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板话题:iPad和Bambook
标签:
科技民乐平板电脑明朝那些事儿锦书杂谈 |
与iPad的纠结可谓“年代久远”:从发布时对这款即没有USB口又不支持flash的大号ipod的讥笑,到后来看到同事应用iPad的实际体验,再到自己有了itouch后对于iOS以及这几款苹果产品的逐渐了解,终于了解了这款时尚产品为什么能够在全球范围内重新掀起平板电脑的狂潮,最终我也忍不住入手了一台iPad。
其实我很早以前就对平板电脑这类产品产生了兴趣,不过主要原因倒并不是怎样好用,而是觉得平板电脑的样子很酷很有科技感。不过早年的平板电脑一来价格令人难以接受,二是在性能方面也未能满足自己的工作需求,所以迟迟不曾下手。
http://img.album.pchome.net/00/00/12/69/dd35d45f6cd8e08545c7fd6680b387af.JPG
事实上,在那个时候,我对于平板电脑的性能需求还是建立在使用windows系统上的,也就是说用平板电脑来取代笔记本电脑或者台式机。但是iPad的设计理念并非是取代电脑,而是作为一种工作电脑的补充产品出现的。你依然需要有一台主力的电脑来完成日常工作,而iPad则偏重于非工作状态下的网络应用与娱乐。我实际是在用了itouch以后才意识到苹果这种产品理念的精妙之处的。有时候我只是想要在半夜查阅一下博客的网友留言或是看看明天的天气情况如何,有时候只是偶尔与朋友提到某个餐厅的口味好坏,想要去大众点评上看看别人对它的评价。在这个时候如果去开电脑,光是系统启动、登陆、打开浏览器输入网址等等过程就足以让人感觉不耐,而台式机的不可移动以及笔记本在床头使用的放置方式问题也都会让我感觉头痛。所以,当我发现itouch除了在看网页时显得屏幕太小分辨率太低以外已经能够彻底消除诸如开机速度、上网便利性等等问题时,我终于下定决心要拥有一台iPad。
我并没有越狱这台iPad的打算,相反的,由于过往使用itouch 4.1版本的经验,我也急切的盼望着苹果能够早日发布iPad的4.2版本新固件。我真的很需要后台多任务切换以及屏幕文件夹功能——至于软件收费问题,由于我并不喜欢玩游戏,同时也没有将iPad打造成电脑替代品的打算,所以几款免费和低价(5美元以内)的软件已经能够满足的需求了。
Bambook锦书倒不是自己花钱买的产品,而是在住院期间从盛大的老同事那边借来用于打发病榻上的无聊时光的。作为一个狂热的电子书爱好者,我曾经非常看好E-ink技术的显示效果以及应用前景,所以当朋友把这台轻薄精致的Bambook交到我手上时我非常兴奋的向里面传输了许多电子书(大多是云梯转的txt)。不过,很快我也发现了自己对于E-ink的一些需求难以得到满足:E-ink需要在有背光的环境下阅读,而我习惯在临睡前读一会书然后睡觉。卧室里只有床头右侧有一个阅读灯,若是要看书就得始终朝着一个方向躺着。若是半夜里失眠想要读点什么,开了灯更是睡意全无而且还会惊动睡在床脚的小刚度;除了普通的小说,手头还有一些PDF文件和电子杂志,这些东西在itouch上看起来面积太小,在电脑上看人太吃力,在E-ink上色彩无法显示。。。
http://img.album.pchome.net/00/00/12/69/99d54c1d68c97b8b32a5bcfd6575aad9.JPG
没有想到,倒是老爸对Bambook很有兴趣——他平时也很爱看书,周末去给学生上课(老爸退休后发挥余热教民乐二胡考级)时常常在讲义中夹一本小说什么的在午间休息时看看。他对iPad的体积和沉重手感无法接受,自然也玩不转iOS,但Bambook上的云梯软件简单学习下也就会了。所以他把平时看的一些名著和官场小说转入Bambook,又让我帮他下了一点网络文学,从此只需要带着这本轻薄的锦书即可出门。老爸也对锦书的字体放大快捷键很有好感,老花眼看E-ink上较大字体的文字还是没有问题的,用他的话来说这个东西(指锦书)比你的那个电脑(iPad)方便多了,看起来也不刺眼。。。最近好像老爸已经看完了《明朝那些事儿》,现在似乎开始看什么穿越小说了,汗!
于是,我们父子两人各自有了自己的新潮装备。不过我是不习惯拿着iPad出门的——一是的确还显得笨重了一点,二是要在外面用iPad的时候被KDS的土匪看到可不得了——所以只能暗错错的在家里闷玩;老爸倒是随时随地都带着Bambook,据说还让他的那些同事、学生很是好奇和羡慕,赞叹连连。。。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