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论语》人物故事之子禽:叨陪鲤对,闻一得三

(2023-07-26 14:48:36)
标签:

教育

历史

文化

《论语》人物故事之子禽:叨陪鲤对,闻一得三

一、子禽其人

陈亢(公元前511年—公元前430年),妫姓,名亢,字子禽,春秋末年陈国人,陈国君主陈胡公第二十世孙。小孔子40岁。18岁入孔门,成为孔子学生。 在孔子77位弟子中名列第68位。《论语》中载有关于子禽与伯鱼、子禽与子贡的对话。

陈亢曾做过单父邑宰。陈亢为宰时,施德政于民,颇受后人好评。反对家人殉葬。

明嘉靖九年(1530年),明世宗封孔子为“至圣先师”,陈亢被陪祀于孔庙。

二、子禽故事

1、温良恭俭让典故的来历

春秋时期,子禽问子贡为什么夫子每到一个国家都能听到该国的政事,子贡回答:夫子温和、善良、恭敬、俭朴、谦让,他用这样的态度去对待别人,别人自然会把政事告诉他,这是他与众不同的品德,也是与别人听到政事方式不同的原因。

温,和厚也。良,易直也。恭,庄敬也。俭,节制也。让,谦逊也。五者,夫子之盛德光辉接于人者也。

2、为政无为而治

陈亢担任鲁国单父邑宰时,无为而治。明代学者顾龙裳写有《公堂清燕》诗:“缅想鸣琴治邑时,雍容雅化坐无为”,就是写陈亢在卫国当官的时候,专施德化,不用刑罚、公堂抚琴、无为而治的情景。

3、反对殉葬制度

陈亢的兄长子车去世,家人要求殉葬,子禽反对,认为殉葬不符合周礼。

三、《论语》有关子禽的记载

1、《论语·季氏》第十三章

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

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这就是叨陪鲤对,闻一得三典故的由来。由此可见,陈亢(子禽)是一位非常善于观察、善于学习的学生。
2、《论语·学而》第十章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3、《论语·子张》第二十五章
陈子禽谓子贡曰:“子为恭也,仲尼岂贤于子乎?”子贡曰:“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谓立之斯立,道之斯行,馁之斯来,动之斯和。其生也荣,其死也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