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圆,中国式情怀——《纸马》绘本教学评课
(2015-01-01 00:19:25)
标签:
情感绘本纸马教学团圆 |
分类: 走笔教学 |
团圆,中国式情怀
——《纸马》绘本教学评课
今天,江阴市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在辅延中心小学召开。先是由辅延中心的周萍老师向全体会员进行了绘本阅读的教学展示,受理事会的委托,由我对这堂课作大会点评。
以下是是我的即席评课:
非常感谢辅延中心的周萍老师,在这2014年的最后一天,带给我们带给孩子们这样精彩的一课《纸马》,给我们每一个有着深深中国情结的中国人中国式的感动、中国式的温暖、中国式的馨香,这是根的精神滋养,这是根的情怀熏染,这是根的文化延续。
自绘本进入我们的生活进入我们的课堂以来,外国绘本一直占绝对地位。我们一直希望,能否有我们中国的优秀的绘本出现,带给我们中国人情怀深处的触动。熊亮主创的儿童绘本丛书,《纸马》就是其中的一个故事。所以,首先令我们要喝彩的是辅延老师这个独到有意味的,完全契合此际情境的选题,让温柔、深情、充满想象与生命力的《纸马》。像最动人的和声一样,回荡在这片生养我们的土地上,令我们的心弦发出阵阵的共鸣……
绘本教学,可以有不同的切入点,可以上成纯粹的绘本课,引导孩子们将画面与文字结合起来,一页一页地仔细玩味读;或者可以利用绘本来做语言的学习语言的训练,让绘本也能够“以语文的方式过日子”;当然也可以把绘本作为阅读策略学习的材料,让孩子们通过学习这一本绘本习得一般的阅读规律。
这里周萍老师的《纸马》一课,无疑是第二种的上法,即以《纸马》为载体,训练学生的语文能力。
1.
2.
3.
当然,以绘本为载体的教学肯定与以课文为载体的教学是有区别的,绘本教学,就应根据绘本的特点来教。
其一,读“画中之意”——这课中,画中之意教学得非常充分,在前已提及,这里不再多说。
其二,悟“画外之意”——画外之意不仅可表现在有些画面的画外之意上,更可表现在整本绘本的主题情感中,这本绘本到底要向我们传达什么含义,它给了我们怎样的感触等等。在这一点上,周老师的教学也能在关键处画龙点睛,引导学生领悟出点点滴滴处的画外之意。如学生说出这是一个充满了深情、温暖的故事,这是一个带着点忧伤,企盼团圆的故事。这个故事是献给这样一类人的——“留守儿童”
其三,联“画间之意”——好的绘本,画与画之间往往是有联系的,这些联系有些是相关的,有些是相对的,联系处的“秘妙”,也许正是整个绘本的线索,也许正是绘本的情感凝聚点,值得我们细细去体会。在课的结尾处,周老师敏锐地抓住了图画中纸马的颜色来引发学生领悟出这里的纸马,代表着“爱的寄托”,小女孩把对父母的全部思念,都寄托在了这匹小纸马上,所以小纸马在整个绘本中,在一片灰白的颜色中,是最亮的。这一点揭示得非常好。是的,小纸马的中国红,在绘本中不仅仅是来点睛的,更是来贯穿的,是一直贯穿在冷天冰地的灰白世界里的最炽热的希望。当然这里的教学,老师如能再往前走一步的话,把前面的灰白画面与最后一幅的亮丽画面进行对比,在画与画的对比中悟得这是由于父母亲的真真切切地归来,一家人团圆,使得小女孩的世界刹那间一片光彩起来,这样,“画间之意”或许能体现得更到位了。
一本好的绘本一堂好的绘本课往往是不同年龄的人欣赏,会有不一样的体会。这本绘本,这堂课,给孩子们很大的收获,同样对于我们这些成年人来说,何尝没有一种深深的触动呢:在我们这片土地上,有一种人叫“留守儿童”,他们深切地盼望着与父母的团聚;在我们这片土地上,还有一种人叫“空巢老人”,他们同样深切地盼望儿女的的团聚。又是一年岁尾到,我们可不要忘了和自己的父母团聚一下啊,或者打个电话问候一下。团圆,是我们每个炎黄子孙沉淀在遗传里的基因了,中国年,中国式团圆,我们不要缺位。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