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森林帝国》
标签:
教育历史阎崇年森林帝国樊登 |
分类: 书香碟影 |
《森林帝国》是著名历史学家阎崇年先生花了20余年思考后完成的新作,得知此书是上周在樊登读书里听到的。听一遍,觉得不够,转而买来即读。
昨天,一整天,就是读这本书,偶尔从百度找找书中提到的相关历史桥段……
放下一切俗务,静心读书的感觉真好。读此书最深的感触就是酣畅淋漓。
围绕这个问题,作者在第二章”中华文化地图“中,引导读者鸟瞰中华三千年历史,从“五种文化形态、三个千年变局和一条文化脉络”三个宏观层面,寥寥数言,将中华三千年历史清晰勾勒出来,进而鲜明提出在五种文化形态中,过去人们所忽略的“森林文化”,即满族得以打下江山的精神文化基因。
进而叙述森林文化载体满人及其先民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史,即从先秦的肃慎,历经汉晋的挹娄、勿吉,唐代的渤海,宋代的金人,明清之际的后金,至满洲统一中国,建成强盛的清帝国的发展历程,成功地回答了满洲人的清朝何以能够统一中国并维持二百六十八年之久的历史发展必然之路。
虽然似乎在讲清朝这段历史,然而作者宏观的大历史观,各种错综复杂的历史事件,作者梳理得清晰明了;叙述中也不乏各类细节描述,更是信手拈来。这就是一位“吃透历史”的历史学家的功力所在,这更是吾辈读者的幸运———可以如此轻松地站在巨人肩膀上去回望历史,思考现世。
由于计划从下周开始,带着全班学生进入二十四史的分组阅读,全班分成了十个组,每组由孩子们讨论选择一个朝代(不能重复选)。这项工作上周五已经完成,孩子们在选择朝代时要简要说明一下理由。万分欣喜地是,前两年断断续续推荐一些历史故事书,还有很多孩子家庭很重视历史故事阅读,孩子们已经有了不少基础性储备,这对深入探究一些历史问题,做一些前后朝代更替的大事件及每个朝代涌现的重要历史人物分析,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而我,必须对中国式有个通盘、系统了解。昨天,一遍阅读此书,一遍查阅和翻阅,下周如何带着孩子们从初步感知到带着问题去基于手头的根本书籍,自己搜集资料纵深阅读,有了一些思路。
何谓“教学相长”,这大抵是最好的解释吧。因为要带着孩子去读,教师必须自己先系统学习。对历史的兴趣也是近些年的事情。借由这个机会系统梳理和补充阅读,实在是一件有趣而有意义的事情。
《森林帝国》是一部结构严谨、逻辑性强、富有创新性的学术专著。作者开宗明义,提出”河图阿拉之问“——(1)满族是一个只有几十万人口的民族,军队也不过十万人,怎么会打败一个约有一万万人口、一百万军队的明朝呢?(2)满族人建立清朝并巩固其统治长达268年,这究竟是什么原因。
后一篇:一场虚惊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