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初阳迎新年
标签:
文化音乐日出 |
分类: 杂文 |
又到了揭开新一年的华章了。每次开启新的一年,联想的居然不是人事,而是两篇古典乐章!
第一个想到的是“晨歌"(挪威语:Morgenstemning)是一首由挪威作曲家爱德华·格里格创作的乐曲,属于“第1号皮尔金组曲”中的开篇曲。这曲子处创于1875,原属于戏剧配乐,而后作曲家把他改编成管弦乐。
曲中长笛和双簧管轮流演奏,由缓慢吹奏到急促,由清新的独奏变成整个乐队的加入,展示出从沉睡中苏醒的大自然,洋溢着希望,一派生机勃勃。乐章把晨曦的初生、晨阳的冉冉上升起,直到旭日的万丈光芒,饱满地演绎出来。
而在46年后,美国作曲家格羅菲在1921年写出了“日出”,这是《大峽谷組曲》(Grand Canyon
Suite)的第一乐章。这组曲是一部绘画般乐曲,以五个乐章描述美国大峽谷变幻无穷的景色,历尽十年才完工。
飘逸旋律由弱渐強,最终发展為抒情的弦乐器詠唱,一轮紅日噴薄而出,放射出万道金光。乐章的高潮,兩个主旋律在打击乐器和铜管乐器中又再現,音乐頓时明亮寬廣,朝阳把大峽谷照耀得熠熠生辉。
每次聆听这两首日出晨曲,眼前展现的就是几十年前,在婆罗摩火山观看的日出景观。婆罗摩火山位于印尼东爪哇,海拔高度2,329米,是唐格尔火山巨大盆地上的子火山。海边看日落,山顶看日出,这是人们的共识,婆罗摩就是爪哇岛看日出最出名的地点。想看日出的游客,都是四点凌晨从各自旅舍出发,上了登山吉普车,大约一小时抵达了唐格尔盆地的高边,居高临下,黑暗中隐隐看到了盆地中心的婆罗摩火山!
从模糊不清,婆罗摩山形渐渐明显,在它背后,对岸的盆地高边就成了其背景山脉。此时,一片微红开始从山脉后露馅,而微红也渐渐变成更鲜艳的橙红。这时,几丝光线在鲜红中初露。光线越来越密,映造出天上浮云的妖艳彩光。云霞魔幻地变脸,最后给万丝光芒冲破。当那光丝照耀得天际明亮,人们知道旭日要出山了!领我们来的司机叫大家别再直视,怕伤了双眼!
是的,新一年的正月一日,就像日出的晨曦,人们应该欣赏它的微光,珍惜它的清新,一切都代表了希望。虽然还没有看到丽日高照的模样,但大家都相信,看到了曙光,就一定会有光明的到来,不是吗?…就让我们把希望寄托到这崭新的一年吧!
前一篇:水天圣多利尼~遊欧余记之十六
后一篇:穿梭伊斯坦堡~游欧余记之十八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