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河南安阳韩王庙与昼锦堂(宋.国保)

(2016-05-08 13:30:58)
分类: 古今文化漫谈
韩王庙又名韩忠献公庙,也称魏公祠。位于安阳老城内东南营街路北。庙建于宋,元大德二年(1298年)重修。大殿系清康熙三年(1664年)推官毛际可主持重修。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两宫回銮。德宗匾其门曰:适时济物;慈禧太后匾曰:器博道闳。该殿为单檐悬山顶绿琉璃瓦覆盖,面宽3间,长10.8米,深9.6米,高7米,山墙厚0.5米,有4根上角石柱,柱高3.15米,额有花卉彩绘。殿前带月台,殿内塑有韩王像和童男童女两侍人像。大殿梁架为草栿造,斗拱为双下昂五彩斗拱,琉璃瓦沿边和中心点缀,庄重典雅。另有东西厢房各3间,长8米,深4米,高5米。庙内存有昼锦堂记碑及其他碑刻20余通。其中,一通石碑书刻宋神宗题“两朝顾命,定策元勋”8个字。
河南安阳韩王庙与昼锦堂(宋.国保)

昼锦堂,位于河南安阳古城内东南营街。是宋代三朝宰相韩琦回乡任相州知州时,在州署后院修建的一座堂舍。并据《汉书·项籍传》 "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之句,反其意而用之,故名"昼锦堂"。昼锦堂中最为著名的景点是号称"三绝"的昼锦堂记碑。
河南安阳韩王庙与昼锦堂(宋.国保)

昼锦堂和拜殿顶覆绿色琉璃瓦沿边和中心点缀,古朴典雅,殿中后侧悬挂金字黑底"昼锦堂"三字木质大匾。堂后为忌机楼,东有狎鸥亭,西有观鱼轩,中有鱼池康乐园,后为书楼。此处园林式的秀丽幽雅建筑,为当时全国四大书院之一
河南安阳韩王庙与昼锦堂(宋.国保)

昼锦堂大殿、拜殿、忌机堂、观鱼轩、狎鸥亭等,于l968年被火焚烧,大门外一对石狮被毁。现存大门、二门、东西厢房、书楼、三株古槐及书院讲堂等。
河南安阳韩王庙与昼锦堂(宋.国保)

昼锦堂中号称"三绝"的昼锦堂记碑,高两米,刻于北宋治平二年(1065年)。此碑由北宋大文学家、副宰相欧阳修撰文,大书法家、"一代绝手"、礼部侍郎蔡襄书丹,记述三朝名相韩琦之事迹,碑文部分为"至于临大事,决大议,垂绅正笏,不动声色,而措天下事于泰山之安,可谓社稷之臣矣。"有关此碑还有诸多传说,如欧阳修用新稿换回旧稿,韩琦再三读之,见通篇只在头二句加两个"而"字,传为文章修改的佳话。蔡襄为北宋书法家,"宋四大家"之一,书法史上素有"苏黄米蔡"四大书法家的说法。《昼锦堂记碑》是蔡襄大字楷书的代表作。为了表示对当朝重臣韩琦的敬重,蔡襄在创作过程中别出心裁将每个字单独写几十遍,优中选优,择最佳者拼合,叫"百衲碑",故《昼锦堂记碑》又号称"百纳本",被宋人称为"本朝第一"。碑文拓片,曾赴日本展出,备受青睐。
河南安阳韩王庙与昼锦堂(宋.国保)

欧阳修的《昼锦堂记》      
仕宦而至将相,富贵而归故乡。此人情之所荣,而今昔之所同也。   
盖士方穷时,困厄闾里,庸人孺子,皆得易而侮之。若季子不礼于其嫂,买臣见弃于其妻。一旦高车驷马,旗旄导前,而骑卒拥后,夹道之人,相与骈肩累迹,瞻望咨嗟;而所谓庸夫愚妇者,奔走骇汗,羞愧俯伏,以自悔罪于车尘马足之间。此一介之士,得志于当时,而意气之盛,昔人比之衣锦之荣者也。   
惟大丞相魏国公则不然:公,相人也,世有令德,为时名卿。自公少时,已擢高科,登显仕。海内之士,闻下风而望余光者,盖亦有年矣。所谓将相而富贵,皆公所宜素有;非如穷厄之人,侥幸得志于一时,出于庸夫愚妇之不意,以惊骇而夸耀之也。然则高牙大纛,不足为公荣;桓圭衮冕,不足为公贵。惟德被生民,而功施社稷,勒之金石,播之声诗,以耀后世而垂无穷,此公之志,而士亦以此望于公也。岂止夸一时而荣一乡哉! 
公在至和中,尝以武康之节,来治于相,乃作「昼锦」之堂于后圃。既又刻诗于石,以遗相人。其言以快恩仇、矜名誉为可薄,盖不以昔人所夸者为荣,而以为戒。于此见公之视富贵为何如,而其志岂易量哉!故能出入将相,勤劳王家,而夷险一节。至于临大事,决大议,垂绅正笏,不动声色,而措天下于泰山之安:可谓社稷之臣矣!其丰功盛烈,所以铭彝鼎而被弦歌者,乃邦家之光,非闾里之荣也。   
余虽不获登公之堂,幸尝窃诵公之诗,乐公之志有成,而喜为天下道也。于是乎书。  
尚书吏部侍郎、参知政事欧阳修记。

