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高尔夫为名
——访云南省体育局局长查大林

在明朝,皇室有一种叫“捶丸”的游戏,它被描述为:在走路的过程中用棍子击球的运动。在我国至今仍保存着关于这种运动的壁画,这也是高尔夫起源于中国的惟一证据。而今在中国西南边陲的云南正在以高尔夫的名义,走进港澳台、东南亚甚至是全世界的视野中,原因无他,只因为这里是公认的“365天球场”。
无法否认的缘分
查大林再采访过程中显得很谦虚,却掩饰不住那份对高尔夫球运动的信心。因为没有人能否认高尔夫球运动的魅力:容身于天然优雅的自然环境中,锻炼身体,陶冶情操。
在查大林看来,天赐的优良气候和非资源性的山地丘陵,让云南具备了发展成为亚洲高尔夫中心的出众条件。高尔夫运动本身所区别于其他运动的户外性、商务性及运动性特征也把大批高端人士吸引到这个项目中来。
高尔夫在云南已经迈过了十二个年头,依托云南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和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云南高品质的球场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越来越多的高尔夫球爱好者。
作为全国三个开展高尔夫进校园的试点地区之一的云南在启动了高尔夫人才的培训计划后,不仅为普及这项运动做了有效的推动,也让云南有了以高尔夫为名的实力走上一个体育经济产业大省的道路。这大概是天赐的缘分,并不是所有省份看准了高尔夫运动就能发展的,而云南与高尔夫注定能很好地结合在一起。
无限广阔地成长
即使云南的高尔夫运动前景如此美好,但作为云南省体育局局长的查大林还是很理智。因为这项运动在中国的发展仍然与世界相差甚远,我们在高尔夫产业化的成本、管理、市场定位、经营等方面都很不成熟。
不过中国毕竟是拥有十三亿人的市场,潜力非常大。对于具备很多优势的高尔夫运动来说,它的成长空间大得难以想象。和更多具有高瞻远瞩的云南体育界人士一样,查大林并不希望高尔夫只是一项体育事业,它应该在云南这片土地写下新的传奇。
据一项统计显示,全世界一年大概有20%的大型商贸合作是
在高尔夫球场谈成的,光就招商引资一项,就有足够的吸引力向市场经济发起冲击。更何况云南具有无法被复制的区位优势:地处中国边境,是中国通往东南亚、南亚的门户,是我国毗邻周边国家最多的省份之一,有利于开拓境外高端客源市场,尤其是东南亚市场来支撑高球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充分利用高尔夫的这一高端商务平台:以球会友,以球促贸,把谈判搬到球场上。“昆交会杯国际商务高尔夫邀请赛”系列活动,就是利用了这样的优势而获得成功。
其次,云南全省土地面积被大量山区、半山区占据,且地貌类型多样,荒山荒坡等未利用土地面积较多。高尔夫球
“喜奇不喜平”的场地特征正好可以利用不宜农耕的荒坡荒地,云南的高尔夫球产业开发正弥补了这种劣势。
云南正在朝着旅游强省的方向发展,与自然环境紧紧相连的高尔夫运动是云南旅游业发展的一个大市场。打高尔夫球已经成为高端旅游人群来到云南的其中一个行程,由此为相关的交通、餐饮、住宿、娱乐等带来的消费不可估量。从这个角度上来看,高尔夫已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体育运动项目,而是以体育为依托面向市场实现经济功能的产业,它有创造奇迹的资本。
值得呐喊的精彩
百年奥运、百年梦想,2008北京奥运,书写了历史的辉煌。在云南省体育局的带领下,云南奥运健儿勇战奥运,奏响了云南体育事业的新篇章,实现了云南竞技体育的历史性突破,标志着云南省竞技体育正在逐步攀上世界体育高峰,在云南省体育发展中具有划时代意义。
现在,虽然高尔夫运动没有进入2008年的奥运项目中,但它所具有的国际影响力及作为全球性高端运动的地位不可否认,云南没有理由不抓住前景如此广阔的高尔夫运动这个机会。
云南用10多年的时间确立了高尔夫球从事业到产业的转向,而高尔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与云南的环境及经济发展正形成相辅相成的作用,这样的开发有望不断在云南开花结果。近几年,云南省委、省政府以极大的信心和决心给予云南高尔夫球运动项目很多好的支持和举措,通过体育事业单位调动社会力量的积极性来保护和倡导这项运动,通过培养高尔夫球储备人才及扶持高尔夫球经济不断扩大高尔夫以及云南的影响力。
查大林强调,云南的高尔夫产业正急需一些社会感召力,一本专业的媒体就是很好的声音,尤其在云南这个缺少专业体育媒体的地方,对于推进这个产业的发展必定会起到振奋人心的作用。
云南高尔夫产业的崛起不仅是云南体育事业的成绩,甚至是云南经济产业中辉煌的一笔,值得我们用心经营。她相信,越来越多的高端行业及高端人士将通过云南了解高尔夫运动,并促进高尔夫产业的发展,让全世界看到它拥有值得呐喊的精彩。
以上图文版权为《GOLF·圈子》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