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条点评:富士X100研发人员Q&A(比较长,值得看)

标签:
科技大厂富士春卷相机杂谈 |
为了赶时间,我在上周六就放出了在富士X100发布会后对于富士日本设计人员的专访报道。今天,我很高兴的收到了来自富士方面提供的完整专访QA记录,发现自己已经把主要内容告诉大家了。不过,今天的这份稿件还是值得看一下的,一方面是因为内容比较完整且没有我个人的取舍,另外一方面也可以避免一些因为我个人记忆偏差而导致的误解。这次专访的对象是富士胶片株式会社电子影像事业部商品部科长 河原洋 先生,我把全部35个QA列在下面而且还做了一些个人点评,希望真心喜爱X100并有志于购买的读者们能够耐心的看完。
Q1:现在单电或是微单都是比较流行的相机,富士是出于一个怎样的考虑将X100设计成一款不可换镜头的相机?
A1:主要是想达到一个相机小型化、高画质的效果。首先,相机小型化我们就想到了采用定焦镜头,如果要达到高画质,如果采用不可更换的镜头,就可以与相机里的感光芯片进行一对一的定制,从而实现最佳的画质。作为一个高端的相机市场,我们是后进来的,作为一个后进来的相机厂商,首先要考虑的就是相机的高画质。春卷点评:从目前看到的X100样张来看,本机的确在画质方面相当出色,镜头畸变与紫边色散控制也非常良好。另外,镜头与感光元件的一体化设计也不容易造成进灰问题(包括在部件组装生产和实际使用中)。
Q2:在富士的其它相机上我们看到了EXR-CMOS的感光元件,这个感光元件的几个重要特点,比如说,EXR像素阵列以及背照式的特性在X100的身上都没有体现,它采用的是一款普通的CMOS,为什么没有采用之前的SUPER
CCD EXR技术?
A2:EXR-CMOS中的EXR阵列主要是我们针对小尺寸的传感器来制作的,APS尺寸的传感器已经有足够的信息量了,所以就没有必要采用EXR的排列方式了。为了达到最好的画质,不光是传感器,处理器也是非常重要的,不论是X100还是F505EXR,我们都采用了EXR处理器,通过高质量的处理器来达到高画质的目的。春卷点评:再次提醒,富士在感光元件上的各种排列变化组合都是针对消费DC的。达到APS-C幅面后这类做法就没有必要了。
http://img.article.pchome.net/00/50/15/49/IMG_7787.JPG
Q3:从相机正面看,它确实比较复古,但是从背后的操控键的布局却比较现代,比如说有很多的拨盘、拨杆。为什么从机背的设计上有这么多现代数码相机的痕迹?
A3::在设计时也没有特意想让大家感觉像是古典相机,只是想通过取景器让大家感受到像胶片相机那样的体验。对于拍摄照片来说,最重要的是取景器、快门及光圈的调节,我们通过这几个要素给大家看到我们的设计,也与以前的相机比较相似。不是特意要打造古典相机,而是想让它回到拍摄照片的原点。但它毕竟是一台现代的相机,所以它里面结合了许多先进的技术,像混合取景器,包括微距拍摄,是一台结合了许多功能的现代相机。春卷点评:事实上复古依然是X100的主打因素之一。据河原先生说,包括外壳皮套的咖啡色而没有白色也是出于完全复古的考虑。
Q4:X100的APS-CMOS采用的是横竖的排列方式,但是富士相机的核心技术是像素联合技术,包括高感光度&低噪点、宽动态范围及高分辨率,请问在X100上富士是如何实现像素联合技术的?
A4:X100采用的是比较大的CMOS,所以它并没有采用小的CCD上使用的EXR联合技术,它能够实现在高感光度下的低噪点主要还是因为它的面积比较大,像素的集成度也不是特别高,只有1200万,是通过一个比较合适的像素集成度来达到高感光度低噪点的效果的。春卷点评:同Q2。
Q5:我想请问下EXR-CMOS目前的生产者是谁?A5:是我们公司自己生产的。春卷点评:这个回答很强大,也消除了之前所谓索尼为富士制造CMOS的传言(当然技术合作还是很有可能的)。另外,在消费DC中,有多款EXR-cmos的尺寸比较特殊,并没有出现在其他品牌消费DC上,这也从侧面证明了富士已经拥有了CMOS的设计生产能力。
Q6:我想问下SUPER CCD的未来是怎样的?
