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路向西(10)--自驾西藏之墨脱(一)

(2019-01-03 22:02:37)
标签:

自驾西藏

墨脱

莲花圣地

锅庄舞

徒步天堂

分类: 用车轮丈量疆土

一路向西(10)--自驾西藏之墨脱(一)

一路向西(10)--自驾西藏之墨脱(一)

西藏东南部,喜马拉雅山脉南麓,有一个地方雅鲁藏布大峡谷穿越全境,瀑布、激流密布。森林覆盖率达到80%,水资源占全国的32%。这里海拔最低900米左右,最高海拔4700多米,3800多的海拔落差,垂直分布着冰川、雪山、高寒草甸,一直过渡到亚热带雨林。因为四面环山,山是花瓣,城是蕊,这里又一直被誉为莲花圣地,它是中国2800多个县中最后一个通公路的县,是徒步者天堂,也是徒步者地狱,复杂的地质环境和恶劣的气候,使其成为了中国“最初及最后的秘境”,它就是西藏又最不是西藏的地域---墨脱县。

2018年9月17日,到达波密已是下午的17时,在我们住的酒店门口,开有一家出租越野去墨脱的旅行社,价格每人来回400元,途中可随时停车游玩,吃喝住自理。秘境墨脱,多少人为之向往,又有多少人望而却步,这个旅行社设在这里分明就是诱惑,非常严重的诱惑,是挡不住的诱惑,没办法真的挡不住了,我们车四人商定,改变行程,明天一早租车前往墨脱,另外同行的两辆车由于其它原因不能同去,他们继续按原计划前行,就此别过。

墨脱县,隶属西藏林芝市,东邻察隅县,西邻米林县,北接波密县,南与印度接壤,是中印麦克马红线存有争议的地域,总面积31394平方公里(中国实际控制6367公里)。是雅鲁藏布江进入印度,流经中国的最后一个县,境内主要居住着门巴族和珞巴族居民。相传八世纪,莲花生大师受吐蕃赞普赤松德赞之请遍访西藏仙山圣地。来到这里后,看地形似莲花,且有圣地之象,遂在此修行弘法,并取名“博隅白玛岗”,藏语意为“隐秘的莲花”,在藏传佛教的经书中曾这样描述墨脱“河水中流淌的是牛奶,大山都是糌粑化成的”,让人充满了向往,但由于道路的艰险,墨脱一直笼罩在神秘的迷雾中。现在好了,墨脱公路在2013年10月30日正式通车了,结束了墨脱不通公路的历史,它神秘的面纱也渐渐的被揭开,我们也因此有了此次旅程。

由波密进入墨脱公路驶出约24公里,来到了位于海拔3700米嘎隆拉雪山的嘎隆拉隧道,隧道长3.3公里,入口和出口海拔落差128米(有40层楼高吧),该隧道的修通,省去了走盘山路翻越嘎隆拉雪山艰险路程,让去墨脱的路程缩短了约20公里,最主要的是摆脱了恶劣气候对道路的影响,保证了墨脱公路的通畅。嘎隆拉雪山口,由于海拔的升高,植被也变成了低矮的草甸,气温也降了很多。穿过隧道,多个之字形连续弯道上水流不断,行驶到52K处(这里多少多少K的叫法,源于没通隧道时,当地人以从波密到墨脱道路的实际里程,对某个位置的称呼,现在算来似乎应该减去隧道修通省掉的20公里),52K是前往墨脱的第一个安检站,需持驾证、行驶证,全员身份证安检,最后拿限速卡走人,从这里到80K处限速20公里/小时。在嘎隆曲奔腾河水的陪伴下继续前行,沿途大小不一的瀑布频频出现在眼前,瀑布的水会直接流到公路上,也就形成了大小不一的涉水路段,流经公路的水都会流进嘎隆曲,再汇入雅鲁藏布江,最后流入印度,看着这么丰富的水资源流入了国外真是心疼。到达62K荣喜沟(仓秀措)景区,跨过嘎隆曲上的吊桥,可进入热带森林,站在热带森林边缘隔河远望,又可看到嘎隆拉雪山的皑皑白雪,这才是真的冰火两重天。木制栈道沿河而建,湿热的环境中,到处都是茂密的热带植被,苔藓、蕨类、菌类长满了树枝、树干及木制栏杆,寄生类、绞杀类植物的藤蔓把森林织成了网络,神秘而让人着迷。只可惜来时慌忙忘记了携带三脚架,无法拍一些更好的微距片片展现在这里。继续向前已完全走出了寒带,海拔的急速下降,高大的松树布满森林,远处的山峦全部被大树覆盖,气温也明显高了很多,但孬路也更多了。来到80K已午时时分,原来的物资中转站现在已改造成了新的居民点,旅游接待也基本完善了起来,午餐也就这里解决了。过了80K已有夏天的感觉,越往前走,路边山涧只有热带地区才有的芭蕉树也越来越多,让人倍感新鲜和惊奇,谁也没想到寒冷雪山的背面竟然隐藏着一个如此神奇的亚热带之地,拍照发微信朋友圈及乎没人猜到这里是西藏。下午16点左右我们到达了墨脱县城,来到的第一感觉就是热,气温应该在27度左右,很多人都还穿着短袖,县城很小,很普通,像内地的乡镇,没有什么特色,唯有县城最高处的莲花阁墨脱博物馆还值得一看,在这里可了解墨脱的原居民族门巴族和珞巴族文化和历史、墨脱公路的今昔。站在顶层观景台可俯瞰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纵览墨脱县城全貌,看着新城区那片的红顶排房,想着由城区一路走来的所见,这里已完全没有了与世隔绝,高原孤岛的样子,虽说城区现代化的城市建设,超出了我对原始面貌的期待,但仍希望这里的人们近早融入祖国现代社会的大家庭,生活越来越好。

