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文魁”

标签:
楷书牡丹石坊进士斗拱 |
分类: 古今文化漫谈 |
其三:文魁:乡试(清代乡试考场设于各省称贡院)于八月举行,亦曰秋闱。九月放榜(因时值秋季,桂花盛开,所以也称桂花榜),新科举人第一名称解元,第二名称亚元,第三、四、五名称经魁,第六名称亚魁,其余称文魁,均由国家颁给20两牌坊银和顶戴衣帽匾额。匾额悬挂住宅大门之上,门前可以树立牌坊。
位于巩义市西南20公里的蔡庄村小学北的文魁坊,为明万历丁西科(公元1597年)选贡庚子(公元160O年)御赐进士赵景星所建。青石雕凿,高 8.8米,宽6.6米,单门庑殿顶,正脊两端安“龙首”大吻,檐下置龙头状斗拱6攒,中间悬出一石,上刻“圣旨”二字。
斗拱下有横枋,雕龙画凤,下三层栏板分别楷书“文魁坊”、“万历丁酉科选贡御赐进士赵景星”,高浮雕狮子滚绣球,形象极为生动。两根大石柱上雕刻有牡丹、卧羊、狮子等图案,下刻“亩吏风猷”4个大字;再下雕两行字。造型雄伟,雕刻洒脱豪放,为河南省石刻艺术中之佳作。
巩义市芝田镇蔡庄村,毗邻北宋皇陵的永定陵,四百多年前有一位德行出众的进士——明万历丁酉科(公元1579年)选贡、庚子(公元1600年)御赐进士赵景星出生在这个小村落。蔡庄文魁坊石坊就是为他所建的石坊。
文魁坊与蔡庄三官庙紧邻,东临蔡庄村街道,距狮子沟口50米,南为蔡庄村小学,据泰沟100米,北距宋永定陵2000米。
两坊间垫板部位南面上层由东向西镌刻楷书“文魁坊”三字,中层楷书“万历丁酉科选贡庚子科乡郎进士赵景星”,下层为高浮雕狮子滚绣球,中间雕一个花篮,篮中刻绣球,两只狮子滚动绣球,其后另有两只,奔腾跳跃,形象极为生动。北面上层从西到东楷书“唐吏风猷”,中层楷书“敕赠文林郎河间府献县知县赵登弟孺人苏氏”,下层为“敕赠文林郎直隶献县知县山西西岚县知县赵景星孺人李氏”。
坊顶悬山式,正脊两端为“龙吻”,脊饰牡丹花卉图案,檐下施双昂斗拱6攒,龙头昂嘴,中间悬出一石,上刻“皇明”二字,字上刻有二龙戏珠图案,下刻双凤,两侧刻飞龙,横梁中刻凤凰牡丹两侧刻龙戏牡丹图案。北面昂中间刻“天言”,其上刻飞龙,下刻凤凰牡丹横梁东侧刻“文曲星下凡图”,西侧刻“进京赶考图”。两柱及柱两边扉塄刻有坐狮、麒麟、牛、天马、凤凰、牡丹等图案。两方柱均由三抱柱石夹固,其下为须弥座。造型雄伟,雕刻洒脱豪放,为我省石刻艺术中的杰作。
清乾隆十年、五十四年本《巩县志》载:赵景星,力行孝友,弟早卒,抚养孀孤,里人贤之。知献、岚二县,有惠政,祀乡贤。
蔡庄文魁坊雕刻技术精湛,内容丰富,形态生动,建筑造型俊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文物价值。该石坊整体保存较好,石质表面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剥蚀风化,拱下平板坊已从中部断裂,缝宽10—25mm,建筑整体亦有轻微向西南方向倾斜,建筑台明无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