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又见黑科技与#一定要的BOSE#

(2013-08-28 20:35:41)
标签:

旅游

耳塞里正在播放着优美的音乐,面前的美女用手指着LED屏幕上的大字“请取下您的耳机”。于是,把耳塞从耳朵里取出来的一瞬间,我被汹涌而来的各种嘈杂声音所淹没——车辆发动机声、鸣笛声、说话声还有各种不知名的声响,这分明是置身于闹市街头的节奏,连我与身边小伙伴说话也不得不扯开嗓子。然后美女用手势告诉我们重新戴上耳机,周边的各种嘈杂神奇的又消失的无影无踪,耳边只有优美的乐声在继续流淌…


http://img.bbs.pchome.net/bbs/109_720/108233.jpg 

这并不是幻觉,而是出现在今天上午BOSE新品发布会体验环节中的真实一幕。我之前已经体验过BOSE QuietComfort 15耳机的效果,也对其主动降噪效果有所了解,但当我今天亲身体验BOSE QuietComfort 20(以下简称QC20)耳塞强悍到逆天的降噪效果时,依然会情不自禁的在脱下耳机时喊了一句“我擦!”

http://img.bbs.pchome.net/bbs/109_720/108234.jpg 

坦率的说,QC15的降噪虽然强悍,但由于这幅耳机采用全封闭设计,因此佩戴在脑袋上时发热严重。特别是像我这样的“蒸笼头”用户,在最近上海这样的高温天气,打开空调我也只能坚持使用QC15五分钟,时间稍长一点我就得准备毛巾不断擦去脑门和太阳穴附近的汗珠了。因此,QC15在很多时候只能委屈的躺在一边而无法真正在我的旅途中发挥作用。


http://img.bbs.pchome.net/bbs/109_720/108235.jpg 

QC20是BOSE首款采用入耳式耳塞设计的主动降噪产品,我原本觉得这样小的耳塞在降噪水平上肯定不如全封闭的QC15(正如半开放的QC3虽然佩戴舒适但降噪能力低于QC15一样),结果却真的让我大惊失色,依托入耳式设计,QC20本身就有较好的隔音效果,而依靠两个主动mic与强悍电路组成的降噪模块,能够提供与QC15同等的降噪效果——或许正是这种强悍效果与小巧的QC20耳塞主体之间的巨大差异,才更加反衬出BOSE这款新品的不凡之处。


http://img.bbs.pchome.net/bbs/109_720/108236.jpg 

我们所有人在聆听过QC20的表现后,纷纷表示BOSE又搞出了黑科技——其他品牌其实也有入耳式降噪耳塞,但从来没有听到过这样强力的降噪效果。包括BOSE的早年的一些产品,降噪主要是针对汽车或者飞机发动机这种持续同一频率的噪声信号,而对于各类突发的噪声抑制效果并不太明显。但在今天的演示中,周边的市集的噪声变化极大,也有突如其来的喇叭声、叫喊声,而QC20居然能够统统将他们消除掉,那种安静的感觉甚至让人觉得有些不自然——人眼看到的和耳朵听到的完全是两个不同的世界。


http://img.bbs.pchome.net/bbs/109_720/108237.jpg 

有人担心,如果QC20的降噪能力太强大,那么在行走时是否会有安全隐患?在机场候机时,是否会因此错过重要的广播信息?QC20这次在线控上带了一个灰色的按键,可以激活Aware Mode,它能够在降低环境噪音的同事将各种有用资讯(如广播提醒)依然保留下来传到用户耳朵了,用户无需摘下耳塞就能清晰的听到讯息,这的确是一种很人性的设计。此外,和其他QC系列过往产品不同的是,本机在电源关闭的时候可以作常规耳塞使用,而过往的QC系列产品一断电就没有声音了——这其实也是应有之义,虽然QC20的电池一次充电可用使用16小时,但如果一断电就无法使用那也太苛刻了吧?


http://img.bbs.pchome.net/bbs/109_720/108238.jpg 

虽然我们通常对于BOSE的产品并不用HIFI的水准来要求它,但在我听来QC20的声音还是相当悦耳的。特别是其设计电路对于各频率的均衡补偿以及TriPort结构设计,使得小耳塞的低频效果相当充裕,用来收听我喜欢的流行乐曲还是相当合适。另外,带有鲨鱼鳍设计的耳塞造型在佩戴时也显得非常舒适和牢固,不像一些入耳耳塞虽然音质良好但只需要听上几分钟就觉得耳朵疼——BOSE QC20显然是可以让你在其营造的安静环境中长久聆听下去的。


http://img.bbs.pchome.net/bbs/109_720/108239.jpg 

今天与QC20同时亮相的另一款产品是BOSE SOUNDLINK MINI蓝牙扬声器。我博客的读者或许对SOUNDLINK并不陌生,我之前曾经使用它与奥特蓝星的一款便携扬声器做过对比,而新品则是在保持了原产品出色音质的同时再次把体积缩小一半。不过,BOSE的扬声器产品一向给人小体积大能量的印象,所以当我们虽然觉得BOSE肯定又动用了什么黑科技才做到让SOUNDLINK MINI这样一个和笔盒差不多大小的玩意发出如此充沛量感的低频,但总体来说并没有像QC20的降噪功能那样让人感觉不可思议。


http://img.bbs.pchome.net/bbs/109_720/108240.jpg 

两款新品都将在今天正式上市,QC20的售价是2580元而SOUNDLINK MINI售价1880元,都不算便宜,但相对BOSE产品的定价而言也并不出人意料。这个价格与其在海外市场的售价差异也不算大,基本保持了和上代产品相近的定价水平。在活动现场,BOSE有一个发照片微博赢奖的活动,主题是#一定要的BOSE#,这其实也是现场很多媒体记者的共同心声。


http://img.bbs.pchome.net/bbs/109_720/108241.jpg 

http://img.bbs.pchome.net/bbs/109_720/108242.jpg 

对我而言,BOSE QC20终于能够完美的解决了降噪效果+佩戴发热之间的矛盾,加之良好的佩戴感觉和符合我口味的音质水平,所以虽然价格的确有些高,但我还是会考虑尽快入手一条QC20。毕竟,能够达到和超越它音质的入耳式耳塞虽然不少,但能够实现BOSE QC20如此强悍降噪效果的产品则还没有出现——所谓“一招鲜吃遍天”,为了如此黑科技的降噪效果和不至于每过3分钟就要擦掉一脑门的汗水,看来我也只能心甘情愿的让BOSE从我口袋里再狠狠的挖去一笔银子了。


http://img.bbs.pchome.net/bbs/109_720/108243.jp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