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峨眉仙境之洪椿坪

(2015-04-17 16:50:07)
标签:

旅游

洪椿坪

门联

晓雨

峨眉山

分类: 古今文化漫谈

洪椿坪位于天池峰下海拔1120米处的山腰里。坪上建有干佛禅院,一进寺门,"洪椿晓雨"四个耀眼的大字,横陈在银灰色的照之上,使你心目了然:这儿景色之妙,就是清晨观赏似雨非雨的"雨",玩味着"翠湿人衣"的情趣。正如唐代山水诗人王维在《阙题二首》中咏唱的那样: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峨眉仙境之洪椿坪洪椿坪景区文保碑

椿坪,因有洪椿古树得名。此树高28米,胸径3、2米,树冠东西延伸30多米,是中国特有的高龄树种,又名白椿,叶呈羽状,盛夏季节一树粉绿,耐冬寒,抗污染,所以能致高龄。早在公元前三百多年的战国时代,道学家庄周先生早将它喻为神树,作为大寿的象征。这一株,据专家鉴定足有一千二百年的树龄,至今长势仍很健旺。这里的古树很多,尚有千年的罗汉松,八百多年的公孙树和桢楠树,六百多年的香杉古柏和黄心夜合等等。古木成林,参天蔽日,阳光挤进林丛的天疏隙,照射到铺满苍苔的山道上。

峨眉仙境之洪椿坪

 

峨眉仙境之洪椿坪

树荫遮映下的山门    民国二十八年(1939),时任国民革命政府主席林森在洪椿坪修养数月,同年6月在寺中举行了接受苏联驻华大使递交国书的仪式,8月邀请全山32位高僧大德在此举行了为时七天的“盂兰会”,以超渡抗日爱国阵亡与死难同胞,还为该寺留下“大雄宝殿”、“护国佑民”、等墨迹。现山门门额上的“洪椿坪”牌匾为林森亲笔,所寓处称为“林森园”

洪椿坪深深地衽藏在层层峰峦的怀抱之中。后边是高高的天池峰、天柱峰,前边是云雾缭绕的白云峡,右边是高高的天空池峰、天柱峰,前面是云雾缭绕的白云峡,右边是大坪岭,左边是宝掌峰。气候泽润,常常是雾蒙蒙。尤以清晨,晨曦抚照在林丛之上,雾化为露,瀼瀼泠泠,如粒粒晶莹的无数珍珠,积满了草丛和林梢,只听见密密的林丛中沙沙作响,似觉细雨沛然。顷刻间,浓雾弥漫,只闻人语,不见人影,咫尺竟成了天涯。如绡的晨雾,湿泣泣的带着山野里特有的清香迎面年来,使你感到格外清爽可人。

峨眉仙境之洪椿坪洞天首步牌坊    洞天首步坊于峨眉山洪椿坪寺前,是典型的道家牌坊。“洞天”,峨眉山被道家称为“第七洞天”。洞天首步牌坊位处洪椿坪下的解脱坡上,为砖木石混构,重檐歇山顶,八柱,横书“洞天首步”四字,上款“大清康熙五十六年冬月二十七日落成”。牌坊通高8米,面阔8.8米,进深3米。两侧砌砖石混构护栏,保存完好

这里的气温较为稳定,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有着四季常春之感。深谷里常常传来阵阵林涛,碧空中隐隐回旋着声声鸟语。确是个休闲颐养的好地方。连清代的康熙皇帝也赞口不绝,特意题赠"忘尘虑"三字,刻石留存寺中至今犹见。此地上行仙峰寺15公里,有磴道七千多级;下行清音阁6公里,有噔道三千多级。如果说鉴胜峨眉是一篇完美的诗章,这里自然是承转的段落。要欣赏这"晓雨"之妙,以夜宿寺中为宜。从夕阳西斜到黎明拂晓,还有许多景色可观。这里有许多银杏古树,一至清秋,扇叶金黄,与满山红叶相互掩映,色彩绚丽柔美,故诗人在诗中吟道"不尽霜枫万里黄"。

