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浙江省天台县国清寺(清.国五)(中)

(2016-10-10 15:11:41)
分类: 古今文化漫谈

初建的国清寺寺址在现在大雄宝殿后面约100米处的八桂峰前山坡上。唐会昌中(约845年),原寺毁于火,旋即重建。唐大中五年(851年)著名书法家柳公权在寺后石壁上题写的“大中国清之寺”六个大字摩崖石主刻,至今仍清晰可辨。从唐大中朝到清雍正朝的880多年间,国清寺几度或毁于兵火,或摧于风暴,但都是屡毁屡建。每次重修,寺宇规模都有所发展,位置也越来越往下移至山麓平旷地带。浙江省天台县国清寺(清.国五)(中)镶嵌在寺院墙上的文保碑

国清寺究竟何时移到现在的位置,并形成现在的布局已很难查考。但从明人李汶在《游天台纪略》一文中提到的国清寺“最后委藏处石泉,名锡杖泉”句分析,可见当时锡杖泉已在寺的最后,即今位置。那么说明至迟在明代,国清寺已移至今址,并基本完成现在的布局。另外,而今梅亭的位置上原建有迦蓝殿三间,系明代建筑,也可从旁说明。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国清寺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整修,这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国清寺了。 浙江省天台县国清寺(清.国五)(中)寺门一侧

国清寺建筑雄伟,庄严,形成了四条建筑轴线。正中轴线为山门弥勒殿(门神殿)、钟鼓楼、雨花殿(四天王殿)和大雄宝殿。西轴线为安养堂、三圣殿罗汉堂(文物室)、妙法堂(楼上为藏经阁)。东一轴线为聚贤堂(僧众餐厅)、方丈楼、迎塔楼。东二轴线为里客堂、大彻堂和修竹轩。寺宇依山就势,层层递高,既有佛教建筑严整对称的特点,又给人以灵活自如之感。寺中每一殿堂楼舍的建筑都十分精美,是古代建筑的珍品。浙江省天台县国清寺(清.国五)(中)国清寺四面环山地理环境优雅

