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来梳理一下索尼阿花(α)系列的机型

标签:
杂谈 |
昨天我以资料整理的形式给自己梳理了一下索尼NEX系列产品线,结果意外的得到了网友们的好评。有网友说,索性把索尼阿花系列(α阿尔法)系列也一起整理一下吧。好吧,既然大家有这个需求,那我也去帮忙一起整理下吧,恰好这两天有关索尼α系列新机A58的谣传也多了起来,算是应应景吧。
必须要在前面说明几点:1、索尼的α系列的名字实际是沿用当年柯尼卡美能达的单反相机系列名而来的。而在美能达公司与柯尼卡公司合并之前,美能达自己就用α来命名自己的胶片单反,后来两家合并又出了几台数码单反。索尼收购柯尼卡美能达以后,停止了自己刚刚起步的不可换镜头APS-C R1,于2007年1月推出了A100,算是开启了自己的数码单反之路;2、索尼把所有可换镜头产品都归于α下——包括数码单反、数码单电以及昨天所说的NEX系列,今天我当然只说前面这两大类了。
http://www.minolta-shop.com.cn/images/sony/2.jpg话说索尼在2006年1月推出的A100几乎就是一台柯尼卡美能达5D相机的后续升级版本,在性能上没有什么特别的亮点,但由于价格走普及化道路,再加上吸收了原来柯美的粉丝群,因此这个机器的口碑算中等偏上;一年半后的2007年9月,索尼突然推出了一台中级机A700,开始凭借良好的机身工艺和出色的性能猛然进入中高级DSLR市场,着实让对手们感到一点压力。但让大家始料未及的是,后来索尼似乎又主动放弃了这个级别的市场,专心在入门和准中级市场里耕耘,以至于A700的后续机要到多年后才以另外一种形式登场。这是后话,我们暂且不谈;
2006和2007两年时间里,索尼一共只推了两台单反,一台入门一台中高级,动静并不大。但从2008奥运年开始,情况突然发生变化。首先是索尼在1月CES上发布了入门DSLR A200。这台机器在功能上和做工上都比A100有明显提升,而且依然走平民路线,价格相对C,N而言显得比较低廉。没有想到,仅仅30天不到,索尼又猛然发布了A300和A350两款产品,同样是定位在入门级(但比2XX机型功能丰富一点),但由于新机带有很好用的LiveView液晶屏取景功能且便利程度超越了最早提供此功能的奥林巴斯,因此立即引爆市场!我甚至曾发文感叹,索尼为了抢占市场简直到了不择手段甚至不惜伤害自己产品(刚发布的A200因为没有LiveView而受冷落)的地步。而这一年9月,索尼更是发布了他们历史上最好的DSLR旗舰机型:伟大的全画幅A900!我想对于这款旗舰不用多介绍了。海外有麦克山下,国内有张千里这样的著名摄影师连续多年专门使用这台相机进行创作,而A900也凭借其在当时惊世骇俗,在今天也不算落伍的2460w有效像素以及明亮、巨大的100%光学取景器成为风光摄影的利器。我自己对于A900的感情也非常深厚,直到今天,我新浪微博上的那张白鹭背景图就是自己使用A900在日本鸭川拍摄的。
但是,和A700一样,索尼在有了一款全画幅旗舰A900后也没有及时出后续机型。可能是觉得没有必要和C、N在高端市场竞争,他们决心在中低端市场利用机海战术进行绞杀,尽可能的用各种细分机型来满足入门和准中级摄影者的需求。于是,从2009年5月开始,索尼开始狂推从A2XX到A3XX以及A5XX的各档数码单反。2009年可以说是索尼DSLR最疯狂的一年,这一年里他们竟然推出了5款入门/准中级机身,而且这些机身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性价比超高!我记得在当时做A550评测时曾经谈到索尼用的实际是“田忌赛马”式的策略。他们把C/N用在中高级机内的一些性能参数,用到了准中级机身上。比如92w像素的可翻转LCD屏幕,这玩意其他公司要么没有要么要在一两年后才会在此级别产品上使用;比如高速连拍和HDR功能,一款准中级机居然能有其他公司高级产品才有的7FPS,而当时DSLR领域中独此一家的手持HDR功能更是让喜爱拍摄风光的用户觉得得心应手(我带着它去拍摄吴哥窟,在光比极大的环境中此功能极其好用!);比如双SD卡槽,这也是过去只有中高级机才可能有的设计。于此同时,索尼觉得DSLR机身更新速度很快,因此他们并不考虑用金属材质来做机身。这固然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机身耐用度,但实际却是为大部分普通摄影爱好者省下了一部分不必要的开支。
也是在2009年,我们发现索尼的高感画质有了不小的提升。当年尼康D3这样的高ISO神器已经出现了,而索尼A900等旗舰机型一直给人低ISO无敌而高感不行的印象。不过这一年开始,索尼的新CMOS表现逐渐提升,加之BIONZ再次改进算法,所以新机ISO 1600的数字已经可以让大家放心使用了。需要提一下的是,索尼在这一年实际也发布了第二台全画幅DSLR,型号是A850。此时索尼已经开始用数字大小来区别产品之间的性能差异(同理还有一款比A550弱一点的A450),而A850与A900相比主要是连拍速度低一些,取景器95%视野率,应该说差异不大但价格相对低廉。但让人遗憾的是这台机型并没有在国内正式销售过,估计也是因为考虑到此类产品的受众相对有限,中国公司全身心都投入在入门市场争夺而无暇顾及当时还很小众的全画幅市场的关系吧?此外在那年我们也发现原来索尼在海外还有彩壳版本销售,但国内只有黑色...
2010年,索尼单反产品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A560和A580两款产品在性能上已经彻底达到了同时代其他品牌中高级机的水准甚至在连拍速度等个别指标上竟然要比旗舰机型更强大,而且此时它们还能把机身做的更小巧且售价依然平易近人。只可惜,这已经是索尼单反的最后辉煌,因为在这一年索尼α家族的两个新成员:单电AXX系列和微单NEX系列隆重登场了。
单反(共17款)
入门:
A100、A200、A230、A290
A300、A350、A330、A380、A390
准中级:
A450
A500、A550、A560、A580
中级DSLR:A700
高级DSLR:A900、A850
当时索尼还信誓旦旦的表示单反和单电将会两条腿走路而不会厚此薄彼,但随后索尼就发现光靠性价比策略无法打赢与C/N的单反市场争夺战,所以开始考虑转战固定式半透明反光板的单电道路。
单电这类产品由于没有反光板翻转动作,所以能够比传统单反拥有更简单的结构和更好的连续AF能力,连拍速度也极快,但缺点是只能采用EVF电子取景器。现在想来,索尼在单电设计上投入全力是一种赌博,就看市场能否接受这种新形势的产品。从产品型号上来看,单电产品实际就是同级别单反产品的“对应翻版”,原先在单反领域拥有的机型定位在单电里也会有相应的产品出现。还记得我们前面曾经谈到过索尼A700作为中高级机、A900和A850两款全画幅作为高级机出现后很久(三四年)没有后续机型的事情吗?索尼把后手放在了这里:A77算是A700的中高级单电后续机型,A99则是A900的全画幅单电后续机型。嗯,这里还有一个A65,它是A77的简化版本。想来你也发现了,A99似乎没有推出简化版(也就是说单电目前只有一款全画幅机型),因此我的好友@废墟小爷 不由感叹为什么最近传说即将发布的新机的型号为什么会是A58(显然定位中级或者准中级)而非A85呢?
单电(共9款)
入门:A33、A35、A37
准中级:A55、A57、A58
中级:A65、A77
高级:A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