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灵川江头村古民居

(2015-01-30 10:36:59)
标签:

江头村

家祠

爱莲

大门楼

牌坊

分类: 古今文化漫谈

    桂林市灵川县九屋镇江头村,距桂林市北32公里。江头村依山而建,护龙河、龙颈河、东江河环村蜿蜒南流,有一千多年的建村历史,现存明清民居百余座,其中,明代三十余座,清代六十余座。江头村古民居群整体布局坐西朝东,村前掘有莲池,古屋连片,规模庞大,样式丰富,风格古雅,具有鲜明的明清建筑特色。

灵川江头村古民居

  爱莲家祠为江头洲周氏的宗祠,始建于清光绪八年(1882年),修建和装修过程历时六年。家祠以“爱莲”为名,意在以先辈周敦颐的<爱莲说〉教育历代子孙。爱莲家祠是江头村古民居的代表作,坐西朝东,是一座5开间宽、6进深,青砖包墙硬山顶的木构建筑。它因江头周氏先祖周敦颐推崇莲花,著有《爱莲说》而取名

 

    村中明代民居一般为单立座,两坡悬山顶、穿斗式结构,外墙用大块河卵石垫基,土制泥砖垒顶,墙高约为4.5米。只设一个正门,没有天井,通风透气性差,房屋面阔二三间,正堂及次间均没有阁楼,面积从30到80平方米不等,低矮、狭窄、阴暗。

灵川江头村古民居

 

    相比之下,村中的清代民居高大、宽敞、明亮、气派。由北向南排列,再由西向东一层层修建,宅院间由此形成鹅卵石铺就的里巷。在里巷中,每一座宅院均砌有闸门,左邻右舍、上屋下屋相互连通。宅院青砖包墙到顶,有的墙面用砥石磨光。山墙多样,从单一的人字形到马头形、凤凰形、弧形不等。墙脊为龙体形、凤凰形、鱼脊形、波浪形等,装饰五花八门,有砖角叠砌、灰浆雕塑、青瓦或琉璃瓦靠砌、泥石混砌、油彩涂抹等。

灵川江头村古民居

    墙的两端还竖有鸟吻、鱼吻、兽吻。屋顶分别为歇山顶、悬山顶、硬山顶、卷棚顶、单坡顶、锯齿顶等式样。宅院一般高6米,有的达8米,多为三进三开间,建有大门楼、二重门、过厅、正堂、厢房及楼层,天井居中,另设花台或假山。大门有金钉,门框上方闩有门簪千金锤,门额挂有文魁、解元、贡士、进士、翰林、五代知县、知州、 奉政大夫、朝议大夫、中宪大夫、通议大夫、通奉大夫、荣禄大夫、监生等各种木匾。

灵川江头村古民居

  护龙桥。位于爱莲家祠东南面,因横跨护龙河而得名。这是一座敞肩拱式单孔弧形石拱桥,桥高4米,宽5米,跨径8米,拱圈厚约1米,是用1400余块方石砌成。此桥为江头周氏三代祖周奉于明万历十二年(1584)修成,因周奉是周氏家族第一位七品官,所以他特意将从爱莲家祠上桥的台阶设置为四级,意为“出仕”,又将另一端设置为七级台阶,意为取仕归家的周氏子弟都是七品以上的官员。此桥至今仍横跨护龙河两岸,供游人步行通过

 

    厢房为五柱三间或五柱五间立贴式木构架结构。屋内梁、枋、檐雕有龙凤等各种纹饰;六扇格扇门,格心为三交六椀、双交四椀等各种菱花图案,裙板用木板镶嵌,雕刻鸟兽、花草以及吉祥如意的纹饰,五颜六色;窗户镂花繁多,形态多样,除了麒麟、蝙蝠等寓意吉祥的动物造型外,更多的是以莲花为原型的各种图案。莲花图案被广泛运用于厅堂前镂雕屏门的踢脚板上、窗棂的连接处以及中腰的镶嵌板中。纹饰精美绝伦,仅镂花就有二十余种、五百多样,因被古建筑专家誉为“中南镂花第一村”。

