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若愚
若愚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09,283
  • 关注人气:1,12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山东惠民魏氏庄园(清.国四)

(2016-06-21 16:31:08)
魏氏庄园位于山东省滨州市东南部的魏集镇,是一组独具特色的城堡式民居建筑群,是中国古代北方民居建筑的杰出代表,和烟台的牟氏庄园、四川大禹的刘文彩地主庄园齐名,并称为中国三大庄园。山东惠民魏氏庄园(清.国四)

魏氏庄园平面布局呈"工"字,由住宅、花园、池塘、祠堂、广场五个部分组成。庄园的住宅将具有中国古代军事防御功能的城垣建筑和北京四合院式民居融为一体,构成了一组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城堡式建筑群。
山东惠民魏氏庄园(清.国四)

庄园坐西朝东,高大的拱券门上方镌刻着遒劲有力的"树德"两个大字,城墙原为两重,两墙间为更道,现仅存内墙。墙高10米,根基厚3.8米,顶宽1.5米,结构采用明清城墙的传统模式,内为三合土夯筑,外砌青砖。顶部外侧设垛口,内侧砌女儿墙,中间为宽窄不一的过道。墙体内壁四周有几个拱卷形壁龛,内有上下两层对外射击孔。城墙东南角和西北角建有两个半突出墙体的圆形炮楼,各分上、中、下三层,每层均砌有射击孔,根据不同距离射击目标发挥不同作用。
山东惠民魏氏庄园(清.国四)

住宅群体共三进九座院落,共有大小256间房屋。现存院落6个,住房40余间,房屋营造为硬山,分卷棚顶、花脊两种营造方式,形式风格特异的前厦回廊。院落群分别由中路院落和东西侧跨院组成,中路院落为主体建筑,属于典型的北京四合院住宅。两侧跨院分别有私塾院、裁缝院、厨房院等。院落间设有通道、房屋间以夹壁墙和暗道相连,通过石流向内宅供水,供物靠内外相通的壁洞。各房间冬季取暖采取中国传统的火炕式。城堡内有50余间粮仓,可贮备大量粮油,地下埋有大量煤炭,有两眼砖砌水井,遇到战争或灾荒,即使经年不开城门也有足够的生活保障。此外,内宅北大厅东西两端硬山设有吊桥,联接城墙顶部。
山东惠民魏氏庄园(清.国四)

魏氏庄园建于清光绪十六年,十九年建成,是缙绅地主魏肇庆的宅第。魏氏经营着相当规模的当铺、钱庄;在魏集老家广置良田三千亩,成为当地巨室,家中用品一应俱全,据说其家中有颗金白菜,以为后代祈祥纳福。但自魏肇庆始,其家族代代渐衰,直至人去楼空。
山东惠民魏氏庄园(清.国四)

魏氏庄园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一颗明珠,是中国古代汉族劳动人民智慧和汗水的结晶,是留给后代人的一笔珍贵财富。庄园大门入口处挺立着一株大槐树,已经有167年的高龄了,取意"门口栽棵槐,不是升官就发财."这棵槐树见证了魏氏庄园的兴衰。
山东惠民魏氏庄园(清.国四)

