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拾光2025:杨裴两家结伴自驾山西游追记(3)

北岳恒山,亦名“太恒山”,古称玄武山。位于大同浑源县城南4公里处,它与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并称为“五岳”,是天下道教主流全真派圣地。5月6日下午俺们杨裴两家结伴自驾山西,看到这一著名的景区就在悬空寺的附近,于是欣然前往一游。
恒山是中华五岳之北岳。东西绵延500里,共有108峰。恒山主峰天峰岭号称“人天北柱”、“绝塞名山”,叠嶂拔峙,气势雄伟,被誉为北国万山之宗主。其位置雄险,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
恒山整个山脉由东北向西南绵延数百公里,西控雁门,东跨幽燕,南屏三晋,北缠代郡,横贯华北,被誉为"峙中华之坊表,巩神京之翊卫"的寒疆第一山。恒山风景区含13个子景区,现在为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国家4A级旅游区。恒山西衔雁门关、东跨太行山,南障三晋,北瞰云、代二州,莽莽苍苍,横亘塞上,巍峨耸峙,气势雄伟。这里以道教闻名,古往今来,以奇险吸引着游人。
据传,四千年前,舜帝巡狩四方,来到恒山,看到这里山势险峻,峰奇壁立,遂封恒山为北岳。秦始皇时,朝封天下12名山,恒山被推崇为天下第二山。历史上,秦皇、汉武、唐宗、宋祖,都曾到恒山巡视、祭奠。以后的历代帝王,大都差使臣到恒山朝圣。历代名人、学士,诸如李白、贾岛、元好问、徐霞客等人也都游览过恒山胜地,并留下吟咏恒山的许多诗章。
恒山具有独特的军事地理位置和军事文化内涵。她西衔雁门,东跨幽燕,南屏三晋,北瞰朔漠,内长城蜿蜒其上,烽火台星罗棋布,宁武、雁门、平型关,依恃为险,自古即为“中原锁钥”、“华夷之限”。历史上曾有13位皇帝亲自带兵在这一带打过仗,许多著名军事将领,如蒙恬、李牧、卫青、霍去病、薛仁贵、杨家将、徐达、常遇春等,都曾在恒山脚下留下征战故事和文化遗存。
据悉,恒山自古以来就有“人天北柱,绝塞名山”之称。果老岭、姑嫂岩、飞石窟、还元洞、虎风口、大字湾等处,充满了神奇色彩。悬根松、紫芝峪、苦甜井更是自然景观中的奇迹。据说苦甜井在恒山半腰,两井相隔一米水质却截然不同。一井水甜美清凉,被称为甜并;另一井水却苦涩难饮。甜水井井深数尺,却取之不间,可供万人饮用、唐代时,玄宗李隆基曾赐匾甜井为“龙泉观”。
恒山,不仅是我国的一座名山,也是我国古代艺术的宝库。这里风景旅游资源丰富:自然风光,人文景观,英才传说,名人掌故,风土民俗,艺术戏曲等等无不成景,天趣盎然。景观特色独具魅力。文物古迹,星罗棋布。来此一游,凭吊历史,欣赏奇观,丰富知识,增长见识,陶冶情操,开扩胸襟,增强体魄,回归自然,情趣感受正如古人所说:“灵山瞻礼罢,登览意无穷……。”
恒山以"幽"为美,绝壁空谷,又浑厚大气,俺感觉恒山美的灵魂大概就在此处。遗憾的是按照计划俺们须在天黑前赶至60公里外的应县住宿,只是乘坐索道游玩了一小时,即驱车奔赴应县而去。出门在外真的身不由己!不过俺悄悄告诉诸位,北岳恒山着实可以一来!无论如何,笔者在此记录了与老友一起征服北岳恒山的故事,期待有机会再相约去南岳衡山。五岳已爬其四(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和中岳嵩山),剩下的南岳衡山,俺在路上……。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