峨眉仙境之洪椿坪洪椿坪千佛楼

洪椿坪古寺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初取名“千佛庵”,明朝末重修,后因寺所在地叫洪椿坪,便以地名改寺为洪椿坪。在峨眉山中名气大增。洪椿坪内珍贵文物数不胜数。

峨眉仙境之洪椿坪大雄宝殿    殿前庭院,右门联曰:  世事洞明皆学问  人情练达即文章   左门联,曰:  一粒米中藏世界  半边锅内煮乾坤   门联曰:  胸中已得山林趣  寺外何妨市井喧   门联曰:  月在止方诸品静  心持半偈万象空   殿内柱上有联,曰:  杯度不惊鸥趁当美奂宏开要平分阁跨双桥洞传九老  锡飞常近鹤但得洪椿远荫又何以禅栖三竺祝五台


 

是楹联众多,且品位较高。如“一粒米中藏世界,半边锅内煮乾坤”,“处己何妨真面目,待人总要大肚皮”。寓意深刻,发人深省。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观音殿门坊上1921年四川什邡人冯庆樾撰写的双百字长联,是峨眉山楹联中联语最长者:“峨眉画不成,且到洪椿,看四壁苍茫;萤然天池荫屋,泠然清音当门,悠然象岭飞霞,皎然龙溪溅雪;群峰森剑笏,长林曲径,分外幽深。许多古柏寒松,虬枝偃蹇;许多琪花瑶草,锦彩斑灿。客若来游,总宜放开眼孔,领略些晓雨润玉,夕阳灿金,晴烟铺绵,夜月舒练。临济宗无恙,重提公案,数几个老辈:远哉宝掌住锡,卓哉绣头结茅,智哉楚山建院,奇哉德心咒泉,千众静安居,净业慧因,毕生精进。有时机锋棒喝,蔓语抛除;有时说法传经,蒲团参究。真空了悟,何尝障碍神通,才感化白犬衔书,青猿洗钵,野鸟念佛,修蛇应斋。”这副对联应对工整,文彩飞扬。上联描绘峨眉毓秀的山景,下联则缅怀寺中大德高僧,自然景观,人文历史,巧寓其中。

峨眉仙境之洪椿坪

峨眉仙境之洪椿坪普贤殿  普贤殿中门联,曰:   佛祖以亿万年作昼亿万年作夜  大椿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    左侧门联,曰:  宇宙茫茫真世界  苍天朗朗锦乾坤    右侧门联,曰:  禅房冷静三更月  丈室虚明半夜灯


 

二是这观音殿楼上的这盏木制千佛莲灯,高2.25米,直径1.2米,七条金龙盘柱,200余尊佛像雕嵌其上,是一件难得的艺术珍品。

三是寺内还保存有一通清朝乾隆年间的木质“正明司碑”,记述为汉藏两种文字所书,藏传佛教徒朝拜峨眉山始略。此碑是四川唯一的木质藏汉文木碑,有着很高的史料价值。这墙上“洪椿晓雨”四字记载了洪椿坪这里特有的自然奇景,它是“峨眉山十景”之一。这里由于环寺皆山,林密森森,阳光很难穿透树荫,所以空气湿度大,水蒸气不易散发。一到清晨,气温清冷,湿润的空气便凝聚成微小的水粒,似雨似雾,随山风扑面而来,无声无息,无形无影,润衣而不湿衣,沁人心扉而不寒冷肌肤,甜甜的,绵绵的,给人一种清心的温柔。这里是一个天然的空气浴场,在这里小憩,可以洗去你一身的旅途疲劳,也可以涤净你心中的忧愁和烦恼。

