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拾光2025:杨裴刘三家结伴自驾秋游华北+陕北追记(14)

标签:
普宁寺景区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最高大木制雕像承德满族八大碗旅行见闻 |
普宁寺景区坐落于承德避暑山庄东北部。由普宁寺和普佑寺组成,先后修建于1755年和1760年。取普天之下安宁、保佑天下众生之意。普宁寺内供奉有世界最大的金漆木雕佛像——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8月29日,俺们杨裴刘3家人结伴自驾华北游,在参观小布达拉宫之后慕名来到有着270年的普宁寺游览。
外八庙之一的普宁寺,位于群山环抱,形胜优越,山水兼有北雄南秀之美的承德。清政府在这里兴建了皇家园林避暑山庄和外八庙佛教建筑群,融汇了我国多民族的历史、文化、艺术和建筑,使承德成为以园林和寺庙著称的著名历史文化名城。
普宁寺系清朝乾隆时的一座汉藏结合寺庙。寺庙前半部为汉式,有汉族传统佛教寺庙的特征;后半部为藏式,两种不同风格建筑融为一体。寺院雄伟壮观。普宁寺内有一尊金漆木雕大佛,俗称“大佛寺”。主尊佛像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通高22.28米,腰围15米,重达110吨,用木材120 立方米,是现在世界上最高大的木质雕像。佛像比例匀称,纹饰细腻,绘色绚丽,生动表现了观世音菩萨的表情和神采,可谓是我国雕塑艺术的杰作。
乾隆承袭“修建一座庙,胜养十万兵”祖训,普宁寺就成了西藏、蒙古诸部与清政府在宗教与政治方面直接联络的主要场所。据介绍,六世班禅东行朝拜清帝时下榻就在普宁寺。蒙古族喇嘛教最高领袖及诸部王公、台吉也都定期来普宁寺朝拜。普通僧侣信众也长途跋涉到寺礼佛进香。普宁寺成为当时清政府联系少数民族的纽带。
普宁寺建筑风格独特,它吸收并融合了汉地佛教寺院和藏传佛教寺院的建筑格局。它虽然是一座喇嘛教寺庙,据说寺内并不设喇嘛,而是由八旗官兵守护。这里主要是供来避暑山庄朝拜清帝的哈萨克、维吾尔、柯尔克孜等少数民族上层人物瞻礼,居住的场所。
承德满族八大碗是当地的传统菜肴,起源于满族的围猎文化,其菜品包括雪菜炒小豆腐、卤虾豆腐蛋、扒猪手、灼田鸡、小鸡珍蘑粉、年猪烩菜、御府椿鱼、阿玛尊肉等八种菜组成。体现满族的饮食文化。正值传统七夕节,根据景区工作人员指点,游览完承德景区的俺们,专门来到当地颇有名气的“馥醇香满族宴酒店”品尝四代传承的满族八大碗。3家人欢聚一起,品尝大碗奴哈牛肉、大碗酥肉、宫廷方肉,并以水代酒,共同庆祝七夕情人节快乐。呵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