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埃德加·莫兰:法国法代著名哲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和政治评论家,1973—1989年任法国国家研究中心的“社会学、人类学、政治学业多学科研究中心”主任,现为名誉研究员。他在近50年的研究生涯中涉及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诸多领域,在人类学、社会地科学、历史和哲学等方面均有重要著述问世。他渊博的知识和深邃的思想使之能给予自然科学以人文关怀,并将两者有机地结合,提出了“复杂思维范式”。这是他在质疑西方社会伟统的哲学、社会学及科学观后提出的独特思想体系,其要旨在于批判西方割裂、简约各门学科的传统思维模式,通过阐述现实的复杂性,寻求建立一种能将各种知识融通的复杂思维模式。莫兰的复杂思想论目前已在世界上引起普遍关注,一些国家还成立了相应的学术研究团体。莫兰全部著作均已被译成西班牙语和日语,重要著作也都有了英译本。
——本书是我18年去英国访学之前,向一位朋友咨询,说如果我外出三个月,只想带一本书,请结合对我的了解和需要,有什么可推荐。朋友推荐了本书,当时已经网上正品书已经买不到,我是从万能的淘宝上淘到的。浏览一遍,感觉确实是当前我的最需要,只是此书不好读,我在英三个月,此后很多次出差和回老家过春节,都带在身边,封面翻得很破了,但自感仍然没有读透,只有零星摘录和感悟,还没敢提笔写一篇完整的读书笔记。因此,暑假第一本,就从这本开始,结合下一本《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对比阅读,这个暑假,一定拿出一篇自己满意的读后感来。
2.
——这本《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是首先收到了朋友分享的电子版,而后网购纸质版。对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经典报告文献,包括1972年发布的《学会生存》及后来的《财富蕴含其中》,文字简洁,但内涵丰富。凭我个人阅读体验来说,很多经典观点论述,如果我们自己还没有相关思考和实践,思想还没达到这个高度时,很容易从眼皮底下溜走,或者感到费解。这几本书是否可以成为团队的根本书籍,大家一起深度阅读,还需要请专家、导师给出建议。
3.
——这本书是去年暑假期间,我上届家长朋友推荐给我的。当天去参观了她的新工作室,三面墙壁的书橱,门类丰富让我大开眼界,也深受震撼。“取经”中问询她最近在看的书,《简单的逻辑学》是其中之一。这位朋友当时说“逻辑是一个人底层思维最需要的常识,很多问题的出现背后都是因为逻辑出了问题。”想想很有道理,便毫不犹豫地买回来。回想自己近些年老是觉得自己需要加强思维品质方面的知识学习,这本《简单的逻辑学》是不是一本原点性书籍?
遗憾地是读得还不够深入,暑假计划读的第二本书!!!先贴出编辑的推荐语:
《简单的逻辑学》作为最畅销的逻辑学科普入门书,被香港中文大学奉为40本英文经典之一,被哈佛大学校内书店视为皇冠书籍,还曾位列台湾诚品网络书店英文畅销书榜第一名,同时,还是国内最畅销、读者热评近2万条的五星好书,本书再经湛庐文化策划出品,重磅回归。
这是一本足以彻底改变你思维世界的小书。正如著名行为学家孙路弘所说:缺乏逻辑已成为社会的一种流行病症:逻辑紊乱症候群。而《简单的逻辑学》就如一场及时雨,一本治愈社会疾病的宝典,的确是应该人手一册。
作者D.Q.麦克伦尼在书中提出了28种非逻辑思维形式,抛却了逻辑学一贯的刻板理论,转而以轻松的笔触带领我们畅游这个精彩无比的逻辑世界,让你沉醉其中,欲罢不能。
4.

——《教学勇气》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了。我竟然有两本。封面一的是2005年的版本,当时刚到深圳来,与这本书的相遇是因为一次听讲座,专家引用了本书中的一段话,当时就击中了我,赶紧记下书名,随记网购。只记得当时很受触动,也有一些部分读不太懂。前几年在一个听书APP里看到本书的推荐,回家找不到当年那本,就又买了15年出的十周年纪念版,后来又找到了旧书,比较了一下,差异不大。此书,拟推荐给一位成员深入读后,交流后引导写出导读,推荐给成员们。
5.
——怀特海的《教育的目的》和《教育的本质》原来内容一样!我很早买了第一本,接下来发现《教育的本质》,看到不同的书名和不同的封面,毫不犹豫就买来了。结果发现一样,第一本里有很多笔记了,第二本暑假送给朋友,邀请深入读。对这本书的内容记忆有些模糊了,只记得当时读得热血沸腾。。。。需要重温。
6.
——这是17年去上海开会,去拜访一位朋友,朋友送给我的。当时正在研究项目式学习,特别需要此类书,后来我又网购了一本《人是如何学习的》,总体而言,有感受,但可能有些走马观花,读得不深入,也放入今后重新咀嚼的计划之中了。
另外,我个人近些年搜罗了不少关于思维品质、思维方式的一些书籍。其中如杜威的《我们如何思维》,我觉得属于根本书籍类型。此外,关于领导力、成长型思维的书也买了不少,但感觉基本都属于”衍生品。心理学书籍收藏的倒也不少,有两种感觉:《发展心理学》《儿童心理学》表达比较枯燥,而
积极心理学的书可能是译者太多,我又缺少辨别力,买来的都是太大的部头,初步的感觉是即使说了太多的话,但根本性的被过于诠释乃至于稀释。还是喜欢克里希那穆提的系列书。
————————————————————————————————————
今晚把自己近年来自己看重的书籍整理一下,也是近些年思想的回溯。到底哪些适合推荐给新近成员呢?先罗列于此,也寄希望于给位暑假自己整理整理近些年所读的书,找一本值得推荐的,相互分享,借助暑期读书会阅读交流和研修中的碰撞,再慢慢推荐。
总之,一个团队,某个阶段,共读一两本书,共同朝向同一方向研究,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
暑期阅读计划附后(未完,待补)
共读书书目选择偏重通识,承载着阅读导向或阅读”思维导图“的某些特质,因此选中”读书是最好的修行“,此书作者本人不管行政事务如何变换和忙碌,十几年如一日坚持每周读完一本书,并写一篇读后感,十多年坚持每天写一篇博文(近两年才改为每两天一篇博文),勤于读写的好习惯,对大家本身就是最好的勉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