下图:波密---墨脱路线图

一路向西(10)--自驾西藏之墨脱(一)

下图:车到嘎隆拉山口,路边的限速标志杆上挂有一个信箱,藏族司机师傅在旁边停下了车,坐在最后排同行的藏族母子因不方便下车,掏出十元钱交给了下车的司机师傅,师傅下车把钱投进了邮箱,不明原委的我们禁不住询问,才知道他们这是捐的香火钱,因为这里有座嘎隆拉寺,每次从这过都会捐,为的是保自己和乘客一路平安。

一路向西(10)--自驾西藏之墨脱(一)

下图(两幅):进嘎隆拉隧道前拍的嘎隆拉雪山(海拔4700米),第一张片子的左下就是嘎隆拉寺。

一路向西(10)--自驾西藏之墨脱(一)

一路向西(10)--自驾西藏之墨脱(一)

下图:墨脱公路通车纪念碑

一路向西(10)--自驾西藏之墨脱(一)

下图:嘎隆拉隧道,全长3.3公里,海拔3700米,入口和出口海拔落差128米。

一路向西(10)--自驾西藏之墨脱(一)

下图:走出嘎隆拉隧道,下面的建筑就是52K处进墨脱的第一个检查站,下面的山涧的河流就是嘎隆曲。

一路向西(10)--自驾西藏之墨脱(一)

下图:嘎隆拉雪山

一路向西(10)--自驾西藏之墨脱(一)

下图:52K路标

一路向西(10)--自驾西藏之墨脱(一)

下图:正在接受检查的车辆

一路向西(10)--自驾西藏之墨脱(一)

下图:52K到80K的限速单

一路向西(10)--自驾西藏之墨脱(一)

下图(三幅):55K处的亲水叠瀑布,这是最具特色、最壮观的瀑布之一。墨脱公路沿线大小瀑布众多,有”瀑布公路"之称,会看的你视觉疲劳,这样你就会明白瀑布有多多了。只可惜由于在波密换乘租的车辆时,忘记了携带三脚架,没有能把瀑布拍好,真是后悔呀,

一路向西(10)--自驾西藏之墨脱(一)

一路向西(10)--自驾西藏之墨脱(一)

一路向西(10)--自驾西藏之墨脱(一)

下图(两幅):途中最严重的涉水地段,山上的瀑布在路上形成一段河,水流挺急,被冲刷的山体时常滑坡,这些大石头都是山体滑坡时滚下来的,由于水深且水底还有大石块,一辆别克被搁浅造成大堵车,最后是被拖出来的。

一路向西(10)--自驾西藏之墨脱(一)

一路向西(10)--自驾西藏之墨脱(一)

下图(3幅):62K处的荣喜沟(仓秀措)景区,桥下就是一路陪伴我们的嘎隆曲,它在大约113K的地方汇入雅鲁藏布江,跨过这座桥,就是热带森林,内有木制栈道。

一路向西(10)--自驾西藏之墨脱(一)

一路向西(10)--自驾西藏之墨脱(一)

