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泉州千年古街----涂门街

(2015-03-24 16:32:28)
标签:

文化

涂门街

泉州

西台

开元寺

分类: 古今文化漫谈

涂门街位于泉州市区中心地带,东起温陵路,西至中山路,全长1005米,是集商贸、旅游、文化等为一体的繁荣地段,沿街有清净寺、孔子文庙、通淮关岳庙、东观西台、祖闾苏、世家大厝棋盘园、东鲁巷、三十二间巷等古代文化遗存。

“涂门街”又叫“土门街”,旧时传言,建造东西塔需要许多土石,涂门街就被用来承载、储存建塔土方。

泉州千年古街----涂门街泉州南城门德济门遺址,背后古建是天后宮,是我国东南沿海現存最早的一座妈祖庙,台湾和东南亚的许多妈祖廟都从这里分靈

涂门街的建筑风格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泉州宋元时期的繁荣景象,涂门街的棋盘园是老人家津津乐道的地方。相传棋盘园是一副用真人下棋的棋盘。明朝一外族人招安受封,被封为藩王,负责管理闽南行政,棋盘园是藩王府邸里的行宫。闲暇时,藩王坐在司棋阁上与人对弈,命三十二个美人站在棋盘型的花园里,穿着红、黑二色衣裙,每人头上顶着簸箕,分别写着“将士相车马炮卒”字样,以充当“棋子”。这些美女在司棋阁楼上的人的指挥下行走,以显示主人的排场、气派。这三十二个姑娘平时被安排在三十二间阁楼上歇宿,该地因此被称为“三十二间”。这种宫廷式的建筑也就流传下来了。
泉州千年古街----涂门街关岳庙(道教)门口独坐观雨的老人,供奉关羽和岳飞,香火极盛,庙里掷筊之声不绝于耳
东观西台原来是泉州清代状元吴鲁的府邸;而另一座“平房”——祖闾苏这片古民居是北宋著名政治家苏颂后裔于元朝大四年以后形成的聚居地。这些建筑别具文化内涵,这不同的风格有机融合在一起,共同见证了涂门街古时候的繁荣景象。
泉州千年古街----涂门街东观西台吴氏大宗祠,位于中国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涂门街,,原为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进士、翰林庶吉士、监察御史吴龙征的宅第,因其官任东观侍读、西台御史,故称“东观西台”,明、清沿袭为地名
文庙是涂门街一处弥漫着浓浓的文化气息的休憩场所,它让工作疲惫的人们在此找到了一份难得的舒心和恬静。也许是从小在涂门街长大的缘故,我对这条阅历千年、古风依然的涂门街有着不解的情怀。
 位于涂门街西端的是中山路。“东西一古塔,南北一长街”是对老泉州的形象描绘。塔就在那座古老的开元寺。街当然就是中山路了。     
泉州千年古街----涂门街西街上开元寺(佛教,寺內残留有印度教石柱)內东塔镇国塔,宋代仿木构筑石塔。古朴坚固,塔面滿布雕刻,精美绝伦,历经公元1604年八級地震无损
 建于唐武则天垂拱二年的开元寺,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开元寺最有名的就是它高40多米的双塔了,东为“镇国塔”,西为“仁寿塔”,是我国最高的一对石塔。更值得一提的是,塔每层的门龛两旁有武士、天王、金刚、罗汉等浮雕像,塔身历经千年的雕刻极具艺术魅力,圆润而灵动的手法,点化了生硬的石头,让人似乎嗅到千年之外的呼吸。这也是中国古代石构建筑的瑰宝。     
泉州千年古街----涂门街涂门街上清淨寺(伊斯兰教)奉天坛遺址,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伊斯兰教寺庙
石文化也是千年古泉州得以保留的重要因素。当地许多史记都不约而同提到这些古塔、古寺、古雕塑经历历史上的一次8级地震而不动摇,因石坚固、建筑牢靠而得以留存。     
这不得不提到泉州的石雕艺术。有泉州的朋友介绍,福建占了中国石雕出口贸易额的80%,而泉州又占了福建的80%。泉州的雕艺传统,最早源于中原,宋代以来泉州石雕艺人辈出,明清时服务宗教成为主流,正是丰富的石材资源和娴熟的工艺技术,使其境内桥梁、巨塔、浮屠之宫、城垣皆为石作。也正是泉州这种独特的石文化,使得多年以后,任凭历史毁圮,今人依旧有迹可循。     
更多的地方,是将这种石文化同山海联结到了一起。泉州襟山带海,所以得名泉州,是因为一座叫泉山的名山,也就是清源山。清源山在泉州北郊,以奇石和清泉著称,自然就有历代文人墨客到此登游留题,山中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的石刻就多达300余方。更有海天之间,静座苍翠山腰的宋代老君石像,发须衣袂似乎随风稍动,恬然坐对千年沧桑。此山还有近代高僧弘一法师的舍利塔,弘一旧时在泉州一带闭关治学,后半生清贫静逸,圆寂前留下"悲欣交集"四个字。他的舍利子被供奉在清源山中,更使此山增添了人文意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宜章古城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