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书札记——中国文化解读

(2018-10-01 11:29:27)
标签:

叶朗

朱良志

中国

文化

分类: 读书札记

读书札记——中国文化解读


中国文化解读
——从叶朗朱良志《中国文化读本》说起

文/春雨夜泊

    中国文化解读,这是一个非常大的题目。可以出一本大书,也未必能解读清楚。之所以说出这样一个题目,完全是想作一个引子,来谈谈中国文化的一些感性认识。

    很早就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兴趣。由于中国文化内涵太过丰富,所以,说起来总觉得不得要领。好像什么都是,但又过于肤浅。也读了几本关于中国文化的书籍,比如,中国文化概论、国学什么的。往往还是一头雾水。

    最近,读了一本书,叫《中国文化读本》,是著名学者,北大的叶朗教授和朱良志教授合作编写的。有一点普及读本的意思。这本书从中国文化的表象入手,分门别类地描述了中国文化的现象特点。读后,在中国文化的具象认知上收获不小。可以从中国文化的典型脉络上来解读一些中国文化了。

    实际上,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从分析的角度,既有内部的肌理,又有外部的具象。一般地说,从外部感性的、具象的途径认知中国文化更容易些。而纯理论的内部分析,可获得更深刻的理性认知,不免过于枯燥。这就好比一棵大树,文化现象有如枝繁叶茂的外表,比较容易接近。当然,我们并不否认内部肌理和主干起的支撑作用。

    这样,对中国文化的认知就出现了两个途径,也可以说有两个视角。一个是偏理性分析的,就是从性质上解析什么是中国文化,中国文化有那些,有什么特征特点,发挥什么作用等等。这样说来,总觉得好像写论文一般,比较呆板。行文也比较枯燥。生命力和活力就差一些。好像一堆干柴垛。我记得我读过一本中国文化概论就是这种感觉。

    实际上,还有一个视角,就是从感性出发,通过对各种文化现象的描述和解读,来说明中国文化的特征和特点,以及中国文化的广泛影响。这本《中国文化读本》就是采取的这一视角。正像李岚清为之作序中所说,该书通过对中国文化中一些有特色的内容和亮点进行具体生动的介绍,力求讲出中国文化的精神、中国文化的内在意味、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以及中国人的心灵世界、文化性格、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我想,这本书做到了。

    本书的主要作者叶朗教授,是当今著名的哲学家和美学家。他首先是一名美学家和美育教育家,所以非常注重感性。要他来写这本书,选择这样一个视角是必然的。本书选取了先秦诸子百家的核心文化主张,比如孔子、老庄、兵家等。再就是禅宗、书画、汉字、四大发明、丝绸之路、中医、盛唐诗学、明清小说等。还有就是重大的文化遗存,如青铜器、万里长城、佛像、兵马俑、紫禁城、江南园林等。还有民俗民风如京剧、服饰、茶酒、老北京、老上海等等。可以说,中国文化的典型代表一览无余。从中我们体味中国文化的味道和内涵。虽然这些都是个案的,但有一种浑然一体的感觉,有一种内在的东西相连。那就是中国精神、中国传统和中国气派。也贯穿着中国人特有的价值观和审美观。

    这本书图文并茂,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装帧精美,作为读本普及读物,应该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书中不仅有生动的文化事件描述和背景介绍,而且延伸解读了每种文化现象的意义和影响,特别是其内在的文化价值和审美情趣。可以说,一书在手,即可遍览中国文化的精华。

2018/3/1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