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拾光2025:杨裴两家结伴自驾山西游追记(6)

标签:
山西大寨名闻天下农业典型感慨万千旅行见闻 |
大寨村位于山西昔阳县,该村之所以名闻天下,是因为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村民在陈永贵的领导下,自力更生、战天斗地、艰苦创业,引起了世人的景仰,被树立为全国农业的典型。5月7日下午,俺们杨裴两家人结伴自驾山西慕名到此参观游览。
作为50后的俺们这一代人,对山西昔阳的大寨有着深刻的记忆。在当年全国学大寨的日子里,工农商学兵齐上阵,全民战天斗地造大寨田,热火朝天。记得上世纪70年代俺在四川服役时,部队拉练到农村,还参与过大寨田的修建。出于对大寨的好奇和复杂感情,俺们两家商定这次到山西一定要来亲眼看看大寨。
大寨村是昔阳县的一个穷山村。自然条件非常恶劣,解放后,在陈永贵,郭凤莲的领导下,在“七沟八梁一面坡”上用了十年的工夫修成了亩产千斤的高产、稳产海绵田。可是在1963年,大寨遭受了一场毁灭性的洪涝灾害,山流、地冲、房倒、窑塌,群众生活困难,十年心血付之东流。在陈永贵带领下开展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重建家园的热潮。之后这个小山村被树立为全国农业的先进典型。
俺们驱车来到大寨村,被一村民迎进昔日老乡的家里。对面就是陈永贵领导大寨建造的一排排火车厢式的窑洞,而如今成了冬暖夏凉的民宿以及游客参观的靓丽风景线。她告诉俺们:大寨全村只有510多口人,这里属于太行山的土石山区,因长期风蚀水切,其穷山恶水,自然环境恶劣,群众生活十分艰苦,后来大寨人治山治水,开辟层层梯田,通过引水浇地改变了靠天吃饭的状况……。
随着“农业学大寨”风靡全国,周恩来、李先念、叶剑英、邓小平、陈毅等老一辈领导人曾经相继视察大寨,国外有国家元首,政界要人和友好知名人士,国内有各行各业的人士,共有上千万人次前来参观学习大寨,海外地区134个国家和地区的达2.5万多人来过大寨。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大寨已经成为一个优美的山村。2016年大寨村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层层梯田庄稼葱绿,池水波光旖旎,人造森林郁郁葱葱,处处果园硕果累累。大寨村窑洞整齐,街道干净、清洁,人民热情好客。大寨交通、通讯等基础条件大有改善,成为了一个农业旅游区。大寨相续开发民族团结林、知青林、军民池、周恩来休息厅、支农池、联建池、陈永贵墓地、老英雄墓地、郭沫若诗碑、大寨展览馆、陈永贵雕像、团结沟渡槽、大寨文化广场、文化展示馆、大寨梯田(即狼窝掌)、大寨生态园,此外陈永贵故居、大柳树、火车皮式窑洞、大寨新居等景点的陆续开放,为村里旅游增色不少……。
俺们冒雨登上虎头山眺望大寨,心中涌起敬仰之情,这里保留了大量的红色建筑和文化遗产,切实感受到了那个激扬的年代和老一代的艰苦奋斗的精神。如今的大寨生态园植被茂密,漫山遍野森林密布,各种果树散落期间,很难想象这里曾经就是一片穷山恶水的贫瘠地。现在的大寨现状让游人感慨万千,真是换了人间。
俺们慕名来到陈永贵当年生活和工作过的地方,该故居是典型的北方农村小院。两孔窑洞和三间瓦房,分别就是他的卧房、厨房以及接待室。周恩来、邓小平、李先念、叶剑英、王东兴、邓颖超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和外国元首以及美国、日本等外宾都曾在这里做客……。
初次来到大寨,大家显得异常激动和兴奋。站在有大寨标志旁边留一张合影,对俺们这代人来说有着非凡的意义。于是,出身农村的老裴夫妇以及阿娇同志纷纷做着各种动作,留下了倩影和欢声笑语。根据村民指点,俺们又来到郭凤莲书记的家门口,虽然没有能与当年的“铁娘子”见上一面,站在她家门口的大红福字影壁墙前拍张照片留作纪念也挺好。但见她门前枣树果实累累,让俺们真切感觉这次的大寨之行收获多多,更希望明天的大寨繁花似锦,取得更大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