灵川江头村古民居

  

    位于村头南部的爱莲家祠,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始建于清光绪八年(1882年),完工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由周氏家族族长周永主持修造,是江头村最具代表性的建筑。该祠坐西朝东,为青砖灰瓦硬山顶砖木结构建筑,面阔五间,深六进,高14米,原由风雨亭、大门楼、兴宗阁、文渊楼、歇憩亭、祭祀殿等六进组成,由于“文革”中遭受损毁,现仅存大门楼、左右厢房、兴宗阁、文渊楼等建筑。

灵川江头村古民居

    大门楼为第一进,有正门、右门、左门,门楣上闩有六边形的千金锤八个,其用意为辟邪镇妖,保村中老少平安。宗祠台阶全用青石,门板大的铺垫地板石,走廊和露天的地面全部用长方形的青砖铺墁,并用炭粉石浆勾缝。室内地面和文渊楼的楼面则全部采用正方形青砖铺地,铺砖的质量非常讲究,要求也极其严格,每一块砖都要用砥石磨平五面,铺砌时做到满浆满缝,达到平、直、整、稳、美的要求。一天一工铺砖不得超过二十六块,否则就要返工重铺。

灵川江头村古民居  贞节牌坊。江头村原来有两座清光绪皇帝御赐的贞节牌坊。一座为周廷召(卫千总)之妻姚氏的牌坊,一座为周绍刘(庶吉士、同知)之母秦氏的牌坊。此两座均毁,现在耸立于江头村村口的一座牌坊为2000年恢复原貌建成的秦氏牌坊,原秦氏牌坊上的“皇恩旌表”以及龙启瑞所书“玉洁”、“冰清”、“苦节”、“贞操”牌匾被置于复建牌坊上,仍有当年肃穆庄严之势

 

    据史料记载,光铺地板用砖就达三万余块,所耗长廊石、方石、块石和基石就超过两万块。门槛由六个石墩镶嵌而成,与青色大理石相连,门额悬挂着檀香木制成的“爱莲家祠”四字竖匾;四根直立圆柱的上端用樟木雕刻着倒扑的狮子,其中前柱上有一对蟠龙,形态维妙维肖;柱墩呈鼓形,凿成八面,每面刻着浮雕,有太阳、月亮、曜星、云纹、马、牛、羊、象、犀牛、猞猁、鸿雁、蔓草、水波等造型,边缘还刻有绳纹和网纹。这些柱墩做得是神工鬼斧,小巧玲珑,镂月裁云,造型毕肖,显示出古代的高超雕刻技艺。

灵川江头村古民居

 

  兴宗阁,为第二进,大门正中挂着竖匾“兴宗阁”,设置三扇门,其中每门有两块门扇,均绘有彩像。文渊楼为第三进,分上下两层。一层高4米,房五间,其中正间的中堂壁上用阳文镌刻着《周氏家训》;二层有房五间,设有三厅八室,为教学楼。文渊楼的厅室门造型多样,明间、次间、梢间均装有格扇门,格心用镂花拼成各式图案;窗户多采用槛窗、支摘窗、直棂窗等样式。整栋建筑格局层次分明,工艺高超。

灵川江头村古民居


灵川江头村古民居

灵川江头村古民居

灵川江头村古民居

灵川江头村古民居

灵川江头村古民居

灵川江头村古民居

灵川江头村古民居

灵川江头村古民居

灵川江头村古民居

灵川江头村古民居

灵川江头村古民居

灵川江头村古民居

灵川江头村古民居

灵川江头村古民居

灵川江头村古民居

灵川江头村古民居

灵川江头村古民居

灵川江头村古民居

灵川江头村古民居

灵川江头村古民居

灵川江头村古民居

灵川江头村古民居

灵川江头村古民居

灵川江头村古民居

灵川江头村古民居

灵川江头村古民居

灵川江头村古民居

灵川江头村古民居

灵川江头村古民居

灵川江头村古民居

灵川江头村古民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