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 宜兰陈氏鉴湖堂

标签:
鉴湖陈氏宜兰家庙宜兰县 |
分类: 古今文化漫谈 |
陈氏家族的先祖来自福建漳州漳浦县,早期曾在台湾苗栗拓垦。清朝咸丰年间(1850-1861),陈宣梓、陈宣石堂兄弟来到此地开垦,落地生根,兴建宅第,取名“鉴湖堂”,“鉴湖”为故乡地名。二次大战期间,日本政府在宜兰近郊建有军机场,遭到美军轰炸,鉴湖堂亦遭波及而严重受损,战后重建的鉴湖堂,仅为原来的大宅正厅而已,做为家庙祭祀之用。原有的大宅古厝则仅存右外护龙的部份遗迹。此外,就是散落于庭园的一些建筑残块及古墓碑石而已。
位于宜兰市进士里,是宜兰县旺族陈氏的家庙,进士里旧称「摆厘」,本为噶玛兰族摆厘社的聚居之地,陈家原来住在福建漳州漳浦县,因为环境所迫,于乾隆三十二年迁居到台湾的苗栗,道光三年为避漳泉械斗及土匪抢夺,再举家远徙宜兰拓垦,初居员山鸭母寮,到了清咸丰年间,陈氏的陈宣梓、陈宣石两堂兄弟开发珍珠满力社及摆厘社地区,并且在此兴建宅院,因鉴湖在福建祖居地以水清如镜而闻名,为敬怀乡里,故取名「鉴湖堂」,经过几代族人的努力,「摆厘陈家」终成为宜兰闻名的重要家族。


鉴湖堂长久以来一直是陈姓宗族们的精神中心,古厝于1982年重建为二进四厢红墙大厝,有八大房百余人口同住于此,昔日称陈老师大厝,环绕古厝的有池塘、后院,其祖产面积达三百二十余甲。鉴湖陈氏是聚族拓垦户成功的范例,枝大叶茂、人才辈出,园林格局完整,有祠堂、四合院、池塘、书院,蔚为人文意涵浓厚的历史空间。
具有百年历史的陈姓家庙「鉴湖堂」,不仅是宜兰县重要古迹,也是进士小区人文枢纽,小区协会理事长张井为美化小区环境,与鉴湖堂理事长陈文隆和小区大学的荒野讲师邱锦和,决定由湖泊生态研习社在鉴湖堂的池塘,营造一个具有宜兰原生种植物的湿地生态水池。

这个由民间出钱、出地、出力、出脑筋的湿地乐园,更凝聚了小区总体共识,不只是用眼睛、用脑子、用口述,去理解、去传讲生态环境的重要性,采认养并照顾水生池的方式,用大手、小手一同为亲爱台湾的实践者。

陈氏鉴湖堂古厝历经了军事、战争、岁月的刻划,也许有那么些许伤痕累累的往事,但此时安静的乡间,空气中只有静谧与安详,往昔的一切只是一个历史的见证。









这个由民间出钱、出地、出力、出脑筋的湿地乐园,更凝聚了小区总体共识,不只是用眼睛、用脑子、用口述,去理解、去传讲生态环境的重要性,采认养并照顾水生池的方式,用大手、小手一同为亲爱台湾的实践者。

陈氏鉴湖堂古厝历经了军事、战争、岁月的刻划,也许有那么些许伤痕累累的往事,但此时安静的乡间,空气中只有静谧与安详,往昔的一切只是一个历史的见证。








前一篇:闽南第一村 埭尾古厝群
后一篇:湘潭 雨湖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