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来自股市的讯号 金融冲击波预警(东方财富网
(2008-08-17 19:33:02)
标签:
财经
热钱
股市
左小蕾
张勇
经济观察报
股票
|
|
|
不用再怀疑,热钱已经开始撤离中国。
随着央行最新货币信贷及外汇储备数据在8月13日的出台,业界对于国际热钱在中国境内流向的判断开始趋于一致,然而,当这条巨大的资金洪流扭头撤离时,中国的金融体系将难以避免地接受考验。
显然,股市成为了这一场或将来临的金融冲击波中首当其冲的“受害者”。而市场期盼已久的奥运行情并未如期而至,在许多业内人士看来,主要原因在于热钱撤离已经让投资者对股市产生了深层次恐惧。
热钱撤离
两个月前,中国银行的一份研究报告称,热钱并没有撤离中国,而是正在加速涌入,且流入后的盘踞点依然是中国的资本市场。这个结论的依据在于认为次贷危机的影响与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博弈中,人民币升值预期占了上风。
但现在,博弈力量的对比发生了逆转,而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在于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开始回落。
从今年8月1日开始,在国际汇市美元走强的背景下,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持续回落。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最新数据显示,8月15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8649,这已经比半个月前回落了226个基点。
与此同时,国际油价突然遭遇打压,原油价格从150美元迅速下跌至116美元关口。
随之而来的是,美元的走强和石油价格的回落也撬动了美国股市的乐观情绪,最新的调查显示,截止到13日当周投资者中对美国股市持牛市观点的投资者比例在上升。美国股市也在7月中旬跌至低点之后缓慢走高,目前已经回升至11500点附近,比最低时提升了约10%。
因此,“虽然规模不大,但资金的确已经开始撤离中国,进入中国的资金也在减少。”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今年2月份就预计美元会在下半年走强,并指出美元走强带来的美元资产吸引力上升自然会使得进入中国的热钱回流美国市场。
8月13日,央行最新外汇储备数据显示,6月外储增量相比今年前5个月放缓至119亿美元,7月的增量则进一步减少至56亿美元。业内人士称,7月外汇储备增长小于直接投资(FDI)和贸易顺差,说明资金大量撤离。
而在央行公布的最新货币信贷数据中,国泰君安证券分析师姜超尤其关注M2的连续下降。“08年7月份,M2增速仅为16.3%,比上月下降了1%,连续两个月明显下降,引人关注。”
姜超进一步分析认为,M2的异常与证券保证金存款的大幅下降有很大关联,他同时也进一步怀疑资本市场中的热钱开始撤离。
实际上,对于股市而言,热钱流出的迹象已经有所表现,而最好的证明就是交易金额的急剧减退。数据显示,8月以来的两个交易周中,上海市场每日的成交金额基本维持在三百至四百亿的范围,并且呈现逐步缩小的态势。
而这一水平的交易金额与今年上半年相比,几乎萎缩了三分之二。
股市深寒
8月11日,沪深股市延续前一个交易日的下跌,跌幅双双超过5%,而其后的四个交易日,股市也只是在低位进行毫无量能的盘整,市场期盼良久的奥运行情基本已经落空。
有趣的是,对于中国股市上周初的下跌,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和美国《华尔街日报》中文网同样以疑问句做标题撰文进行报道,这或许是一个巧合,但却也能反映各方对于奥运背景下股市表现的出乎意料。
然而,意料之外似乎也在情理之中。
“中国正处在十字路口。”在左小蕾看来,如果中国没有处理好热钱集中的大量流出,那么金融动荡可能难以避免。
从2004年至今的短短四年内,中国外汇储备激增了约1万亿美元,有专家怀疑这其中存在着大量的热钱。而这些热钱一旦开始在短时间内集体流出,对国内金融体系的冲击难以想象。
而在此过程中,首先危及的无疑将是包括股市在内的资本市场。现在,热钱撤退所带来的深层次恐惧或许已经开始在股市中体现,最近一段时间,热钱常常出没的交易席位开始有大量资金流出。
TopView(查看席位交易数据)数据显示,在沪市8月11日净流出额排名前40位中,仅第39位为基金席位,其余均为券商营业部。排名第一的国信证券净流出9.2043亿元,第二位的银河证券净流出7.6703亿元,第三位是广发证券,净流出5.6535亿元,紧随其后的光大证券及华泰证券两日净流出额也均超过4亿元。
显然,大幅做空的资金来自营业部。数据显示,上周五和本周一两天,营业部资金累计净卖出了100.96亿元,但是本周一就净卖出了61.32亿元。而在105家有交易数据的券商中,周一净买入的仅有15家,相比之下净卖出的就多达90家。
而大小非也在此时加紧减持。
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公布的7月份大小非减持数据显示,小非们依然有较高的抛售热情,7月份当月的大小非减持数量为8.49亿股,为当月解禁股份的三分之一,但其中大非减持2.93亿股,小非就减持了5.56亿股。
冲击波
在股市之后,热钱的撤离还将使得更多的中国资产以及金融市场陆续受到冲击。
有专家认为,热钱在中国可能投入的领域包括房地产市场、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委托贷款(资金池管理)市场和民间借贷市场等。因此,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博士张明简单描绘了一张热钱撤离所可能形成的金融冲击波路线图。
“现在看,如果热钱撤出,股市和楼市还会大幅下跌,对购买了大量股票的企业和居民会有影响;而后,楼市的下跌将对房地产商以及持有房地产企业的股票、债券的企业或者个人产生冲击;接着,在抵押资产的缩水下,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产生影响;最后,保险等行业将开始受到冲击。”
然而,具体将有多大的损失难以估量。
不过,面对热钱撤离的开始,国内似乎正有一拨力量在与之抗衡,而这首先表现在股市上。
其中,基金公司正在股市里与热钱进行着相反的操作。上海大智慧专项部总经理尹铭通过追踪近期的交易情况发现,“8月的第一周,基金进入股市的资金呈现出净流入,规模超过了100亿元。”
而不少业内人士也认为,除了基金公司之外,还有一些不明身份的“神秘资金”正在进场护盘。7月18日,中国石化、中国联通等指标股在同一个时间点同时被拉起,并最终使沪指大涨接近100点,这其中的做多力量就一直被业内人士所关注。
不论以上这些资金在进场时抱着怎样的目的,但至少在客观上能够平稳热钱撤离所产生的冲击,而这些资金的身份也让市场产生了无限的遐想。
|
|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