河南安阳韩王庙与昼锦堂(宋.国保)
北宋熙宁初年,韩琦告老还乡,治理相州。不到半年,河北发生地震和水灾。朝廷又任命他为河北安抚使,移镇大名府。相州人非常思念他,于是在韩琦故居修建了一座生祠。金代贞佑年间,韩祠毁于兵火。元成宗大德二年(1298年),相州人在原生祠地基上建庙立像,改为韩魏王新庙。
河南安阳韩王庙与昼锦堂(宋.国保)
至今大殿仍保持元代大梁顺弯就势的梁架结构,是河南省罕见的元代建筑梁架。昼锦堂内“三绝碑”此碑由北宋大文学家、副宰相欧阳修撰文,大书法家、“一代绝手”、礼部侍郎蔡襄书丹,记述三朝名相韩琦之事迹,大书法家邵必题写碑额。
河南安阳韩王庙与昼锦堂(宋.国保)
祠堂规模并不大,大门也很普通,三间门面,中间一间出入,两侧开窗。门楣上挂有“韩魏公祠”匾额。门联是“亦将亦相,不羞世圃秋容淡;又文又武,且翰黄花晚节香”。进了大门是一个不大的庭院,院中立有二块石碑,碑文已经剥蚀不清,看碑文大概是明清时期重修韩魏公祠时立的记事碑。进了二门才是大殿,殿内供奉韩琦塑像。殿上挂有几块匾额,其中两块为“器博道宏”和“适时济物”。是清光绪十七年(1901年)庚子事变以后,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从西安返京,路过安阳拜谒韩王庙时题写的两块匾额。
河南安阳韩王庙与昼锦堂(宋.国保)
韩魏公祠虽然不大,但里有三处文物久负盛名。一处叫“昼堂”。昼堂始建于北宋,原址在安阳老城县东街路北。宋仁宗至和年间,韩琦以武康军节度使知相州,请来能工巧匠,对相州府衙进行修缮。在府衙后扩建了“康乐园”,还把园中最主要的建筑取名“昼锦堂”,以《汉书,项籍传》“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之反意而取堂名。当时“昼锦堂”园内红墙绿瓦,古柏参差,环境优雅。一代文宗欧阳修撰写了《昼锦堂记》,赞颂韩琦“至于临大事,决大议,垂绅正笏,不动声色,而措天下事于泰山之安,可谓社稷之臣矣。”此外,韩琦还修建了一座“醉白堂”。苏试曾写《醉白堂记》以志纪念。昼锦堂建成后,文人墨客慕名来会,谈诗论文,遂为北宋四大园林之一。南宋以后逐渐毁废。明弘治十一年(1498年),彰德知府冯忠于韩王庙左复建“新昼锦堂”,与西侧的韩王庙连成一体。清乾隆年间,知府李渭进行扩建,名之为“昼锦书院”。民国以后,先后改为彰德中学、河南省立第十一中学。解放后改为安阳市第五中学。“锦昼堂”只剩下一座“奎楼”,其余只有房屋遗址了。
河南安阳韩王庙与昼锦堂(宋.国保)
韩琦(1008年-1075年),字稚圭,自号赣叟,相州安阳(今河南安阳)人。北宋政治家、词人,天圣进士。他与范仲淹率军防御西夏,在军中享有很高的威望,人称"韩范"。当时,边疆传颂一首歌谣:军中有一韩,西贼闻之心骨寒;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韩琦一生,历经北宋仁宗、英宗和神宗三朝,亲身经历和参加了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如抵御西夏、庆历新政等。在仕途上,韩琦曾有为相十载、辅佐三朝的辉煌时期,也有被贬在外前后长达十几年的地方任职生涯。但无论在朝中贵为宰相,还是任职在外,韩琦始终替朝廷着想,忠心报国。 在他的仕途生涯中,无论在朝中为相,或在地方任职,都为北宋的繁荣发展做出了贡献。在朝中,他运筹帷幄,使"朝迁清明,天下乐业";在地方,他忠于职守,勤政爱民。是封建社会的官僚楷模。河南安阳韩王庙与昼锦堂(宋.国保)
熙宁八年(1075)六月,在相州溘然长逝,享年68岁。宋神宗为他"素服哭苑中"御撰墓碑:"两朝顾命定策元勋"。谥忠献,赠尚书令,配享宋英宗庙庭,备极衰荣。
河南安阳韩王庙与昼锦堂(宋.国保)
韩琦著作有《二府忠论》5卷、《谏垣存稿》3卷、《陕西奏议》50卷、《河北奏议》30卷、《杂奏议》30卷、《安阳集》50卷等。一生写了大量诗文,大多收入《安阳集》。
河南安阳韩王庙与昼锦堂(宋.国保)晚明大画家董其昌曾按欧阳修《昼锦堂记》文意绘制《昼锦堂画卷》,现藏于吉林省博物馆。
河南安阳韩王庙与昼锦堂(宋.国保)
还一处重要文物是“碑亭”。亭内立有《昼锦堂记》碑,《荣事堂记》碑,《醉白堂记》碑,《重修宋忠献王昼锦堂记碑亭记》碑等四块石碑。其中,最有名的是《昼锦堂记》碑。河南安阳韩王庙与昼锦堂(宋.国保)
此碑由北宋尚书吏部侍郎参知政事、大文学家欧阳修撰文,北宋端明殿大学士、尚书礼部侍郎、大书法家蔡囊书丹,尚书刑部郎中知制诰邵必篆额。世称“三绝碑”。《昼锦堂记》文章结构严谨,语言明快,脍炙人口,被收入《古文观止》而流传千古。碑阴又刻有北宋大政治家、文学家司马光撰文的“北京韩魏公祠堂记”。因而也有人称之为“四绝碑”。
河南安阳韩王庙与昼锦堂(宋.国保)
河南安阳韩王庙与昼锦堂(宋.国保)
河南安阳韩王庙与昼锦堂(宋.国保)
河南安阳韩王庙与昼锦堂(宋.国保)赵孟頫《相州昼锦堂记》卷,32.5×173.4。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本幅书欧阳修《相州昼锦堂记》,结体谨飭内敛,笔墨遒劲秀发,通体气势畅旺,深受李北海影响。是其逝世前两年,六十七岁之作。

