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临汾古寺 隰县小西天

(2015-12-24 14:52:24)
分类: 古今文化漫谈
小西天又名千佛庵,位于山西省隰县城西一里许的凤凰山巅,是一座佛教禅宗寺院,由明代东明禅师创建于明崇祯二年(1629年)。初因大雄宝殿内有佛像千尊而得名,后因重门额题"道人西天",又为区别城南另一座明代寺院"大西天"而更名"小西天"。整个寺院依山叠造,构思巧妙,高低有别,错落有致,地尽其用,浑然一体,特别是大雄殿宝殿内满堂木骨泥质悬塑艺术,贴金敷彩,金碧辉煌,精巧玲珑,梁架彩画富丽典雅,颇具特色,堪称中国雕塑艺术史上的"悬塑绝唱",仅大雄殿宝殿的彩塑精品就占山西明清彩塑作品的4%以上,而这些佳作仅位于面积只有169.6平方米的小殿堂内,堪称佛教彩塑艺术之瑰宝。加之寺院所藏传世罕见的官版《明永乐北藏》,成为研究中国佛教史、藏经史、伦理道德乃至民俗的稀世珍宝。临汾古寺 <wbr>隰县小西天小西天景色
据康熙《隰州志》二十四卷李呈祥撰写的《千佛庵碑记》小西天工程"始自己巳年,递自甲申",另据清光绪《山西通志》中"千佛庵,以崇祯己巳年释道亮所建", 己巳年为1629年(明崇祯二年)。据《千佛庵碑记》谓: "燕僧道亮住锡此山,更名凤凰,取其似也。乃渐铲险就夷,……始自己已,递至甲申,"大意为,在明代万历年间,五台山火场寺僧东明,游至隰县,见县城西北的土山形似凤凰,山上树木茂密,环境幽静,适宜建造寺庙,于是产生了在此山修建千佛庵的强烈愿望,期盼未来寺院佛像之盛。此后,东明禅师四处化缘,募集资金。千佛庵筹建于明万历四十年前后至明祟祯二年之间。初期建设工程自崇祯二年至十七年,历时15年。庵内上院大雄宝殿创建于崇祯十六至十七年,殿内满堂彩塑自清顺治八年至十三年止,历时约5年时间塑绘而成。另外大雄宝殿明间脊檩下方题记板上现有: "时崇祯十七岁次七月壬申贰拾七日壬子午时上梁大吉,奉直大夫庚辰特用钦授隰州知州浙西戈用忠,将仕吏目郭从善"墨书题记。
临汾古寺 <wbr>隰县小西天小西天精美的彩塑
从历史记载看,小西天是典型的佛教禅宗寺院。小西天在不同时期,又分为禅宗的两个派别"曹洞宗"和"临济宗"。《重修廊庑碑记》下题有"曹洞正宗菩萨戒比丘隆鉴"等,说明小西天创始人东明应是曹洞宗僧人。另据 《西方圣境灯油碑记》又有"传临济正宗第二十六世龙池净土觉天禅师"的记述,说明清雍正年间的住持觉天禅师属于临济宗。据此明未至清雍正初年,小西天应属曹洞宗,之后则属于临济宗
临汾古寺 <wbr>隰县小西天隰县小西天天宫楼阁

凤凰山巅的小西天寻地势而布,孤桐峰上高耸的观音阁建在风头上,下院是风背,沟两旁的山翼像凤凰展开的翅膀。 上院大雄宝殿背山而筑,与东端的摩云阁遥相呼应,为风尾。纵目远望,正像一只低头俯视的凤凰。小西天分上下两院,自成体系又浑然一体。下院无梁殿坐西面东,是僧众诵经的禅堂。殿中有木雕楼阁和数十尊铜铸佛像。韦陀殿与无量殿隔院相对,殿内的韦陀像是由整块楠木雕刻而成的,其面貌威武,雕刻工艺十分精湛。北房为经舍,珍藏着一部明万历版善本藏经,保存完好,共7310卷,具有很高的学术及研究价值。韦陀殿背后侧旁建有两座殿门,分别题有"疑无路"、"别有天",由此可达孤桐峰峰顶
临汾古寺 <wbr>隰县小西天