A6:现在我们还不能下定论。但是现在数码相机市场上有两个比较重要的方向,一个是高速,另外一个是高清视频的拍摄,从这两个要素来看,CMOS是最适合的,虽然现在不能下结论,但是这两点的实现对CCD来说是比较困难的。春卷点评:事实上CCD时代基本已经结束了。
Q7:X100的23mm的镜头采用的是SUPER-EBC的技术,这个是81年的技术,现在的这款镜头是不是有过数码化的加工,与以前的技术有什么不同?
A7:超级EBC发展到现在一直在改良,所以和以前是不一样的,现在它能够达到较高的波长的能力,经过数码化的优化。EBC的技术并不是在所有相机中都采用同一种的镀膜方法,镀膜方法随镜片不同而不同,X100的镜头中6组8个镜片,每一个的镀膜都是不一样的。春卷点评:这是有专业性的问题,EBC镀膜并不只是一层镀膜而是一种镀膜方式的总称。
Q8:最近两年单电相机比较火爆,富士对这种可更换镜头的相机有什么看法?另外,富士X100的定位是否与单电相同?
A8:若可换镜头是更有吸引力的,从我们富士以后走高技术高端相机的路线来看,X100以后走什么样的路线我们还在研究。X100只是我们进入高端市场的一个开始,今后X系列的产品如何扩充,我们会听取大家的意见对这个产品线进行扩充。春卷点评:听说今年秋季富士将会有“更重大”的动作,你们猜猜会是什么?
Q9:刚才提到CMOS比较适合用来应对现在高清视频拍摄的一个趋势,但X100并没有实现全高清,这是什么原因?
A9:X100更关注、聚焦的还是静态照片的画质,所以我们现在还是采用了普通的HD的拍摄模式。春卷点评:FullHD留给未来的X200(?)吧,至少X100已经不再使用老掉牙的MotionJPG和avi格式,能够采用avchd就是很大进步,奥林巴斯还要努力啊!
Q10:请问下X100的命名中X和100有没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并且,X100会不会成为以后富士进入高端相机或是单电相机的开始?
A10:这个名字我们也是听取了富士其他地区公司的意见,达成的共识就是要简单一点,所以就在A-Z这26个字母里面去选,然后以英语为母语的地区公司提出看法说26个字母中以X最具冲击力,所以就选择了X。100表达的是一个完美的意思,这台相机穷尽了富士所有的技术能力,是富士最高画质的一台机器。混合取景器的实现必须是定焦的镜头,如果以后要开发可换镜头的相机,如何实现混合取景器是我们现在考虑的一个问题。从一开始我们就想把这台相机做成是画质最高的,而定焦镜头的相机画质是最高的。所以我们也想通过这台相机来看哪些用户会使用这台相机,他们对相机又有什么样的要求及相机的使用习惯,然后再根据这些考虑以后的发展方向。春卷点评:哈哈哈,由于专访时间长达1个小时,所以什么问题都会问出来的。其实记者提这个问题的潜台词是打算套富士的话,看看有没有X200之类的存在。
http://img.article.pchome.net/00/50/15/49/IMG_7687.JPG
Q11:像X100配置的大尺寸的CMOS如果持续工作的话会比较容易发热,配上皮套的话散热是如何处理的?
A11:它比一般的CMOS在散热方面有优势,一是它是定焦镜头,没有因镜头马达驱动而引起的问题,二是也没有采用防抖,对焦也可以使用手动对焦,所以用电的几率要比普通的相机少点,所以散热性也要比普通的机器好。春卷点评:本机视频拍摄最长时间为10分钟,当然有容量限制问题,但是也不排除控制热量。其实全金属机身的散热会比较均匀,对X100的发热我并不担心。但是因为没有防抖因此发热不大也能作为一种“优点”似乎有些牵强。
Q12:F305EXR的相位检测对焦并没有在这次的便携相机上使用,想请问下它以后是否会在EXR-CMOS上使用?