河南安阳韩王庙与昼锦堂(宋.国保)
河南安阳韩王庙与昼锦堂(宋.国保)
第三处重要文物是商王庙。商王庙始建于汉魏,元朝有过重修,是安阳百姓为纪念商王河檀(去掉木旁)甲而建。商王庙前有一块“商王庙碑”。碑文为隶书,有千余字。碑文记载殷商的一些故事,歌颂商王的功德。据考证,此碑为元大德八年(1304年)所撰。石碑因年久风化,文字多漫漶不清。
河南安阳韩王庙与昼锦堂(宋.国保)
河南安阳韩王庙与昼锦堂(宋.国保)

河南安阳韩王庙与昼锦堂(宋.国保)

河南安阳韩王庙与昼锦堂(宋.国保)

河南安阳韩王庙与昼锦堂(宋.国保)

河南安阳韩王庙与昼锦堂(宋.国保)

河南安阳韩王庙与昼锦堂(宋.国保)

河南安阳韩王庙与昼锦堂(宋.国保)

河南安阳韩王庙与昼锦堂(宋.国保)

河南安阳韩王庙与昼锦堂(宋.国保)

河南安阳韩王庙与昼锦堂(宋.国保)

河南安阳韩王庙与昼锦堂(宋.国保)

河南安阳韩王庙与昼锦堂(宋.国保)

河南安阳韩王庙与昼锦堂(宋.国保)

河南安阳韩王庙与昼锦堂(宋.国保)

河南安阳韩王庙与昼锦堂(宋.国保)

河南安阳韩王庙与昼锦堂(宋.国保)

河南安阳韩王庙与昼锦堂(宋.国保)

河南安阳韩王庙与昼锦堂(宋.国保)
河南安阳韩王庙与昼锦堂(宋.国保)

河南安阳韩王庙与昼锦堂(宋.国保)
河南安阳韩王庙与昼锦堂(宋.国保)

河南安阳韩王庙与昼锦堂(宋.国保)

河南安阳韩王庙与昼锦堂(宋.国保)

河南安阳韩王庙与昼锦堂(宋.国保)




河南安阳韩王庙与昼锦堂(宋.国保)

河南安阳韩王庙与昼锦堂(宋.国保)
河南安阳韩王庙与昼锦堂(宋.国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