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念诗人李曙白老师
文/春雨夜泊
晨起,窗外风雨交加。我知道,一夜的雨下下停停,有时雨还是很大的。今天是星期天。实际上,对于我们这些已经退休的人,已经无所谓是不是星期天了。反正起来也没有事情,天又下着雨,还是翻看一下手机吧。
听完了冯站长之家的三分钟新闻早餐,自然就看一看栏目一日一诗了。这些天也不知忙些什么,好多天没有看了,便往前翻。忽然,一首诗的题目惊到了我,叫《念曙白》。我立即警觉到,李曙白老师走了。果不然,他已经在十多天前离世了。
李曙白老师患病我是知道的。自从他不再主持冯站长之家一日一诗栏目后,他就开始治病养病了。得了什么病不太知道,但已猜到不太好。不过,近两年来,在他治病养病期间,他写了不少的诗。朋友们的公众号也刊登了他不少的诗。一方面,李老师的诗写得的确好。另一方面,也是对他的一个慰藉吧。去年的八月份,我的公众号也编辑了他的一组诗——《麦地》等12首。
知道李老师得病的信息后,深为惋惜。虽然也算上了年纪,但对于当代人来说,七十来岁的年龄,还应该是精力尚好的时期。尤其是对于文人、诗人来说,可谓酒意正浓的时候。如果他不是身体不好,他一定会诗情泉涌,出更多精品,也会为诗歌的弘扬传播做更多的工作。记得当时我就给他写了一首宽慰的小诗,是这样写的:
花甲古稀/已是人生的晚秋/不知什么时候/病痛就会找上门来/光顾一番。--不要感到惊讶/这是天道使然/我们要学会/与它相处/与它做朋友/还可以好言相劝/鼓励它远行/最好是消失。我是想,病痛不要紧,鼓起勇气战胜它。我觉得,李老师还会有很长时间。不承想,这么快竟成永别。
说起与李老师的相识,纯粹是以文会友。当时,李老师主持冯站长之家的一日一诗栏目,我冒昧地投了一篇诗作,不想得到了他的欣赏。就是那首《一个人的雨》。我不是诗人,只是一个诗词爱好者。平时写一些东西,但从没有往什么杂志或栏目投过稿。看到冯站长之家一日一诗栏目后,心中一动就投了,没想到就被采用了。正是《一个人的雨》为我与李老师架起了一道心灵相交的彩虹。
之后,我们互加微信,沟通就多了一些,这才知道李老师功底深厚,是诗词大家。他七七级浙大毕业,后留校任教。他是中国作协会员,出版过《穿过雨季》《大野》《夜行列车》等多本诗集,是民刊《诗建设》杂志社长。曾获首届中国诗歌学会美岛杯全国网络诗歌大赛二等奖。后加盟冯站长之家,首任一日一诗栏目主持人。
我也曾读了他的许多诗,非常地喜欢。他的诗作干净利落,直面人生,寓意深刻。正像有的诗评所言:李曙白的诗老道而大气,极简之中现乾坤之象。诗意有鲜明的个性,有强大的气场。读他的诗,总能顿悟,折射一种哲学的气质。我深以为然。
后来,我又在冯站长之家一日一诗栏目刊发过多首诗歌,都得到了他的肯定和鼓励。记得七七事变八十周年的时候,他特向我约稿,我即写了《卢沟桥的枪声》,发在纪念日当天,获得大家好评,阅读达4.5万。
在与李老师的微信往来中,我深为他的为人所折服。他为人谦和。每次投稿,我都特意注明,不能用时就不要回复了。可他每次都要回复,或给予肯定,或给予指导。如果有一点改动,也是征求我的意见。他平易近人,我尊称他李老师,他却以XX兄称我。过年过节,我们互致问候。
可惜,天不假年。本应安享晚年的时候,他却早早走了,令人叹惜。斯人已去,此情长存!愿诗人在天堂畅怀吟诵,远离病痛,平安快乐!在这里,让我们敬录他的一首诗,为他挽歌送行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