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鼓楼》
标签:
杂谈 |
说起《钟鼓楼》,我首先会想起曾经被当做精神病人关起来的何勇94年在红磡的那场演出。当然,还有他父亲何玉生的三弦。
http://img.article.pchome.net/00/52/37/85//pic_lib/wm/zgl01.JPG
http://img.article.pchome.net/00/52/37/85//pic_lib/wm/zgl02.JPG
http://img.article.pchome.net/00/52/37/85//pic_lib/wm/zgl01.JPG
http://img.article.pchome.net/00/52/37/85//pic_lib/wm/zgl02.JPG
“今天的钟鼓楼,跟以前的不一样了”;“钟鼓楼没有变,是我们长大了”。这是何勇在相隔10年后说出的对于钟鼓楼的感受,这同样也是我们这代人的普遍心情。尽管我的家并不是在北京二环里边,但每每开车经过静安区武定西路1300号弄堂口时,我总会忍不住张望那个我出生和度过童年时光的小小院落。
http://img.article.pchome.net/00/52/37/85//pic_lib/wm/zgl09.JPG
http://img.article.pchome.net/00/52/37/85//pic_lib/wm/zgl19.JPG
http://img.article.pchome.net/00/52/37/85//pic_lib/wm/zgl09.JPG
http://img.article.pchome.net/00/52/37/85//pic_lib/wm/zgl19.JPG
这组用奥林巴斯E-P2拍摄于钟鼓楼下的照片,多采用了后期降低色彩饱和度以及模拟旧胶片偏色的手法(部分采用相机自带的艺术滤镜功能),想让自己的那种怀旧心绪与这些快乐生活在2011年孩子们的形象叠加起来。当然,如今的钟鼓楼和中国其他大城市中的某些角落一样,在幸运的保留部分旧时代风貌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接受着来自现代文明、西方文明的冲击。
http://img.article.pchome.net/00/52/37/85//pic_lib/wm/zgl25.JPG
http://img.article.pchome.net/00/52/37/85//pic_lib/wm/zgl28.JPG
http://img.article.pchome.net/00/52/37/85//pic_lib/wm/zgl25.JPG
http://img.article.pchome.net/00/52/37/85//pic_lib/wm/zgl28.JPG
时间已经很晚,今天还是多看一些照片,多听一些音乐吧。
所有28张图片,请访问:
http://article.pchome.net/content-1356149.html
有关何勇94年香港红磡演出的介绍,请访问:
http://www.douban.com/note/150361517/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