宋人夏竦写诗赞道:“穿松渡双涧,宫殿五峰围,小院分寒水,虚楼半落晖。”国清寺北倚八桂峰,东靠灵禽、祥云两峰,西依映霞、灵芝两峰,五峰环绕,只在南面有个豁口,为通向天台县城的通道,使古寺深藏幽谷之中,可见寺址的选择是很有一番深意的。浙江省天台县国清寺(清.国五)(中)千年隋塔远眺
国清寺的山门,也很有特色。国清寺象其他寺庙一样面南而坐,具有正规的建筑轴线,严格的布局,但在山门处理上,却陡然转过九十度,朝东而开。这种处理方法并不是因地形之故所使然,而是完全出于匠心独运。因为这样一变化,便给古寺增添了无限生趣。游人过寒拾亭,越丰干桥,见到的不是一般常见的寺庙建筑前方方正正的大广场,而是完全自然的缓冲地──长12米、宽25米的空地。由此给人悠然自得情趣,产生绝妙建筑效果。浙江省天台县国清寺(清.国五)(中)隋代古刹照壁
进朝东的山门转入正中甬道,甬道两旁是仅高1.7米的黄色矮墙,矮墙后面是茂密的竹林,黄绿相衬,色彩和谐,人行其中,有一种轻松自然、亲切舒适的感觉。国清寺建筑雄伟,庄严,形成了四条建筑轴线。正中轴线为山门弥勒殿(门神殿)、钟鼓楼、雨花殿(四天王殿)和大雄宝殿。西轴线为安养堂、三圣殿、罗汉堂(文物室)、妙法堂(楼上为藏经阁)。东一轴线为聚贤堂(僧众餐厅)、方丈楼、迎塔楼。东二轴线为里客堂、大彻堂和修竹轩。浙江省天台县国清寺(清.国五)(中)国清寺入口处东门,甬道两旁浓荫蔽日,修竹夹道,气氛深幽神秘
山门额题“国清讲寺”,这又与别的寺庙不同,多一个“讲”字,大概跟国清寺作为“天台宗”的发祥地,讲学传道方面的功能有关。进山门转直弯,甬道两旁浓荫蔽日,修竹夹道,红墙黄瓦,香炉高筑,幽静深远,佛法庄严,平添了深幽神秘的气氛。浙江省天台县国清寺(清.国五)(中)国清寺正门
相传,公元575年,智者大师率弟子到天台,结茅为庵。陈宣帝为大师敕建修禅寺。后寺荒废。隋开皇十八年建天台山寺。大业元年赐额国清寺。唐会昌灭法时毁。大中五年重建,柳公权题“大中国清寺”额。宋景德二年,改名“景德国清寺”。浙江省天台县国清寺(清.国五)(中)国清寺僧人所用的竹萝
唐贞元十年日本僧人最澄偕弟子义真来寺,从道邃、行满学习天台教观,并依道邃受菩萨戒。回国后创立了日本佛教天台宗、日莲宗,奉国清寺为祖庭。大中七年,该宗五祖圆珍;南宋乾道四年,该国临济宗初祖荣西等,都曾先后来此巡礼求法。近年来,朝拜祖庭者更是不绝于途。浙江省天台县国清寺(清.国五)(中)国清寺放生池鱼乐园
唐代皮日休有诗云:“十里松门国清路,饭猿石上菩提树。怪来烟雨落晴天,原是海风吹瀑布。”意境很美,更让游览“国清”平添了一份心情,一种彻底的放松与纯净。浙江省天台县国清寺(清.国五)(中)放生池鱼乐园中清乾隆皇帝的御题碑
国清寺是一座历史文化古刹。孟浩然、李白、贾岛、皮日休、陆龟蒙杜荀鹤、洪适、郭沫若邓拓赵朴初文人雅士均留下不朽名篇。寺内有中国佛教天台宗第五祖章安灌顶大师手植的“隋梅”一株,至今仍郁郁葱葱。纪念唐代著名诗僧寒山、拾得、丰干的“三贤堂”,重13吨的明代释迦牟尼青铜像,18尊元代所雕的楠木罗汉,王羲之、柳公权、黄庭坚、米芾、朱熹的摩崖手迹,寺外有纪念唐代天文学家僧一行为编制《大衍历》至国清寺求算学的“一行到此水西流”碑及“一行禅师之塔”等。唐贞元年间,日本高僧最澄至国清寺求法,回国后在京都比睿山创建了日本天台宗。11世纪,高丽僧人义天至国清寺求法,又将天台宗传入朝鲜半岛浙江省天台县国清寺(清.国五)(中)正在晨扫的老僧
浙江省天台县国清寺(清.国五)(中)罗汉堂
浙江省天台县国清寺(清.国五)(中)罗汉堂里有五百罗汉,僧佛人像雕刻工艺精细,光泽照人,形象逼真,法相庄严,栩栩如生
浙江省天台县国清寺(清.国五)(中)五百罗汉个个形象逼真
浙江省天台县国清寺(清.国五)(中)

浙江省天台县国清寺(清.国五)(中)

浙江省天台县国清寺(清.国五)(中)

浙江省天台县国清寺(清.国五)(中)
浙江省天台县国清寺(清.国五)(中)罗汉堂内景
浙江省天台县国清寺(清.国五)(中)罗汉堂东侧门

浙江省天台县国清寺(清.国五)(中)罗汉堂后殿大门


浙江省天台县国清寺(清.国五)(中)

浙江省天台县国清寺(清.国五)(中)

浙江省天台县国清寺(清.国五)(中)


浙江省天台县国清寺(清.国五)(中)

浙江省天台县国清寺(清.国五)(中)
浙江省天台县国清寺(清.国五)(中)

浙江省天台县国清寺(清.国五)(中)

浙江省天台县国清寺(清.国五)(中)

浙江省天台县国清寺(清.国五)(中)

浙江省天台县国清寺(清.国五)(中)

浙江省天台县国清寺(清.国五)(中)

浙江省天台县国清寺(清.国五)(中)

浙江省天台县国清寺(清.国五)(中)

浙江省天台县国清寺(清.国五)(中)

浙江省天台县国清寺(清.国五)(中)

浙江省天台县国清寺(清.国五)(中)

浙江省天台县国清寺(清.国五)(中)

浙江省天台县国清寺(清.国五)(中)

浙江省天台县国清寺(清.国五)(中)

浙江省天台县国清寺(清.国五)(中)

浙江省天台县国清寺(清.国五)(中)

浙江省天台县国清寺(清.国五)(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