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加班有点忙,先完成新蛋今日问答
(2013-11-21 17:52:13)
标签:
it |
#新蛋极客求指教#想知道Retina显示屏相比较传统平板电脑显示屏的优势具体在哪里,是否会成为潮流方向?
Retina屏幕从字面上来说是“视网膜屏幕”的意思,当年是苹果iPhone4手机最早提出了这个概念,意思是屏幕的分辨率之高, 用肉眼(视网膜)已经无法分辨屏幕上单一一个独立的像素点了。后来,这个概念被扩展了,凡是各类用肉眼(根据不用尺寸有不同距离标准)看不出像素点的屏幕,都可以被成为Retina屏幕。这里面有一个叫ppi(每英寸像素数)的单位,我记得好像现代手机在300ppi、电脑屏幕在200ppi以上就都可以叫自己达到了Retina水平。更高的分辨率和无法用肉眼识别的像素点,显然消除了电子屏幕的颗粒感,使得显示的画面更精细更自然更真实。如果你去苹果店看一眼最新的Retina屏幕的iPad或者MBP笔记本,就会发现屏幕上的画面清晰锐利绚丽夺目,字体如同刀刻一般挺括细腻——这种差异单独用文字来形容恐怕很难完全向你展现,但只要你看过一次实物就知道差异所在。而这种高分辨率屏幕无论是在笔记本还是手机或者平板设备上,都已经成为标准配置(当然依然还是在高端产品上),我相信很快就会全面向中端产品普及。
Dora_阿蒙:#新蛋极客求指教#
有两种可能:1、耳朵的耳道壁其实是很脆弱的,有些人先天容易充血,加上入耳耳机没有选择合适的耳塞尺寸,佩戴时间稍微长一点就会引起皮肤充血疼痛。如果耳道内本身就有伤口或者炎症(比如过去挖耳朵弄伤或者有中耳炎等),那更容易引起不适。对于这种情况,首先确保耳道健康,其次是选择合适的耳塞橡胶套(一般耳机都会送大中小三副不同尺寸),另外是减少佩戴的时间;2、耳机本身品质不佳,高频可能显得很刺耳;或者是耳机音量开的过大,对于耳膜进行较大的刺激,还有就是你所说的戴的时间太长等等。这个只有靠换耳机以及减小音量缩短听音时间来解决了。个人建议入耳式耳机可以适当少用,平时如果怕影响别人的话,也推荐用大型的耳机或者非入耳式的耳塞——当然可能会在隔音效果上有一定损失,但还是个人健康更重要不是吗?
wlhls1996:#新蛋极客求指教#手机性能进步真的是太快了,基本都是一年翻一翻都不止,完全超越了摩尔定律。那么现在手机里面最强的高通800相当于PC电脑什么CPU呢?如果照这个速度发展的话,不用多久就可以追上了吧。
奶昔丶奶昔:#新蛋极客求指教#
实际也就是在iOS、Android、WP三大系统里找出未来霸主。这三个系统中,iOS相对封闭保证了它的app品质很高、系统安全性高、整体和硬件的适配度也极高,表现很好;安卓系统廉价、开放、自由度高也因此普及度高。但是安卓的软件品质和安全性方面一直被人诟病,算是一个短板;WP系统本身开放度介于他们两者之间,应该说可以兼具两家之长,问题是它来的太晚了一点而微软在诺基亚时期对于这个系统的扶持力度有限,造成落后差距较大。不过最近随着诺基亚被微软收购,WP系统的几次升级表现都不错,大家对于它的评价也有所改善。个人觉得在近未来可能还是三足鼎立的态势,而且这个局面还是会维持相当长的时间。目前依然看不出有哪一家系统有什么压倒性的优势,而且整个行业还有桌面系统与手机系统是否要统一的争论。比如,苹果坚持认为移动终端和桌面PC的系统应该分开,产品也不应该融合所以iPad是iPad,Mac是Mac。但是微软那边却觉得这些产品早晚是要融合的,所以WP和Win是很接近的,而且不光看起来像未来融合在一个系统里也很有可能。产品也呈现平板、笔记本二合一的态势;安卓方面目前来看,以目前系统样式有心无力。所以这个问题也会影响到未来手机系统的发展和变化,我们一起拭目以待吧!
另外,针对
由于我不是DIY硬件方面的专家,因此我特地邀请我的同事:我们核心硬件群组的负责人 马振华 老师来帮忙解答:
首先台式机的CPU功耗标准和笔记本大不相同。所以台式机CPU和对应的同级笔记本CPU相比,频率设定要高的多,这当然也包括核芯显卡频率,i3 2100的核显起始频率850MHz,睿频最高能达到1.1GHz,而笔记本的IVB架构i3上的HD4000起始频率才650MHz。 其次核心显卡没有独立显存,数据存取是靠在内存划定共享区域,这个区域的大小就相当于显存容量,它的大小本身是会影响性能的。台式机因为内存较宽裕,BIOS通常默认划定的容量比笔记本大。 另外显存带宽也是个问题。台式机一般插两条内存是双通道128bit,而笔记本不好说,很多出厂只插一条内存,就是单通道64bit。仅仅在位宽上就只有前者一半。再说频率,现在台式机DDR3内存最低也有1333MHz,而笔记本几乎都是1066MHz的,这又慢了一截。况且台式机内存延迟预设也要比笔记本低。 最后,Intel毕竟不是造GPU的厂商,它的核显无论怎么升级都只面向入门级用户。IVB架构的HD4000核显跟SNB的HD2000相比,从CPU角度而言,也就新了一代,性能提升还没到能弥补移动端和桌面级处理器差距的地步。 总之,没事儿不要拿台式机和笔记本比,不同的概念,不同的roadmap,不好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