峨眉仙境之洪椿坪

峨眉仙境之洪椿坪

洪椿坪影壁“洪椿晓雨”   第一重大殿的门楣两侧,为清末四川什邡名士冯庆樾撰的“双百字联”(全文见峨眉山志《艺文》篇),其中“晓雨润玉,夕阳灿金,晴烟铺锦,夜月舒练”数句,描述的即是“洪椿晓雨”等洪椿坪诸景色。春夏雨后初晴的早晨,山野空气格外清新,微带凉意;寺宇庭院一尘不染,整洁雅致。此时,山林中,石坪上,庭院里,落起霏霏“晓雨”。这“晓雨”,似雨非雨,如雾非雾,楼阁、殿宇、山石、影壁、花木、游人,以及庭院右侧的林森小院,一切都似飘忽在迷茫的境界中,呈现出一种虚无飘渺的朦胧美


 

寺中有小方池,名叫“锡杖泉”。过去这里用水全靠它的奉献。传说德心大师率领门人凿山开溪从天池峰引来泉水,后人将此事神话了,说是大师一边用手中禅杖叩击山崖,一边口中念念有词,虽然泉水自地涌出,“锡杖泉”的美名便由此不胫而走。洪椿晓雨润客衣,锡杖泉水沁人心。洪椿坪林深、庙静、水清、气朗,确实是游人驻足的仙境,所以也曾引来过一个重要的历史人物,他就是原国民政府主席林森。1939年他曾在此世外桃源一住便是80天。“洪椿坪”、“大雄宝殿”匾便是他当年留下的墨迹。

椿寺的布局是正面中路为山门,山门内左右分别为钟楼、鼓楼,正面是天王殿,殿内有四大金刚塑像,后面依次为大雄宝殿和藏经楼,僧房、斋堂则分列正中路左右两侧。大雄宝殿是佛寺中最重要、最庞大的建筑,“大雄”即为佛祖释加牟尼。唐以前的佛寺,一般在寺前或宅院中心造塔,隋以后,佛殿普遍代替了佛塔,寺庙内大都另辟塔院。中国佛寺不论规模地点,其建筑布局是有一定规律的:平面方形,以山门殿———天王殿———大雄宝殿———本寺主供菩萨殿———法堂———藏经楼这条南北纵深轴线来组织空间,对称稳重且整饬严谨。沿着这条中轴线,前后建筑起承转合,宛若一曲前呼后应、气韵生动的乐章。

中国寺庙的建筑之美就响应在群山、松柏、流水、殿落与亭廊的相互呼应之间,含蓄温蕴,展示出组合变幻所赋予的和谐、宁静及韵味。中国古人在建筑格局上有很深的阴阳宇宙观和崇尚对称、秩序、稳定的审美心理。因此中国佛寺融合了中国特有的祭祀祖宗、天地的功能,仍然是平面方形、南北中轴线布局、对称稳重且整饬严谨的建筑群体。此外,园林式建筑格局的佛寺在中国也较普遍。这两种艺术格局使中国寺院既有典雅庄重的庙堂气氛,又极富自然情趣,且意境深远。

峨眉仙境之洪椿坪

峨眉仙境之洪椿坪晓雨本是平常物,却因得峨眉造化之灵韵,从雾气蒸腾中化雨而降,又复坠山霭雾气,飞扬欲浮,沾洪椿神树之灵气,造就“润玉晓雨”令人顿时忘却凡尘苦愁。“山行本无雨,空翠湿人衣”,在林岚游浮、雨雾迷像中,赏溪间兰草深香,听闻流水泞淙、山鸟和鸣,是初夏最佳关于避暑去处
峨眉仙境之洪椿坪

峨眉仙境之洪椿坪 洪椿坪千佛禅院前的石狮,古朴、造工精美
峨眉仙境之洪椿坪

峨眉仙境之洪椿坪

峨眉仙境之洪椿坪

峨眉仙境之洪椿坪
峨眉仙境之洪椿坪

峨眉仙境之洪椿坪

峨眉仙境之洪椿坪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