一路向西(10)--自驾西藏之墨脱(一)

下图:我们租用的越野车。

一路向西(10)--自驾西藏之墨脱(一)

下图:站在热带森林边缘,可看到不远处的海拔4700米嘎隆拉雪山,体验冰火两重天的感觉。

一路向西(10)--自驾西藏之墨脱(一)

下图(12幅):走进亚热带森林,忘带三脚架,后悔呀,不然会更漂亮。

一路向西(10)--自驾西藏之墨脱(一)

一路向西(10)--自驾西藏之墨脱(一)

一路向西(10)--自驾西藏之墨脱(一)

一路向西(10)--自驾西藏之墨脱(一)

一路向西(10)--自驾西藏之墨脱(一)

一路向西(10)--自驾西藏之墨脱(一)

一路向西(10)--自驾西藏之墨脱(一)

一路向西(10)--自驾西藏之墨脱(一)

一路向西(10)--自驾西藏之墨脱(一)

一路向西(10)--自驾西藏之墨脱(一)

一路向西(10)--自驾西藏之墨脱(一)

一路向西(10)--自驾西藏之墨脱(一)

下图(9幅):荣喜沟热带森林景区

一路向西(10)--自驾西藏之墨脱(一)

一路向西(10)--自驾西藏之墨脱(一)

一路向西(10)--自驾西藏之墨脱(一)

一路向西(10)--自驾西藏之墨脱(一)

一路向西(10)--自驾西藏之墨脱(一)

一路向西(10)--自驾西藏之墨脱(一)

一路向西(10)--自驾西藏之墨脱(一)

一路向西(10)--自驾西藏之墨脱(一)

一路向西(10)--自驾西藏之墨脱(一)

下图(7幅):奔腾的嘎隆曲

一路向西(10)--自驾西藏之墨脱(一)

一路向西(10)--自驾西藏之墨脱(一)

一路向西(10)--自驾西藏之墨脱(一)

一路向西(10)--自驾西藏之墨脱(一)

一路向西(10)--自驾西藏之墨脱(一)

一路向西(10)--自驾西藏之墨脱(一)

一路向西(10)--自驾西藏之墨脱(一)

下图:乌当瀑布

一路向西(10)--自驾西藏之墨脱(一)

下图:在大约113K的地方,嘎隆曲汇入雅鲁藏布江,片子的右侧中间部位,绿色的河水流入了浑浊的雅鲁藏布江,江水也在这里做了个“Ω”流向墨脱。

一路向西(10)--自驾西藏之墨脱(一)

下图:在大约113K的地方,嘎隆曲汇入雅鲁藏布江的入江口。

一路向西(10)--自驾西藏之墨脱(一)

下图:墨脱县城

一路向西(10)--自驾西藏之墨脱(一)

下图:墨脱县城南的雅鲁藏布大峡谷

一路向西(10)--自驾西藏之墨脱(一)

下图:墨脱县城边的稻田和蔬菜大棚

一路向西(10)--自驾西藏之墨脱(一)

下图:墨脱县城边的稻田

一路向西(10)--自驾西藏之墨脱(一)

下图(3幅):墨脱县城莲花广场市民和游客在跳锅庄舞

一路向西(10)--自驾西藏之墨脱(一)

一路向西(10)--自驾西藏之墨脱(一)

一路向西(10)--自驾西藏之墨脱(一)

下图(两幅):西漠河大桥,西漠河在桥下流过汇入雅鲁藏布江

一路向西(10)--自驾西藏之墨脱(一)

一路向西(10)--自驾西藏之墨脱(一)

下图:西漠河汇入雅鲁藏布江的入江口

一路向西(10)--自驾西藏之墨脱(一)

下图:19日从墨脱县城返波密,早上大雾。

一路向西(10)--自驾西藏之墨脱(一)

下图:19日返波密途中,拍芭蕉林和收割完的稻田。

一路向西(10)--自驾西藏之墨脱(一)

下图(两幅):19日返程波密,休息时路遇两个小姑娘背着背篓,询问得知,她俩是在去打猪草,她俩的穿着已经很现代了。

一路向西(10)--自驾西藏之墨脱(一)

一路向西(10)--自驾西藏之墨脱(一)

下图:19日返程波密,在大约113K的地方,再拍嘎隆曲汇入雅鲁藏布江处的“Ω”湾。

一路向西(10)--自驾西藏之墨脱(一)