魏氏家族所能考到的先祖为河北枣强县农民魏自显,明洪武年间迁徙至山东棣州永安镇,即现在的惠民县魏集村,后代逐渐发迹,十世时达到家族鼎盛。据说,魏氏家族五世前一直务农为本。至长支五世时,多人出仕为官。至十一世,除许多人是邑庠生、郡庠生外,24人是太学生,20多人有官职,五品以上的13人,最高从二品阶,家族先后与23个官宦人家联姻。
至四支七世,太学生出身、以后任布政使司理问职衔的魏毓柄,"禀承父命"开始经商,并将重点由"陶朱"、小杂货转为钱庄、食盐、当铺一些新兴暴利行业。其"协和"商号在惠民及蒲台县城(今滨州市滨城区驻地)广设分号。还于村南黄河堤岸建造了码头,购买了十几条船只,改陆运为安全快捷的水运,货物进出大大加快,一举抢得先机。他与天津、大连、连云港、济南等地客商建立了稳定的商业关系,还与晋商钱庄有业务上的合作。由此看,作为清代中后期鲁商代表的魏氏家族,财富聚敛之道与当时的浙商、晋商、京商并无二致。
魏氏家族历史中最重要人物魏肇庆,生于1853年,是魏毓柄的重孙子,靠在甲午海战时捐白银1000两作军饷,被钦赏为同知职衔,正五品阶,其余不得详知。但可以推断:同知在清代为知府或知州佐官,分掌或督粮、或缉捕、或水利等吏务。这是一个集司法、行政及某些地方性政策制订大权于一身的官职,是一个极实惠的肥缺。可以说魏肇庆是典型的官商此时魏肇庆及其家族所营,似乎与他的祖爷爷、爷爷们没什么不同,不同的是规模扩大了。其家族在京津等外埠都开设了钱庄、盐铺及当铺,参股了济南等地的布店及纺织厂。当时食盐被收为官卖,魏家凭借特殊身份,不仅取得了食盐的销售权,甚至在惠民一带广开盐铺,盐的销售量占去全县总销售量的一半。
魏氏庄园由三组建筑群构成。历史最久的福寿堂为魏毓柄的五子、当时首富魏振菖,于同治四年即1865年所建,共70间房,占地4亩多。徙义堂,为魏氏家族第十世魏肇祥于光绪十八年即1892年时所建,原有房子80余间,占地近5亩。应该说,这两处宅院在当时的惠民县乃至整个黄河北,都算得上数一数二的豪宅了,但与树德堂相比,又只能算是一两处陪衬的风景。
魏氏十世魏肇庆的宅第树德堂坐落于魏集村东南。树德堂始建于1890年,历时3载完竣。整个建筑群包括城垣、住宅、池塘、广场、祠堂和花园,共计房屋 140余间,占地50多亩。建筑采用了传统的砖石木土混合材料,集古代防卫城垣和北京四合院功能于一体,内宅兼北方传统民居及南方阁楼建筑之风格,是鲁北平原上霍然而起的一个奇迹,是魏氏族人想象力的一个奇迹。
据说为了树德堂的设计,魏肇庆遍访鲁北及胶东一带官贵名绅邸宅,都感到不尽如意,遂去京城寻访。魏肇庆本人少时曾在北京上太学,京城皇家建筑的气派和民居的隽永给他留下了强烈印象,并注入了他早年的梦想。魏肇庆生父及嗣父均曾在京城做官。凭着他的关系,自然找到宫廷御用设计师并不费力。设计师说:"设计我容易,只怕你没钱建。"魏肇庆微微一笑说:"我就是不缺钱。"最终建树德堂耗用魏肇庆的银子据说是10万两。
山东惠民魏氏庄园(清.国四)

山东惠民魏氏庄园(清.国四)







山东惠民魏氏庄园(清.国四)

山东惠民魏氏庄园(清.国四)

山东惠民魏氏庄园(清.国四)

山东惠民魏氏庄园(清.国四)

山东惠民魏氏庄园(清.国四)

山东惠民魏氏庄园(清.国四)

山东惠民魏氏庄园(清.国四)

山东惠民魏氏庄园(清.国四)

山东惠民魏氏庄园(清.国四)

山东惠民魏氏庄园(清.国四)

山东惠民魏氏庄园(清.国四)

山东惠民魏氏庄园(清.国四)

山东惠民魏氏庄园(清.国四)

山东惠民魏氏庄园(清.国四)
山东惠民魏氏庄园(清.国四)

山东惠民魏氏庄园(清.国四)

山东惠民魏氏庄园(清.国四)

山东惠民魏氏庄园(清.国四)

