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 五峰禅院

分类: 古今文化漫谈 |
五峰禅院,原称五峰庵,它位于梅江区城北群益村横坑与石扇交界处。传说,五峰庵已有近千年之久,起建于宋朝,修缮于明朝嘉靖和隆庆年间,到清朝雍正时进行扩建,在五峰庵的龙虎山坳上各建二座庵堂,呈五峰庵居中、左右庵堂相应的禅宗胜地,雍正十二年将五峰庵改名为五峰禅院。
五峰庵后依丫髻嶂阿婆背孙主峰,据说初时立乾山巽向兼亥巳(此盘线不合佛堂寺庙,亦不合五峰禅院自然格局,可能是传说者记错),庵堂前有泉池水塘,左有旗峰飘彩、右有鼓峰列阵,龙虎相互拱卫,前有案朝朝拱,明堂端庄聚气,水口交锁严密,丫髻嶂峰高耸秀,云雾缭绕,山清灵秀。五峰禅宗胜地,以五峰庵居中为土,左右四庵分别为金木水火,共凑五行禅院相生相应之禅局,香火旺盛,僧众
过百,声名远扬。据传,五峰庵初时,宋朝国师、大德高僧定光古佛云游到庵堂小住,并亲自主持法事,得“万法归一”之牌匾。到清朝乾隆年间,有人向嘉应州州官黄者辅密诉:“若得丫髻峰五峰龙脉、龙穴者,必出王侯将相、大富大贵之人”。黄者辅精通地理术数,听言后前往五峰庵勘察,发觉此局并非虚传,并登上丫髻嶂观龙审势,发现此龙乃嘉应州府入首龙脉也,经乌树墩、抬水坑、木睡岗、黄泥坑、曾龙岌、梅州岗到金山顶(州府),掘指一算,五峰庵香火之旺盛,必拖州府龙气,与已不利,遂授意五峰庵住持,将庵堂重建,向右前方移动少许。即现在的五峰禅院。
据说五峰庵移开龙穴重建,脱离脉气,立戌山辰向兼乾巽,因龙穴离位格局变化,阴阳不交,阴差阳错,造成庵堂香火渐衰,僧众锐减,寺院日落,以至现在仅存一寺一僧,现在五峰禅院虽未败绝,然庵气没落,终不得盛。
前一篇:关中塔庙始祖 法门寺
后一篇:济南 五峰山洞真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