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咸菜的记忆

(2024-05-23 15:23:45)

咸菜是百姓餐桌上最为普通也最普遍的辅助菜肴,小巧精致,花样繁多,口感爽脆,似有无穷之味之趣,最宜佐餐。咸菜有着鲜明的地域和民俗色彩,蕴蓄着丰富的美食文化内涵。拉起咸菜的过往今昔,真是有说不完道不尽的话题,留给我的记忆也是厚重得很。其起源之久,似不可考,至少有数千年吧。

在中国可以说不腌咸菜的民族少之又少,不食咸菜者,亦为罕见。一般说来,咸菜是登不了大雅之堂的,高档次餐桌上的台面摆不上,显不着。即便摆上几碟,也不过是配搭点缀而已,从属于主菜,或被唤作小咸菜,一个小字别有寓意,颇有些附庸的味道。当然,也有高贵清修者偏爱青睐之,食单中往往不可或缺,没有便食不甘味,难开朵颐。咸菜尽管五颜六色,丰富多彩,但不会像其他美食那样诱人垂涎,吊打胃口。在礼节往来互请中,似乎没有专门请人吃咸菜的,那不成体统。吃咸菜是一种较为低贱的象征,生活水准窘迫寒酸的体现。咸菜尤为不茹荤的和尚所嗜之,当然含五辛食材除外。

入口忆童齿,沾肠思故乡。”提到咸菜,家乡的味道便油然而生,乡情的味道便农起来,惦记着,向往着。我就是吃咸菜长大的,可以说会吃饭即食咸菜,因为那是不得已而食之,实在是没有别的佐餐之物。那时,穷苦清贫,平日茹荤简直是莫大的奢望。正因如此,我的胃肠嗜味总是抹不去咸菜的记忆。

咸菜是底层百姓家日常下饭不可或缺的佐餐必备,特别是与早关系密切。有的人不吃点咸菜,主食仿佛无法下咽,抱空碗吃饭被视为可怜,穷的连咸菜都没有,显得寒碜,着实让人笑话。有了咸菜进饭便增食欲,难怪人们称其为送饭的冤家。就咸菜吃饭不仅下饭,而且能避免烧心症候发生,是抑制胃酸现象的验方。劳力者食之,能强其筋骨,益增体力,仿佛有了药食同源的功效。嚼苞米面大饼子,食粘豆包,吃高粱米饭,喝玉米碴粥就咸菜的情调,我很早就习惯了的。我的童年和少年时代,生活是很艰苦的,吃穿用度相对拮据。上中学时带饭盒,也常常是夹几箸咸菜就高粱米饭打发午餐,倒是吃得很香甜,还舔嘴巴舌的,因为在粮食紧缺的年代,能果腹算便是幸福,奢求简直是不可能的。这些过往琐事,回忆起来或带着几分苦涩,或曰时代的痕迹,然醇厚的味道中,总是弥漫着几许淡淡的乡愁,几许亲切的眷恋,也展现了咸菜特有的隽永蕴藉魅力。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咸菜有一方咸菜的特色和味道。上下几千年,东西南北中,千种万种不止。每口咸菜都是一段故事,一方民俗,一种嗜味记忆。咸菜大底是就地取材,最基本的原材料是各地特产蔬菜和盐为主,配以相应佐料,施之以秘笈。我外出旅行,总不忘品尝一下当地的小咸菜,得之于味,斯之即趣,觅之于异乡风情,真的可谓别有风味,如锦州小菜,湖南的辣子,朝鲜咸菜,四川泡菜、榨菜,六必居腌菜等等。

我最熟悉的要数东北咸菜了,东北农家餐桌上,有两盏碟碗总是占据餐桌上的地盘,一个是咸菜碟,一个是大酱碗,家家如此,祖辈传流,仿佛是一种民俗的象征,一种农家生活的写照,见证着寒来暑往的岁月沧桑。可以说,庄稼院的餐饮食谱中,缺了咸菜,那一定是很乏味的,简直是不可能的。

秋风起,腌菜忙,东邻并西舍,生活滋味长。东北习俗是秋季腌咸菜的居多,备藏的意味更浓,一吃就是一年半载。家庭腌咸菜多半为大路货,没有精细的考究,家家女主人都擅长此道。我家每至深秋,腌咸菜便成了母亲的一项约定俗成的活儿,演奏一曲曲坛坛罐罐交响曲。比较常见的如腌芥菜疙瘩、大葱兼小土豆加芹菜香菜的大杂烩,芥菜英、雪里红、还有各式各样的酱缸咸菜等。咸菜留下的祖传菜谱,绝对称得上非物质文化遗产。

我最爱吃母亲腌的酱缸咸菜,口味最为特殊,自家的味道底色甚为明显。因为百家大酱,自有百家大酱的味道。大概是先入为主的缘故吧,嗜味早已定型于口感和肠胃中。从酱口袋里夹出的胡萝卜丝,手掰青椒,小茄包,嫩豆角,黄瓜刺,疙瘩白,地环等,赤橙黄绿青蓝紫杂糅,晶莹晰透,脆生爽口。

咸菜的吃法因食材不同略有区别,生吃和熟吃各得其宜。雪里蕻炖豆腐的鲜美让人难忘,芥菜疙瘩炒黄豆也很上讲,正腊月时加几许肉皮来炒,更显美味至极。酱缸咸菜滴上几滴香油,吃起来真是好极了。大葱抿大酱的土法,虽说是吃相不堪佳,然情调还是难得的快慰。最形象的妙语大都从生活中来,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的感观,演化成一句形象鲜活的歇后语,太恰当而真切了。

咂摸人生真境界,知味悠悠慕古贤”咸菜腌出了一幅幅民风民俗画卷,腌出了百姓亘古不变的嗜味,腌出了生活的苦辣酸甜。咸菜的世界就像一座厚重民俗宝库,藏着各种美味的密码,人们在品尝中定能得到无尽的享受,不仅是物质的,也有非物质文化层面的。

在我的脑海里,咸菜的味道是抹不去的情结,仿佛是刻在骨子里的记忆。诚如有人赞颂的那样:甚菜最家常,咸菜挑大梁。皇家金器储,茅屋瓮罐藏。东西南北食,春夏秋冬尝。山珍海味枉,此味最难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