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广汉 龙居寺

分类: 古今文化漫谈 |
龙居寺中殿位于四川广汉新丰镇龙居村,是广汉地区最大的一座寺院。
据史料记载,龙居寺中殿建于明正统二十年(公元1447年),殿内四壁尚存有明成化二年彩绘壁画10幅,面积86平方米,绘有12尊佛像以及72个小的人物造型;其笔法灵巧,人物庄严美妙,楼阁壮丽辉煌,特点在于佛像小有胡须,手持法器,栩栩如生;壁画中红色原料是玛瑙粉、绿色用翡翠粉,黄色用金箔,原料都是纯天然矿物精粉。张大千先生曾经到寺中临摹,并赞叹‘大有敦煌遗风’。壁画的作者现在还无法确定,只能认为是“明代民间艺术家”群体。历经500多年的历史沧桑,这些壁画也几经磨难,幸运的是最终被比较完整地保存了下来,成为了四川明代民间绘画艺术珍品,极具研究价值。
龙居寺始建于唐代中叶,为佛教禅宗八祖马祖道一禅师所建,明代重修,一直沿用此名,1987年开放,现寺院占地面积为40余亩,除中殿为明代建筑外,其余建筑为开放后新建。石木结构的建筑和丰富精湛的石木雕刻艺术为该寺的一大特色。后蜀王孟昶常于夏日偕爱妃花蕊夫人至寺避暑,故龙居寺又有"蜀王消夏行宫"之称。
传说,龙居寺这个地方原先是李世民打仗时用的茶站。李世民当了皇帝,不再打仗了,这茶站也就不用了。那时火烟稀少,茶站的房子也没人住,慢慢朽烂了,长满荒草,野兽很多。有条大蟒蛇看这地方有灵气,又幽雅,就在这里修练。有些小蛇想沾光,也爬到这里来。这条蟒蛇有好长喃?它身子在这里,只稍抬抬头,就可喝到石板埝河头的水,少说都有好几十丈。它在这里修练,倒也规矩,从不伤生害灵,有时还显点小神通,帮人做点好事。一直修到明朝,道性已经修成,只等时日一到,就要上天。有年冬月出了件怪事,一个晴天,突然变天了,炸雷、火闪、大风大雨。这条蟒蛇身子一滚,全身金光四射,"轰隆隆"一声,它头一抬,尾一摆,就飞上天去了。大家后来一为保这个地方灵气,二为感它的德,就修个庙子,来接灵气、香火,取名叫"龙居寺",还请唐伯虎来画了菩萨、壁画。
寺门上方嵌石刻"龙居古刹"四字,其字笔势雄浑,庄严古朴。中殿外两侧耳门,石刻对联二副,系清代著名书法家半支笔、县人张怀泗撰书,至今完好无缺。
前一篇:逢简水乡深闺的尼姑庵——觉妙净院
后一篇:绵竹三溪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