A12:我们会充分讨论这样一个可能性的。春卷点评:F305EXR的市场热度一般,而用户对其相位对焦性能也没有太多关注。事实上,只要处理器够给力,对比(反差)AF同样会有很好效果,松下GH2已经充分表明了这一点。
Q13:前面提到了CMOS的两大优点是高速连拍及高清拍摄,而X100最关注的是静态照片的画质,这两者之间似乎有点矛盾,因为CMOS的这两个优点都与画质无关。想请问下是什么原因当初会选择了CMOS,而没有采用SUPER CCD?A13:从画质来说,SUPER CCD肯定比CMOS好,所以主要还是从镜头与CMOS定制的最优化上来提高它的画质;从画质来说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它的处理器,EXR处理器对画质起到的作用更大。春卷点评:我记得明确是说 “并不是说CCD画质就比CMOS好”,而现在的答案却是“SUPER CCD肯定比CMOS好”,我希望公关公司方面能够核实下。另外,处理器的确对最终画质至关重要,同样的感光元件搭配不同的处理器画质可能会有2档甚至更大表现差异。
Q14:EXR处理器会不会比上一代的更省电?在处理速度上从数据来看有没有什么具体的表现?
A14:耗电比以前还要少点。从我们内部比较的数据来看,处理引擎的处理速度比以前的要提高10倍,像连拍、菜单中的字体精细度都比以前要高。春卷点评:这个无从测起,只能富士说什么听是什么吧。
Q15:X100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研发的?作为设计者,对这款机器有没有什么遗憾?
A15:是从2年前开始研发的。我们可以说我们并没有什么遗憾,2年对富士来说是很长的时间,听取了各种各样的摄影家的意见,并没有在任何方面进行了妥协。春卷点评:其实我对这个机器也没有什么遗憾,除了没有机身防抖,除了没有内闪,除了没有更强的电池,除了那个价格。。。
Q16:大家比较关注的是富士的单反相机还会继续研发么?
A16:现在我们什么都不能断言,有各种各样的可能性。春卷点评:这属于媒体不得不问而又注定得不到回答的问题。我个人看衰富士继续采用尼康机身推出S6pro的信息,富士完全可以出一个可换镜头的X系列机身,这样既能赚机身钱又有镜头钱可以赚,何必便宜尼康呢?
Q17:基于什么样的考虑要以X100打入高端相机市场?对市场的预期是怎样的?
A17:我们考虑到用户使用相机的便携性,我们想通过这样一款最高画质的相机提高富士的品牌形象,所以想让X100打入高端相机市场。所以我们对市场的期望是,我们想让大家了解我们所理解的真正的高画质照片就是我们的期待。所以说不光是X100,还包括富士的其它相机,都能够放心地拍出比较好的照片就是我们的期待。春卷点评:OK,我们也是这样期待的。而且更期望富士能够从此回到一线大厂行列里。顺便哀叹一下柯达。。。
http://img.article.pchome.net/00/50/15/49/IMG_7734.JPG
Q18:在EXR处理器中有一个可重构处理器,请解释下这个名词。
A18:它是多用的,既可以处理高感度&低噪点,又可以处理超宽动态范围的处理器。春卷点评:我原来认为这是指处理器可以通过刷固件方式支持更多新功能的意思,不过富士方面既然如此回答,那么我也就认了。另外透露下,富士处理器中还有一个专门的矢量图形加速器,专门用于菜单字体的显示美化用的,汗。
Q19:High
Speed达到了0.16秒的对焦,还是以前的AF相位对焦么?还是采用了其他方式来实现的?
A19:0.16秒对焦采用的不是相位对焦,还是以前的对比检测对焦,引擎的速度提高了,所以能够达到一个高速对焦。春卷点评:松下GH2的超高速对焦也是通过这种方式实现的,而且事实已经证明对比AF速度是有可能超过相位AF的。随着未来机身内处理器速度的进一步提高,包括入门消费DC在内的产品AF对焦速度都会得到进一步提升。
Q20:X100的混合取景器是一个亮点,不知道富士是如何想到要采用混合取景器的?实现它采用了什么样的原理?
A20:首先是我们想实现光学的取景器,因为我们通过取景器的观看方式非常重要,现在的一些机器包括单反和单电都是用液晶屏来取景的,但是我们觉得还是通过以前的光学取景器来看、来拍还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如果采用光学取景器的话,一些暗的地方看不清楚,并且不能显示参数。所以解决的方法就是我们采用了144万像素的液晶背板。本来是考虑用液晶背板来在光学取景器中来显示光圈、快门速度及格子线等信息,所以就想到是不是可以直接用来显示图像呢?这就是我们开发时的一个想法。春卷点评:这个玩意的好绝对需要大家亲身体验一下!真是到目前为止最出色的取景器解决方案了!只可惜,这东西目前还难以应用在可换镜头机身上,因为不同的镜头焦距呈现出来的取景画面势必是不同的,而固定在机身上的光学取景器如何随之变化呢?过往胶片相机时代的解决方案有:1、在取景器内画上不同的取景范围框,越是长焦的那个框越小。当然这个方案遇到变焦镜头和超长焦就显得很麻烦了;2、不同的镜头自带不同的取景器。。。当然,样子会很雷人,成本会很高。
Q21:光学取景器中棱镜的透光率,反光率分别是多少?
