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文成县刘基庙及墓(明.国五)(上)

刘基庙及墓位于浙江温州文成县南田镇刘基故居附近,是明朝开国元勋及朱元璋的帝王师——刘基的故里与安葬地,建于明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正月,砖室封土结构,坐西南朝东北,占地约300平方米,是刘基与两位夫人的合葬墓。清道光年间,建扶椅式卵石墓圈。民国十九年(1930年)树‘明敕开国太师刘文成公墓’墓碑。


基庙规模轩敞,制度宏深,为四进单檐二合院式古建筑,构筑粗放严谨。庙分头门、仪门、正厅,庙后附有追远祠,庙门外两侧有"帝师"、"王佐"两木坊,总占地面积2944平方米,规模宏伟。正厅中塑有刘基及其二子刘琏、刘璟3尊坐姿塑像,神态壮严。

大梁与巨柱上分别悬有历代名流题书的巨匾和楹联。明代正德皇帝撰联云:“占事考详,明有徵验,开国文臣第一;运筹画计,动中机宜,渡江策士无双。”蔡元培先生撰联云:“时势造英雄,帷幄奇谋,功冠有明一代;庙堂馨俎豆,枌榆故里,群瞻遗像千秋。”

刘基,字伯温,元武宗至大四年(1311年)生于现南田镇武阳村。二十三岁中进士,官江西高安县丞,后弃官归里。公元1360年。出山扶佐朱元璋成就明朝大业。洪武三年,封诚意伯。洪武四年,告老还乡。洪武八年(1375年)忧愤而卒。正德九年(1514年)追赠太师,赐谥文成。

刘基庙位于文成县南田镇新宅村华盖山东南麓。敕建于明天顺三年(1458年),告成于天顺五年十二月初;明正德九年后在庙头门外加建御题“帝师”、“王佐”木牌坊两座;民国十六年(1927年)又加建追远祠。五百多年来历经数次维修,仍保持当时的形制与风格。全庙系由头门、仪门、正厅、追远祠及照壁、牌坊、厢房组成的七开间回廊合院式木构建筑,坐北朝南,占地面积3024平方米,四周为块石砌筑的围墙。刘基庙是浙南现存颇具研究价值的明、清时代木构建筑。庙内还珍藏着众多具有较高历史艺术价值的明、清碑刻、楹联、匾额等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