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谈谈我对大银幕上的歌剧与3D音乐会的看法

(2011-09-06 19:37:31)
标签:

马勒

上海大剧院

《机器岛》

影视作品

音乐会

杂谈

昨晚好友刘恩惠和我聊起有关上海大剧院(SGT)用播放高清歌剧的形式来开始自己新一年的演出季,而几乎在同时,北京有多家电影院里公映了马勒的一部交响乐作品,而且还是3D版本。而今天看到他在友站Soomal上写的一篇文章《大银幕上的歌剧现场与3D音乐会》,感觉很有趣,也想和大家一起聊一聊这个话题。

恩惠在文章里先是谈到在大剧院内播放高清歌剧,视觉效果良好而音效欠佳的情况。而后又谈到电影院内的3D音乐会在爱乐者中知晓率不高等情况。我不禁想起小时候看过儒勒凡尔纳的科幻小说《机器岛》,说的就是在未来某个时刻纽约的观众可以通过高保真的电话装置聆听大洋对岸欧洲大陆上的音乐会实况。观众们同样是衣冠楚楚的坐在音乐厅里,通过越洋线路收听演奏家们的精彩演出,也可以叫好和鼓掌,而这种反馈也会被同样的高保真电话传回欧洲音乐会现场。
恩惠认为无论是上海大剧院放HD歌剧片子还是北京电影院里放3D音乐会,过度强调“身临其境”实无意义(因为缺乏观众与演奏家之间真正的互动)、提升观赏效果是吸引观众的关键(应该比家里看碟要有更好的效果且票价适中)。恩惠觉得这种探索是一种新路,但无法取代现场演出的魅力。

记得在90年代到本世纪初国内音响HIFI行业火热的时候,国内外很多知名HIFI器材厂商都喜欢包音乐厅或影剧院举行所谓“HIFI发烧器材鉴赏会”。很多音响器材爱好者会主动买票前往,为的是能够聆听那些价格昂贵平时根本没有机会听到的Hi-end器材发声。当然,此类活动现场肯定要播放一些什么试音碟发烧碟之类的,后来大家觉得老放蔡琴啊、砸玻璃什么的品味不高,就会放一些交响乐古典乐的片段。再到后来,索性邀请了一些音乐学院的老师或者音乐发烧友来现场做一些讲解,告诉大家如何欣赏这个曲目等等。于是,一些原来单纯的音响器材爱好者渐渐变成了真正的爱乐者,而后期的一些鉴赏会真的变成音响器材介绍与音乐欣赏分量几乎相当的活动。

所以,首先我倒是建议国内外的HIFI器材大厂或者经销商们能够在今天重现当年的这种有趣的“合作”范例,与上海大剧院合作搞一些作品欣赏会:一方面既可以解决恩惠所说的大剧院内现场音响效果欠佳的问题,另一方面也可以为自己的品牌/产品做做推广。这种活动应该不是一次性的,而是成系列的,有主题的,有较为长期发展规划的,应该是贯穿上海大剧院全年演出季的。当然,这种活动既然是以普及音乐欣赏为己任,那么就不必很严肃的跑过来放一长段的整部作品,而是可以在版权许可的情况下,由专业音乐人讲解介绍一些作品比如马勒系列、比如如何听懂贝多芬等等。

http://www.soomal.com/images/doc/20110906/00013268_01.jpg

其次,在电影院里放音乐类的影视作品(无论是3D还是2D,不管是歌剧还是音乐会实况),实际性质就和我们在影院类播放纪录片《海洋》一样。如果能够让电影院不仅仅成为好莱坞大片的上映场地,也能够播映一些其他类型的影视作品,这对于观众而言肯定会是一件好事。当然了,就好像慢吞吞的《海洋》只能吸引一小批观众一样,音乐或者其他类型的影视作品注定受众群体只会是小众的。因此,我们没有必要去要求大光明、和平影都、正大星美这样的影院常常播映这种小众节目,而是希望能在上海或者北京这样的大城市里,至少拥有一到两家专门播映此类影片的影院出现。这种影院的场地不用很大,但音响效果还是需要比较出色(看起来还是需要HIFI厂商投资或者协助);这种影院也无需位于市中心,地段可以稍偏一点但要注意控制票价在合理水平(与普通影院放好莱坞大片的票价相当吧);这种影院当然也不能仅仅是放映,而是可以加上爱乐者沙龙、唱片店、咖啡厅、音乐教室等等辅助周边。。。

要知道,尽管这种类型的影片的确是小众,但如果这家影院能够坚持放映此类影片且效果良好的话,那么在一个有2000多万人口的城市里这种“小众口味”人群数量实际也是非常可观的!它很可能会成为一线大城市院线内的一朵奇葩,但这朵奇葩是很可能得到茁壮成长的机会的。

http://img.blog.pchome.net/album/00/00/12/69/41f605660bf5bd0d656b2e0e40c47ea9.jpg

此外,恩惠在文章中也谈到谭盾与中国爱乐乐团的一场名为《起源与未来》的视听交响诗,也就是影视作品与乐团现场演奏结合起来的表演形式。这个形式不陌生,至少我们都知道《久石让在武道馆》,看过久石让他老人家一面在大荧幕上播放宫崎骏的动画片段一面在台下指挥交响乐团的场景。而我一直觉得,想要在大众特别是年轻人种普及古典乐、交响乐就应该多多利用这种形式,从一些脍炙人口的现代影视作品配乐入手。或者,也可以学习下迪士尼的《幻想曲》系列,把真正的古典作品与现代化的影像画面结合起来进行演出。

这种音画俱全的演出形式,无疑会更好的吸引观众并帮助他们更轻松的理解音乐作品内涵。同时,能够进入现场聆听,也使得他们能够对交响乐团的构成和演奏有更直观的了解。所以,不管是在上海大剧院里张开大荧幕,还是在上海北京的某家“音乐特种影院”内请入交响乐团的现场演出,我们都可以利用这种方式来提升年轻人对交响乐的兴趣和认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