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万州弥陀禅院

分类: 古今文化漫谈 |
弥陀禅院原名中淮寺,钟鼓楼弥陀禅院等,地处重庆万州区一马路东端,屹立于长江之滨。弥陀禅院该禅院始建于明朝中叶,清乾隆年间兴建,光绪十六年(1890)复修,是三峡乃至西南地区久负盛名的佛教寺庙。

传说夜门神钟飞降至庙,遂冠名“钟鼓楼”。钟鼓楼禅院雄居江岸,飞檐翘角,气势恢宏,俗语赞曰:“万州有个钟鼓楼、半截伸在天里头”。盛时,寺院有大僧300余众,晨钟暮鼓,经声朗朗,真谓“洞天福地”。因此,弥陀禅院不仅为西南地区颇负盛名的佛教大寺院,而且誉满神州,蜚声海外。
三峡工程的兴建,弥陀禅院同云阳张飞庙一样都处于三峡工程淹没水位线下,成为库区搬难度较大的寺庙。为抢救、保护和开发三峡库区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一九九六年至一九九八年,先后经原天城区人民政府和万县市人民政府的批准,决定将弥陀禅院迁建于“万州八景”之一(“都历摩天”)的都历山半山腰,即历为宗教胜地的北山观。
北山观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三面环水,一面依山,可谓“仙山琼阁”、“长江明珠”。新建的弥陀禅院座拥在北山观龙脊,占地16.2亩,建筑面积9500平方米,由主殿、配殿、禅房、法堂、藏经楼、祈福塔、七星群及迎宾楼、服务部等构成。
前一篇:重庆合川千年古寺——板桥寺
后一篇:现存唯一徽派风格的古寺——彩云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