山东惠民魏氏庄园(清.国四)

山东惠民魏氏庄园(清.国四)

山东惠民魏氏庄园(清.国四)




山东惠民魏氏庄园(清.国四)

山东惠民魏氏庄园(清.国四)

山东惠民魏氏庄园(清.国四)

山东惠民魏氏庄园(清.国四)

山东惠民魏氏庄园(清.国四)
山东惠民魏氏庄园(清.国四)

山东惠民魏氏庄园(清.国四)

山东惠民魏氏庄园(清.国四)

山东惠民魏氏庄园(清.国四)

山东惠民魏氏庄园(清.国四)

山东惠民魏氏庄园(清.国四)
山东惠民魏氏庄园(清.国四)

山东惠民魏氏庄园(清.国四)

山东惠民魏氏庄园(清.国四)

山东惠民魏氏庄园(清.国四)

山东惠民魏氏庄园(清.国四)

山东惠民魏氏庄园(清.国四)

山东惠民魏氏庄园(清.国四)

山东惠民魏氏庄园(清.国四)
山东惠民魏氏庄园(清.国四)

山东惠民魏氏庄园(清.国四)

山东惠民魏氏庄园(清.国四)

山东惠民魏氏庄园(清.国四)

山东惠民魏氏庄园(清.国四)

山东惠民魏氏庄园(清.国四)

山东惠民魏氏庄园(清.国四)
山东惠民魏氏庄园(清.国四)
山东惠民魏氏庄园(清.国四)

山东惠民魏氏庄园(清.国四)

山东惠民魏氏庄园(清.国四)

山东惠民魏氏庄园(清.国四)

山东惠民魏氏庄园(清.国四)

山东惠民魏氏庄园(清.国四)

山东惠民魏氏庄园(清.国四)

山东惠民魏氏庄园(清.国四)

山东惠民魏氏庄园(清.国四)

山东惠民魏氏庄园(清.国四)

山东惠民魏氏庄园(清.国四)

山东惠民魏氏庄园(清.国四)

山东惠民魏氏庄园(清.国四)

山东惠民魏氏庄园(清.国四)

山东惠民魏氏庄园(清.国四)
山东惠民魏氏庄园(清.国四)

山东惠民魏氏庄园(清.国四)

山东惠民魏氏庄园(清.国四)

山东惠民魏氏庄园(清.国四)

山东惠民魏氏庄园(清.国四)

山东惠民魏氏庄园(清.国四)

山东惠民魏氏庄园(清.国四)

山东惠民魏氏庄园(清.国四)

山东惠民魏氏庄园(清.国四)

山东惠民魏氏庄园(清.国四)

山东惠民魏氏庄园(清.国四)

山东惠民魏氏庄园(清.国四)

山东惠民魏氏庄园(清.国四)

山东惠民魏氏庄园(清.国四)

山东惠民魏氏庄园(清.国四)
山东惠民魏氏庄园(清.国四)

山东惠民魏氏庄园(清.国四)

山东惠民魏氏庄园(清.国四)

山东惠民魏氏庄园(清.国四)

山东惠民魏氏庄园(清.国四)

山东惠民魏氏庄园(清.国四)

山东惠民魏氏庄园(清.国四)

山东惠民魏氏庄园(清.国四)

山东惠民魏氏庄园(清.国四)

山东惠民魏氏庄园(清.国四)
山东惠民魏氏庄园(清.国四)

山东惠民魏氏庄园(清.国四)

山东惠民魏氏庄园(清.国四)

山东惠民魏氏庄园(清.国四)

山东惠民魏氏庄园(清.国四)

山东惠民魏氏庄园(清.国四)

山东惠民魏氏庄园(清.国四)

山东惠民魏氏庄园(清.国四)

山东惠民魏氏庄园(清.国四)

山东惠民魏氏庄园(清.国四)

山东惠民魏氏庄园(清.国四)

山东惠民魏氏庄园(清.国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