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几本根本性书籍,暑假计划再“咀嚼”

(2021-06-28 22:15:31)
标签:

教育

情感

教育理论

阅读

王怀玉

分类: 书香碟影
     这个暑假工作室的阅读计划,要兼顾市二批学员集体共读的连续性,又要考虑省一期学员首次共读的特殊性,因此计划以“1+X"的方式开启我们的2021暑期阅读,即一本共读书+一本自选书。(具体计划附后
   就我个人及对工作室的期望性的阅读方向而言,是想在三年研修期内,共同啃几本根本性书籍,增加对教育本质、学习本质、思维本质等增加元认知的根本性书籍。关乎思维方式和教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常识性经典。
  下午在几个书橱里寻找,确定出自己自暑假开始,争取在明年暑假之前,将以下这几本书再重读至少一遍,其中两本要反复阅读,作为好书推荐,写出导读分享。先把计划写出来,邀请朋友监督,自己也可以不时回翻,自我对照,自我督促。其实,“认识”和遇见以下每本书的背后都有一个很值得回味的故事……
1.
                 几本根本性书籍,暑假计划再“咀嚼”
   本书简介:本书汇集了埃德加·莫兰的两篇教育学论著《未来教育所必需的七种知识》和《构造得宜的头脑》。在篇论著中莫兰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之邀,联系他对于“思想改革”的建议,全面陈述了他对于未来教育的理念,涉及他认为在当肖教育中被忽视或遗忘的中心的或根本的问题,以期引起各国教育界人士的思考和讨论。第二篇论著的中心思想是:改革思想和改革教育密不可分、相互促进。它们要求超越简化的片段性的认识,这种认识看不见整体和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把复杂性化解为简单性和遮蔽根本性的问题,还导致科学思想和人文思想的可悲的分裂。改革思想关系到改善我们组织知识的能力和连接两个分离的文化。

  作者简介:埃德加·莫兰:法国法代著名哲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和政治评论家,1973—1989年任法国国家研究中心的“社会学、人类学、政治学业多学科研究中心”主任,现为名誉研究员。他在近50年的研究生涯中涉及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诸多领域,在人类学、社会地科学、历史和哲学等方面均有重要著述问世。他渊博的知识和深邃的思想使之能给予自然科学以人文关怀,并将两者有机地结合,提出了“复杂思维范式”。这是他在质疑西方社会伟统的哲学、社会学及科学观后提出的独特思想体系,其要旨在于批判西方割裂、简约各门学科的传统思维模式,通过阐述现实的复杂性,寻求建立一种能将各种知识融通的复杂思维模式。莫兰的复杂思想论目前已在世界上引起普遍关注,一些国家还成立了相应的学术研究团体。莫兰全部著作均已被译成西班牙语和日语,重要著作也都有了英译本。
——本书是我18年去英国访学之前,向一位朋友咨询,说如果我外出三个月,只想带一本书,请结合对我的了解和需要,有什么可推荐。朋友推荐了本书,当时已经网上正品书已经买不到,我是从万能的淘宝上淘到的。浏览一遍,感觉确实是当前我的最需要,只是此书不好读,我在英三个月,此后很多次出差和回老家过春节,都带在身边,封面翻得很破了,但自感仍然没有读透,只有零星摘录和感悟,还没敢提笔写一篇完整的读书笔记。因此,暑假第一本,就从这本开始,结合下一本《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对比阅读,这个暑假,一定拿出一篇自己满意的读后感来。
2.
几本根本性书籍,暑假计划再“咀嚼”
    ——这本《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是首先收到了朋友分享的电子版,而后网购纸质版。对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经典报告文献,包括1972年发布的《学会生存》及后来的《财富蕴含其中》,文字简洁,但内涵丰富。凭我个人阅读体验来说,很多经典观点论述,如果我们自己还没有相关思考和实践,思想还没达到这个高度时,很容易从眼皮底下溜走,或者感到费解。这几本书是否可以成为团队的根本书籍,大家一起深度阅读,还需要请专家、导师给出建议。

