来拆分这种事情是不能接受也不会出现的。问题是,仅仅几天后现在索尼突然先是把vaio给卖掉,然后宣布将在7月份前就把电视机(Bravia)拆分出来单独做一个子公司,以求能让电视机盈利。好吧,变得快一点我们无所谓,但新的电视机公司真的能够扭亏为盈吗?
虽然说我相信松下GH4作为一款旗舰相机也能表现很好,但很显然去买这款机器的人都是冲着视频拍摄特别是4K视频而去的。有网友在微博留言问这种机器卖给谁去?我只能说,这玩意的确会非常小众,但这样有个性的小众产品是一定是满足了某些用户的特殊需要,因此实际大家并不用愁其销路。松下从GH2开始一门心思强化其视频拍摄功能,硬生生的为自己在数码摄像领域开辟出一小块天地,这实际也是一种成功。事实上,虽然我不知道有多少专业的视频团队会使用GH系列拍电影或者广告,但就我所见,至少每年在CES展会上有大量欧美记者实际都是喜欢用GH系列加上mic/灯光部件作为专业报道机来到展会的。大部分时间,这些机器都是在进行视频拍摄,然后记者也会用它在视频采集完毕后再直接咔嚓几张高精度的照片备用,非常方便。不过,从通用性很强的FullHD报道视频到目前依然以画质表现为主导的4K影像,这之间的差距还是很大的。我相信GH4的4K影片对于记者报道而言无疑是有些超高了,它所吸引的用户恐怕会从之前的“应用层面”向着“发烧层面”、“技术层面”转移。这种变化是否会对GH4的未来销售带来负面影响,现在还不得而知。
关于此产品的相关报道,请看:http://article.pchome.net/content-1694799.html
大概是去年年中的时候,索尼曾经考虑过拆分公司某一部分的事情。当时据说对象是索尼娱乐(电影电视和音乐)将会被独立拆分成一个公司。不过这个故事很快就过去了,因为索尼很明确的say No。平井一夫在今年CES演讲上依然说我们要One Sony,要整合公司的力量去做事情。所以听起来拆分这种事情是不能接受也不会出现的。问题是,仅仅几天后现在索尼突然先是把vaio给卖掉,然后宣布将在7月份前就把电视机(Bravia)拆分出来单独做一个子公司,以求能让电视机盈利。好吧,变得快一点我们无所谓,但新的电视机公司真的能够扭亏为盈吗?
http://img.article.pchome.net/01/69/47/95/666_500_pic.jpg
目前来看,索尼方面把期望压在中高端产品也就是4K超高清电视上面。虽然在2K领域他们也依然有新品投入,但索尼还是觉得4K电视单位利润相对较高,属于那种高品质高价格高利润的重点产品。之前在CES上,他们同时发布多款不同级别的新4K电视,也是为了从中端到高端的用户需求。不过,从目前来看,尽管在美国本土索尼似乎的确较为理想的部分解决4K片源问题,但对于全球市场而言,4K电视依然是属于概念性的“尖货”。这样的产品到底能够有多大的市场需求?特别是在索尼期望的“未来最大4K市场”的中国,索尼一方面要面对国内依然无足够4K片源提供给用户的窘境,另一方面又要面对把4K电视压到令人难以想象低位的国产电视的冲击,前路的确艰难。另外,传说中的面板生产能力问题,以及在拆分后独立的电视机公司是否还能得到One Sony的内部支持也是困扰索尼Bravia的难题。或许真的会一些行业内朋友所言:索尼在出售vaio之后,将电视机业务拆分成立子公司,实际目的也是为了能够在下半年为Bravia找到一个合适的买家?从我个人角度来看,虽然依然不清楚一个独立的电视机子公司还将如何One Sony,但鉴于自己对索尼各类美好印象的开端就是索尼的电视机,因此绝不希望看到Bravia会有一天遭受如vaio被出售的命运。
关于此话题的深度报道,请看:http://article.pchome.net/content-1694795.html
目前来看,索尼方面把期望压在中高端产品也就是4K超高清电视上面。虽然在2K领域他们也依然有新品投入,但索尼还是觉得4K电视单位利润相对较高,属于那种高品质高价格高利润的重点产品。之前在CES上,他们同时发布多款不同级别的新4K电视,也是为了从中端到高端的用户需求。不过,从目前来看,尽管在美国本土索尼似乎的确较为理想的部分解决4K片源问题,但对于全球市场而言,4K电视依然是属于概念性的“尖货”。这样的产品到底能够有多大的市场需求?特别是在索尼期望的“未来最大4K市场”的中国,索尼一方面要面对国内依然无足够4K片源提供给用户的窘境,另一方面又要面对把4K电视压到令人难以想象低位的国产电视的冲击,前路的确艰难。另外,传说中的面板生产能力问题,以及在拆分后独立的电视机公司是否还能得到One Sony的内部支持也是困扰索尼Bravia的难题。或许真的会一些行业内朋友所言:索尼在出售vaio之后,将电视机业务拆分成立子公司,实际目的也是为了能够在下半年为Bravia找到一个合适的买家?从我个人角度来看,虽然依然不清楚一个独立的电视机子公司还将如何One Sony,但鉴于自己对索尼各类美好印象的开端就是索尼的电视机,因此绝不希望看到Bravia会有一天遭受如vaio被出售的命运。
关于此话题的深度报道,请看:http://article.pchome.net/content-16947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