A21:各50%。春卷点评:这是指取景器里用于折射叠加LCD信息的棱镜的反光率。
Q22:X100的对焦速度是多少?
A22:应该是0.16秒左右。春卷点评:同Q19。
Q23:X100是2009年研发的,当时奥林巴斯开始推出M4/3系统,当时富士有没有想过要采用M4/3系统或是选择全画幅,而是采用了APS?
A23:我们没有采用M4/3系统主要还是画质原因,所以我们采用了APS,没有采用全画幅的传感器主要还是因为机身大小,如果是用全画幅的话机身会比较大。春卷点评:原话意思是M4/3的规格在高iso时画质不行,不过这应该是指在X100开发时代的情况,如今已经有一定改善,富士自身也是4/3、M4/3阵营的合作伙伴,尽管从来没有做点什么实在的东西出来。全画幅不光是机身大,镜头也会大了,我个人也是觉得APS-C为极限。更何况目前来看,X100全开光圈后焦外已经虚化的很漂亮了。
Q24:X100作为旁轴相机,操作上方式上有什么改变?相对于单反、单电来说,X100还是属于比较小众的,富士如何把这种优势理念传递给用户?
A24:作为一个操作的想法是,让大家回到拍摄的原点,以及提供能够让大家集中精神进行拍摄的方式。这是我们想向大家传播的理念。要集中精神进行拍摄这个想法,两点是最重要的,一个是取景,一个是曝光。春卷点评:这个问题提问就显得很纠结,可能是提问者自己也没有想好问题实质是什么。他原话说相对单反结构,旁轴是小众,我个人对这种伪命题表示强烈反对。
http://img.article.pchome.net/00/50/15/49/IMG_7769.JPG
Q25:2009年及2010年富士在3D方面都有很多推广,2011年会有什么推广呢?
A25:3D产品去年秋季出了新品,对于3D市场,3D电视也在慢慢普及,所以我们对这个市场还是有着非常大的期待的。春卷点评:正相反,在之前对佳能高层的专访时,佳能表示目前3D还远没有到成熟的时候,他们还要继续观望。
Q26:X100的定位在高端的便携相机,竞争对手也就是莱卡和适马的部分产品,富士独特的优势在哪?今后会不会考虑开发可换镜头的产品?以及X100在中国市场的价格是多少?
A26:我们最大的优点就是混合取景器和画质,可换镜头相机的开发我们现在还正在研讨当中。现在的价格是在1万元左右。从现在的相机市场来看,过了半年相机的价格就会跌得很厉害,对于这样一款相机我们想维持它的价值,我们并不希望它通过降价来提高销量。我们想把它做成一款现在买和一年后买价格都一样的产品。春卷点评:一万元的定价显然是过高了,一年后不跌也是不太可能的,除非富士像松下LX3那样严格控制产量并死命咬住价格不放,另外还需要大量我这样的枪手炮手来宣扬X100的好。不过仔细想想,富士真要这么做也不是没有可能,但是我还是期望这款产品能够在实际上市时有一个比较合理的定价(比如低于8000元)。
Q27:有销售的预期数字吗?
