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20年的证券市场,革命性的变化并不多。一开头就是散户的市场,第一个大变化是通过发行共同基金和引进QFII,扩大机构投资者在市场中的比例,第二个大变化是全流通,第三个大变化应该就是推出股指期货。
在第一个大变化之前,大盘股人见人怕,上海石化和安徽马钢1994年曾跌至1.20元,新大盘股当然很难发行。正是共同基金等机构投资者使得大盘股的发行不再艰难;并且,已上市大盘股偶尔还有一波大行情,比如2007年6月后。
全流通实际上是大量引进了产业资本。但这些资本,一开头更多地扮演了提供大量筹码的角色。它们以后的角色定位还有待观察。
股指期货是个巨大的市场,在全球期货市场扮演了绝对主角。它的即将推出,对现在的A股市场有何影响?这是个很大的课题,我们简单说说。
大家看一看香港股市吧。这里股票也很多,但交易活跃的股票大多是大盘股,因为它们是主要股指的成分股。很多小盘股死水一潭,鲜有交易,股价也很低,几毛钱甚至几分钱的股票比比皆是,被称为仙股。
与很多小盘低价股的乏人问津恰好相反,香港股市大盘股交易活跃,股价也比较高,被称为蓝筹股。别的不说,AH股里面,正是工商银行和中国人寿等大盘股,其H股股价超过了A股,而所有的小盘股,其H股股价都远远低于A股。
A股市场即将迎来第三个大变化之时,会不会逐渐向港股市场趋同?我看很有可能。
2009年的A股市场,实际上是小盘股走了个特大牛市。很多小盘股连创历史新高,而上证指数却只在其峰值的一半左右徘徊,正是大盘股拖了指数的后腿。
我承认,有些中小盘股成长性颇佳,其上涨很正常;但很多中小盘题材股,其上涨完全是投机资金所为。一旦这些资金转移方向,题材股的下场可想而知。
目前的市场,流动性仍然充沛,但是,估计很难支撑大盘股和小盘题材股同时上涨。周五的走势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
我不是专家,也不想把这个话题写得太长,以后有空再说。
俗话说,风水轮流转,股指期货将带来一场革命,风格转换很可能就在眼前。
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