下院是寺院的主体,院内的无量殿面东而筑,内设数十尊铜铸佛像和木雕楼阁,是僧人诵经的禅堂。无量殿对面是韦陀殿,韦陀像是一整块楠木所雕,威武逼真,工艺精湛。由韦陀殿背后两侧进"疑无路"上"别有天"便可到孤桐峰。该峰两角分建钟、鼓二楼,峰顶有摩云阁,内祀观音菩萨,外祀奎光文星。登阁远眺,田园如画,令人神往。无量殿东北方有"半云轩"为藏精舍,珍藏一部明版善本藏经,共7000余卷,保存完好。
上院,是全寺的精华,正面是大雄宝殿,文殊、普贤两殿左右相峙。 大殿内正面排列着五个相互连通的佛龛,"药师"、"弥陀"、"释迦"、"毗卢"和"弥勒"等诸佛端坐莲台,各饰锦衣,神态自若,面容慈祥;十大弟子分站两旁,造型优美,生动传神,表情含蓄,惟妙惟肖。殿南山墙上塑着"四方三圣"、"四大天王"等佛教人物故事,殿北山墙上塑着须弥山上三十三层"仞利天"、佛传故事和释迦牟尼的本生传说。大梁上,八大金刚威武雄壮,粱间墙壁悬塑着富丽堂皇的"极乐世界";众多的人面飞天、神鸟、孔雀、鹦鹉、仙鹤,游弋在飘渺的云头上,十二乐伎菩萨,身姿轻盈,温柔高洁,往来自如地表演着"天界"歌舞。整个殿内,天宫楼阁,层层迭迭,云雾缭绕,粉彩妆銮,呈现出一派仙宫佛国的迷人景象
临汾古寺 <wbr>隰县小西天小西天空中楼阁
小西天上院,面东正中为面阔5间单檐歇山顶的大雄宝殿, 悬塑就保存在大雄宝殿之中。大雄宝殿正面排列的5个相互连通的佛龛。佛塞中药师、弥陀、释迦、毗卢、弥勒诸佛面目俊逸、仪态祥和,端坐莲台之上,全身金光闪闪。莲台下,七宝莲池中八功德水微波荡漾,舟楫、仙鹤游弋其间,宛如仙境。五尊圣佛两侧分立胁侍的十大弟子造型优美,生动传神,表情含蓄,惟妙惟肖,如真人大小。殿南山墙上塑有"四方三圣"、"四大天王"等佛教故事。殿北山墙上塑造的是须弥山上33层"忉利天"佛教故事和释迦牟尼的本生故事。大梁上,八大金刚雄壮威武。梁问壁上悬塑着富丽堂皇的西天"极乐世界"的情景。 
临汾古寺 <wbr>隰县小西天小西天的悬塑  小西天的彩塑可分为三类。一类是圆塑,一类是影塑,一类为悬塑。悬塑之“悬”,即悬空雕塑之意。从构图方式和观赏视域上可以看作是雕塑艺术中的浮雕,但远非普通的浮雕可比。

把泥土悬塑于空中,本身就需要极高的技巧,何况这面积巨大、造型如此丰富的彩绘悬塑,其难度之大,工艺技巧之高,想象力之丰富,难以言喻。巍峨壮观的天宫楼阁中,众多的人面飞天、神鸟、孔雀、鹦鹉,姿态优美,驻立于缭绕缥缈的云头之上。殿前勾栏平台上,十二乐伎菩萨,翩翩起舞,身姿轻盈,顾盼生情,栩栩如生。这里所有的塑像,人体比例适度,肌肤丰满柔润,形态生动自然,衣饰线条流畅,最大的佛像3米多高,小的可放于掌中,寺中千余尊塑像虽大部分保存于此,但庞大的雕塑群繁而不杂,自然有序,衬托以层层迭迭的天宫楼阁,整个殿内,粉彩妆銮,色泽瑰丽,精美绝伦,既呈现出仙宫佛国的金碧辉煌的迷人景象,又富于浓厚纯美的生活气息。其中的彩绘悬塑,表现了这里明代民间艺术家高度纯熟的工艺技巧和无比的聪明才智,无愧于雕塑艺术中的瑰宝。


临汾古寺 <wbr>隰县小西天
临汾古寺 <wbr>隰县小西天

临汾古寺 <wbr>隰县小西天

临汾古寺 <wbr>隰县小西天

临汾古寺 <wbr>隰县小西天

临汾古寺 <wbr>隰县小西天

临汾古寺 <wbr>隰县小西天

临汾古寺 <wbr>隰县小西天

临汾古寺 <wbr>隰县小西天

临汾古寺 <wbr>隰县小西天

临汾古寺 <wbr>隰县小西天

临汾古寺 <wbr>隰县小西天
临汾古寺 <wbr>隰县小西天

临汾古寺 <wbr>隰县小西天

临汾古寺 <wbr>隰县小西天
临汾古寺 <wbr>隰县小西天
临汾古寺 <wbr>隰县小西天

临汾古寺 <wbr>隰县小西天

临汾古寺 <wbr>隰县小西天

临汾古寺 <wbr>隰县小西天

临汾古寺 <wbr>隰县小西天

临汾古寺 <wbr>隰县小西天

临汾古寺 <wbr>隰县小西天

临汾古寺 <wbr>隰县小西天

临汾古寺 <wbr>隰县小西天
临汾古寺 <wbr>隰县小西天



临汾古寺 <wbr>隰县小西天
临汾古寺 <wbr>隰县小西天

临汾古寺 <wbr>隰县小西天

临汾古寺 <wbr>隰县小西天

临汾古寺 <wbr>隰县小西天

临汾古寺 <wbr>隰县小西天

临汾古寺 <wbr>隰县小西天

临汾古寺 <wbr>隰县小西天

临汾古寺 <wbr>隰县小西天

临汾古寺 <wbr>隰县小西天

临汾古寺 <wbr>隰县小西天

临汾古寺 <wbr>隰县小西天

临汾古寺 <wbr>隰县小西天

临汾古寺 <wbr>隰县小西天

临汾古寺 <wbr>隰县小西天

临汾古寺 <wbr>隰县小西天
临汾古寺 <wbr>隰县小西天

临汾古寺 <wbr>隰县小西天

临汾古寺 <wbr>隰县小西天

临汾古寺 <wbr>隰县小西天

临汾古寺 <wbr>隰县小西天

临汾古寺 <wbr>隰县小西天

临汾古寺 <wbr>隰县小西天

临汾古寺 <wbr>隰县小西天

临汾古寺 <wbr>隰县小西天

临汾古寺 <wbr>隰县小西天

临汾古寺 <wbr>隰县小西天

临汾古寺 <wbr>隰县小西天

临汾古寺 <wbr>隰县小西天

临汾古寺 <wbr>隰县小西天

临汾古寺 <wbr>隰县小西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厦门鸿山寺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