下图:19日返程波密,拍热带森林,这座吊桥原可进入森林,我们去时进入森林的门已经封死,不允许进入了。

一路向西(10)--自驾西藏之墨脱(一)

下图:透过封死的门可看到森林里的木屋,但已经歪斜。

一路向西(10)--自驾西藏之墨脱(一)

下图:52K检查站后山上的瀑布。

一路向西(10)--自驾西藏之墨脱(一)

下图(四幅):返程波密,在嘎隆拉隧道的山坡盘山路遭遇堵车,停车拍嘎隆拉雪山。

一路向西(10)--自驾西藏之墨脱(一)

一路向西(10)--自驾西藏之墨脱(一)

一路向西(10)--自驾西藏之墨脱(一)

一路向西(10)--自驾西藏之墨脱(一)

下图:嘎隆拉雪山南坡植被。

一路向西(10)--自驾西藏之墨脱(一)

下图:80K处,原来的物资中转站,改建工程,好几个居住环境不好的乡,都将集中搬迁到这里新建的商住房中。

一路向西(10)--自驾西藏之墨脱(一)

下图:这娘俩是9月18日由波密和我们同车前往墨脱的(也是每人来回400元车费),儿子17岁,已不在上学,主要在家放牛。去墨脱,母亲是为带儿子到仁青崩寺转山,儿子这是第一次去转山,母亲这是给孩子带路,因为以后他要自己前来转山的。他们会在当天赶到墨脱镇巴日村,再爬上五六公里的台阶到达仁青崩寺,晚上住在寺院(住宿费每人每天100元),第二天一早开始转山,大约需要两三天的时间才能完成转山,然后再乘车返回波密农村的家。这张照片是我们在80K午饭时,看到娘俩下车后,坐在饭馆另外一张桌子上,不吃也不喝,应该是为了省钱吧(但他们对礼佛这事一点也不吝啬),于是我们让藏族司机师傅把他们叫过来一起吃了这顿午餐,母亲很敦厚,不太说话,都是在我们的催让下才吃点菜,一点肉不吃,孩子会吃点肉。这娘俩,在饭馆饭舍不得吃,但却买了新的胶鞋,来转山,娘俩这一趟的费用粗略算来也需要1000多元钱吧。

仁青崩寺,坐落于墨脱县墨脱镇的卓玛拉神山,距离县城12公里,属藏传佛教的宁玛派(红教)寺庙,寺中供奉莲花生大师,寺院在藏传佛教中享有崇高的地位,在周边国家,如:印度、尼泊尔等都有一定的影响力,这些国家的藏民也会前来转山,据说在此山转一圈,会比转其他神山多许多功德,念一遍经文,相当于念了一亿遍。

一路向西(10)--自驾西藏之墨脱(一)

下图(14幅):墨脱博物馆

一路向西(10)--自驾西藏之墨脱(一)

一路向西(10)--自驾西藏之墨脱(一)

一路向西(10)--自驾西藏之墨脱(一)

一路向西(10)--自驾西藏之墨脱(一)

一路向西(10)--自驾西藏之墨脱(一)

一路向西(10)--自驾西藏之墨脱(一)

一路向西(10)--自驾西藏之墨脱(一)

一路向西(10)--自驾西藏之墨脱(一)

一路向西(10)--自驾西藏之墨脱(一)

一路向西(10)--自驾西藏之墨脱(一)

一路向西(10)--自驾西藏之墨脱(一)

一路向西(10)--自驾西藏之墨脱(一)

一路向西(10)--自驾西藏之墨脱(一)

一路向西(10)--自驾西藏之墨脱(一)

下图:9月19日,出墨脱的人们在等待安检。

一路向西(10)--自驾西藏之墨脱(一)

下图:9月19日,出墨脱到80K的限速条(条的日期写错了)。

一路向西(10)--自驾西藏之墨脱(一)

下图(2幅):墨脱餐饮

一路向西(10)--自驾西藏之墨脱(一)

一路向西(10)--自驾西藏之墨脱(一)

下图(3幅):墨脱产的水果

一路向西(10)--自驾西藏之墨脱(一)

一路向西(10)--自驾西藏之墨脱(一)

(下图:据老板说,这个水果是柠檬,就是我们常切片泡水喝的柠檬,但不是一个品种,这个个大。)

一路向西(10)--自驾西藏之墨脱(一)

下图:莲花圣地墨脱

一路向西(10)--自驾西藏之墨脱(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