3.
几本根本性书籍,暑假计划再“咀嚼”
——这本书是去年暑假期间,我上届家长朋友推荐给我的。当天去参观了她的新工作室,三面墙壁的书橱,门类丰富让我大开眼界,也深受震撼。“取经”中问询她最近在看的书,《简单的逻辑学》是其中之一。这位朋友当时说“逻辑是一个人底层思维最需要的常识,很多问题的出现背后都是因为逻辑出了问题。”想想很有道理,便毫不犹豫地买回来。回想自己近些年老是觉得自己需要加强思维品质方面的知识学习,这本《简单的逻辑学》是不是一本原点性书籍?
    遗憾地是读得还不够深入,暑假计划读的第二本书!!!先贴出编辑的推荐语:
     《简单的逻辑学》作为最畅销的逻辑学科普入门书,被香港中文大学奉为40本英文经典之一,被哈佛大学校内书店视为皇冠书籍,还曾位列台湾诚品网络书店英文畅销书榜第一名,同时,还是国内最畅销、读者热评近2万条的五星好书,本书再经湛庐文化策划出品,重磅回归。
     这是一本足以彻底改变你思维世界的小书。正如著名行为学家孙路弘所说:缺乏逻辑已成为社会的一种流行病症:逻辑紊乱症候群。而《简单的逻辑学》就如一场及时雨,一本治愈社会疾病的宝典,的确是应该人手一册。
     作者D.Q.麦克伦尼在书中提出了28种非逻辑思维形式,抛却了逻辑学一贯的刻板理论,转而以轻松的笔触带领我们畅游这个精彩无比的逻辑世界,让你沉醉其中,欲罢不能。
4.
几本根本性书籍,暑假计划再“咀嚼”几本根本性书籍,暑假计划再“咀嚼”

  ——《教学勇气》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了。我竟然有两本。封面一的是2005年的版本,当时刚到深圳来,与这本书的相遇是因为一次听讲座,专家引用了本书中的一段话,当时就击中了我,赶紧记下书名,随记网购。只记得当时很受触动,也有一些部分读不太懂。前几年在一个听书APP里看到本书的推荐,回家找不到当年那本,就又买了15年出的十周年纪念版,后来又找到了旧书,比较了一下,差异不大。此书,拟推荐给一位成员深入读后,交流后引导写出导读,推荐给成员们。

5.
几本根本性书籍,暑假计划再“咀嚼”
几本根本性书籍,暑假计划再“咀嚼”

——怀特海的《教育的目的》和《教育的本质》原来内容一样!我很早买了第一本,接下来发现《教育的本质》,看到不同的书名和不同的封面,毫不犹豫就买来了。结果发现一样,第一本里有很多笔记了,第二本暑假送给朋友,邀请深入读。对这本书的内容记忆有些模糊了,只记得当时读得热血沸腾。。。。需要重温
6.
几本根本性书籍,暑假计划再“咀嚼”
——这是17年去上海开会,去拜访一位朋友,朋友送给我的。当时正在研究项目式学习,特别需要此类书,后来我又网购了一本《人是如何学习的》,总体而言,有感受,但可能有些走马观花,读得不深入,也放入今后重新咀嚼的计划之中了。

另外,我个人近些年搜罗了不少关于思维品质、思维方式的一些书籍。其中如杜威的《我们如何思维》,我觉得属于根本书籍类型。此外,关于领导力、成长型思维的书也买了不少,但感觉基本都属于”衍生品。心理学书籍收藏的倒也不少,有两种感觉:《发展心理学》《儿童心理学》表达比较枯燥,而 积极心理学的书可能是译者太多,我又缺少辨别力,买来的都是太大的部头,初步的感觉是即使说了太多的话,但根本性的被过于诠释乃至于稀释。还是喜欢克里希那穆提的系列书。
  ————————————————————————————————————
  今晚把自己近年来自己看重的书籍整理一下,也是近些年思想的回溯。到底哪些适合推荐给新近成员呢?先罗列于此,也寄希望于给位暑假自己整理整理近些年所读的书,找一本值得推荐的,相互分享,借助暑期读书会阅读交流和研修中的碰撞,再慢慢推荐。
总之,一个团队,某个阶段,共读一两本书,共同朝向同一方向研究,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

暑期阅读计划附后(未完,待补)
   共读书书目选择偏重通识,承载着阅读导向或阅读”思维导图“的某些特质,因此选中”读书是最好的修行“,此书作者本人不管行政事务如何变换和忙碌,十几年如一日坚持每周读完一本书,并写一篇读后感,十多年坚持每天写一篇博文(近两年才改为每两天一篇博文),勤于读写的好习惯,对大家本身就是最好的勉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