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德庆悦城龙母祖庙(清.国五)(二)

标签:
古建筑历史旅游文化图片 |
分类: 古今文化漫谈 |
广东《德庆州志·卷五》有:“龙母神生于周秦之世,载《南汉春秋》志乘庙原碑,斑斑可考。”的记述。
德庆县悦城龙母庙的《孝通祖庙旧志》写得更加具体:“
敕封护国通天惠济显德龙母娘娘,温氏,晋康郡程溪人也。其先广西藤县人,父天瑞,宦游南海,娶悦城程溪梁氏,遂家焉。生三女,龙母,其仲也,生于楚怀王辛末之五月初八。”
广西梧州的地方志《藤县志·卷六》,则对龙母的出生之地、生活之地和墓地作了更精确的考证:“按龙母赢秦祖龙(即秦始皇)时之神也。温姓或曰蒲姓……今考粤东肇庆府旧志及悦城孝通祖庙旧志,咸以为藤县人,则无论毓于何都,其为藤之神固可考核而无疑者,然其墓独在悦城,何也?父天瑞娶悦城梁氏,生三女,龙母其仲也……随其母至悦城,心喜其地,欲以为安厝所。因熟记之,及归于溪也,得石卵,剖之出五物,如守宫状,喜水,母豢渐长,放之江遂去,越数年,鳞甲辉煌,复来见母,母知龙子之远迎也。别其父母曰:儿当乘龙至悦城,遂跨龙,薄暮抵江口。……”龙母仙逝后,“立庙祀,极显应,故至今香火独盛云。”可见在珠江流域的西江上下游千百年来,民间始于秦朝有关龙母的传说是有史可据的。

龙母,姓温,她的父亲叫温天瑞,是广西梧州市藤县人;龙母的母亲姓梁,是广东德庆县悦城人;龙母出生于战国时期的楚国,而生活于并吞六国的秦代的广西梧州藤县,后随母至德庆悦城生活(一说因水灾,童年被放在木盆里,漂流到悦城),仙逝后葬于悦城;龙母有三姊妹,她是老二。
龙母祖庙在建筑艺术上素以“三雕三塑”(木雕、石雕、砖雕,陶雕、灰塑、坭塑)让世人赞叹不已。其中尤为引人注目的是“东裕堂”和“龙母祖庙”状元题刻。“东裕堂”是清代状元梁耀枢的题刻。梁耀枢(1832—1888年),顺德人,同治10年(1871),辛未科殿试第一,荣膺状元,封为翰林院修撰,历官至翰林院侍读学士,山东学政提高督。

龙母祖庙在建筑艺术上素以“三雕三塑”(木雕、石雕、砖雕,陶雕、灰塑、坭塑)让世人赞叹不已。其中尤为引人注目的是“东裕堂”和“龙母祖庙”状元题刻。“东裕堂”是清代状元梁耀枢的题刻。梁耀枢(1832—1888年),顺德人,同治10年(1871),辛未科殿试第一,荣膺状元,封为翰林院修撰,历官至翰林院侍读学士,山东学政提高督。

同治甲戌年(1874),梁耀枢应顺德东裕堂信士为“龙母行宫所”左侧门额题刻“东裕堂”,右题款为“同治岁次甲戌孟春吉旦”,左为“顺德梁耀枢敬书”。“东裕堂”意为“水必朝东而我东粤之深沐神恩,祈望“财如川至不已,见其绰绰焉有余裕。”

“龙母祖庙”为状元骆成骧所题。骆成骧,清朝光绪乙未科(1895)状元,四川人。他于年为龙母祖庙山门竖书题额“龙母祖庙”,题款右为“光绪三十一年仲夏,乙未状元骆成骧敬书”,左为“顺德陈鼎燊敬送”。骆成骧还为祖庙内的花柱题书长联:当日中原文献,只仲连一人,岂知母子偕行,入海已无秦政帝;即今南汉春秋,与孝通庙志,尚抱君臣大义,生平为纪楚怀王。

每年的农历正月二十二日,是龙母祖庙一年一度的开金库吉日。各位善信可以在这一天到龙母祖庙求赐财赐福。据了解,龙母开金库是一项传统民间民俗,听说只要善信诚心向龙母借金,龙母定会保佑心想事成,生意兴隆。
凡事进入来开金库之人,都要到五龙水洗手,完毕,过“孝通墓”楼牌,两旁对联是:“感恩天地,感恩龙母”,穿过楼牌,就是“陵云”石牌坊,后面就是“秦龙母墓”,“秦龙母墓”前面的碑文有这些字:“乾隆四十七年四月知德庆州事蒋如燕立”。

绕道“秦龙母墓”后面就是山门,走过山门便是“东裕堂”,“东裕堂”建于清光绪年,由顺德东裕堂众信士集资兴建,“东裕堂”三个字由清朝顺德状元梁耀枢题写,堂内柱联是:
孝庙著声灵,果是感人怀母德; 慈陵在心目,并非迷我信神权;
后一篇:广东肇庆古城墙(宋至清.国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