A27:一年里面,我们希望全球范围内销售量能够达到10万台。中国的销售量达到2万台。春卷点评:这个问题也是我问的。不过真要做到一年20K的销量,价格就必须比我期望的更低。
Q28:X100的定价在1万元左右,这与富士便携式相机F5050EXR之间存在着巨大的价格差,富士会用什么机器去填补这个价格差,也就是说会推出什么相机定位在4000-5000元左右?富士新一代F系列上采用了EXR-CMOS,它是否是由富士独立设计和制造完成的?X100的混合式取景器,光学取景器存在一个水平视差比较严重的现象,富士是如何解决的? A28:X100与适马相机相比,我们更加注重画质,定位还是不一样的,我们是高画质的高端相机。EXR-CMOS是富士独立设计与制造的。在取景时与被摄体的距离是联动的,可以自动校正,取景时半按快门,就会自动进行校正。春卷点评:这个问题问的时候也很纠结,提问者语言组织不是很严谨,翻译者急的直瞪眼。最终答案的结果并没有回答“富士中端机”是否存在或者有计划,而只是说富士X100在性能上比适马DPx系列有竞争力(这个地球人都知道啊!)另外,有关视差问题也搞了很长时间,回答也回答了很久,而且看起来不得要领。其实富士的解决方案倒是很简单:在微距模式开启后(屏幕显示小花),相机无法使用OVF光学取景器,只能用EVF取景。这样也就不存在什么视差问题了。
Q29:视差校正提示在哪显示?
A29:它是根据与被摄体的距离进行自动的联动,没有特别的提示。在用EVF取景时时,也会有视差,但同样是通过OVF来校正。拍微距时,用OVF取景的话视差会比较大,所以会自动切换到液晶取景器。春卷点评:还是在纠结这个东西,其实根本没有什么OVF上的“视差矫正提示”,至于EVF也会有视差,我估计是翻译上的问题——EVF完全是所见即所得,没有什么视差问题(不考虑LCD显示滞后或者LCD色彩偏差之类)。同Q28。
Q30:在J系列或是Z系列上有Facebook、Youtube上传,但这些网站在国内会有限制,富士相机是否能与国内的同类网站匹配?
A30:我们会把它放在心里面。春卷点评:厄,其实富士的意思就是说俺们知道啦,俺们会记得这个事情的,以后再说吧,巴拉巴拉~
Q31:T系列是否会取代F85EXR、F75EXR这些低等的F系列的?
A31:它是一个新的系列,F系列在焦段上可能会重叠,但它是旗舰系列,不会被取代的,F85EXR还会继续。春卷点评:这个问题也是我想要问的,因为怎么看T系列的定位就是原来2位数F系列。只不过后来F305EXR也用上了长焦头,在定位上看起来就和2位数F机重叠的太明显了。所以现在富士把F系列设定为消费旗舰,而T作为整体弱一点的长焦旅行机。其实,我根本不愿意看到F505EXR依然用这种最大光圈只有F3.5的长焦镜头,我们更希望F505EXR能够采用一款大光圈(F2或以上),4-5x光变(3x也行!)的镜头。这才能算是消费旗舰DC应有的镜头规格啊!
http://img.article.pchome.net/00/50/15/49/IMG_7627.JPG
Q32:X100为什么要使用电子快门?
A32:它其实是镜间快门,为了让大家体验到声音的乐趣,特意装载了这个,录下了富士大幅面相机快门时的声音,还有单反相机快门的声音也录进去了,然后选取了与原始声音最像的声音。镜间快门和电子快门可以同时使用。春卷点评:机身上有快门速度选择,应该是镜间快门。而实际在自动档下还有其他快门速度,基本就是混合了电子快门。至于快门声,三种效果都不错,我都很喜欢。如果关闭快门声的话,那么相机拍摄的动静会变得很小很小。
Q33:X100的法兰距是多少?
A33:法兰距是5.6毫米,法兰距一般是指卡口到焦平面的距离,但是这款相机没有卡口,所以是指镜头的后组到焦平面的距离。春卷点评:没有什么好多说的。
Q34:采用CMOS是否要比采用相同厚度的CCD成本要低一些?使用CMOS是否有这方面的考虑?那是什么原因会将价格定这么高?
A34:没有这个原因。价格高并不是我们赚的多,而是我们用料十足,连镜头盖都是金属的,镜片也都是玻璃的。只是想把最好的画质呈现给用户,所以采用了许多厂商都不会使用的材料。春卷点评:镁合金机身,整体金属切割的部件,独特的取景器设计、1000:1的LCD。。。这些的确都展现了富士对于X100的诚意。加上本机本身的外观造型和目标人群定位,我觉得X100卖一个比目前主流微单产品更高的价格是可以理解的。不过,还是要重复前面的老话,定价可以高但是千万别过分。
Q35:为什么X100对焦时采用的是电子驱动方式,而不是纯机械手动方式?
A35:因为镜头太小了,我们为了想把镜头做小才会采用电子驱动的方式。春卷点评:所以说么,请技术人员来参加这种访谈就是实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