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令】周二策略——20250429

2025-04-28 21:52:27

国证A指,考虑短线仍然处于3月18日以来的下跌周期,现在这种表现就是很强势的。短线关注是向上突破还是二次探底,如果向上突破,需要特别关注成交额,最起码要1.5万亿,最好在2万亿以上;

科创50,以2024年11月为中线调整起点,目前仅回调了7%,是很抗跌的表现。短线下跌开始减速,即使出现针对4月初低点的二次探底,也大概率会导致中线见底(除非二次探底是加速的暴跌,比4月初下跌速度还快的那种)。

股票投资大多数时间干的事情是,“分析过去”、“基于现在”、“预测未来”:

大部分时间,是在反反复复、多角度地分析过去,“因为看见,所以相信”。小部分时间,用于预测未来,“因为相信,所以看见”;

然后,正确操作的重点是基于现在,现在是连接过去和未来的无限小的一瞬间。

通过分析过去4年走势,可以预测未来半年至1年,港股互联网板块和A股芯片板块都是值得看好的;

如果基于过去,从2022年10月算起,显然是港股互联网板块更强,更值得投资;

但是基于现在,A股芯片股则是更值得看好的,证据之一是,“924”以来,A股芯片股是所有板块里面最强势的,没有之一。

再从长线和短线策略的角度考虑:

长线策略,尽量集中最强势的板块,所以2选1,我会选择只配置A股芯片板块;

短线策略,要考虑适度的分散,所以不排除会阶段性配置港股互联网板块。

近2~3年,一个比较明显的现象是,内资公募基金在抛售原先重仓持有的A股白酒、电动车和医药等板块,转而增持港股的互联网板块。这些板块的共同点,都是下游行业,属于大消费的范围(我敢说,如果给内资公募基金开放买美股的权限,肯定是一窝蜂去买苹果,毫无疑问);

资金面来讲,虽然公募基金没有追涨杀跌(始终保持极高仓位),但是基民明显在追涨杀跌,高位大量申购,低位大量赎回;

而且大量的机构资金转向投资被动型指数基金,也对主动型公募基金形成了抽血效应。

融资余额,能够反映个人投资者的态度:

1、总体来讲,个人投资者是追涨杀跌的,很明显;

2、从2016年底开始,追涨杀跌的模式有所变化,追涨杀跌的幅度不如指数的波动幅度那么大,说明个人投资者一定程度上更成熟了;

3、虽然指数仍处于极端低位,但目前的融资余额超过了2021年高点,且仅次于2015年高点,说明个人投资者对这波行情很乐观,更接近“先知先觉”的角色。

私募基金,最新的数据显示,仓位平均57%,而2021年是80%+,私募基金很明显在追涨杀跌。一方面,说明私募基金的水平也不一定就是很高的。另一方面,私募基金追求所谓绝对收益,翻译过来,就是亏不起,所以必然导致追涨杀跌。

资金面综合来看:

1、机构投资者。是本轮行情的第1主力,持续投资被动型指数基金和少数国有大型银行股(近乎于全民所有),“雨露均沾”避免板块分化(从而避免道德风险,而且这部分指数基金和股票理论上以后可以直接划转至社保),主要对沪深300指数和上证指数形成托底,试图“人为创造”整体的行情;

2、个人投资者。是本轮行情的第2主力,而且这次有“先知先觉”的迹象,一旦指数向上突破,大概率会快速追涨。个人投资者不同的选择,会形成不同板块的分化,将决定不同板块的上限;

3、内资公募基金。“粮草不济”是主要问题,基民也是“追涨杀跌”的,基民的信心只能靠基金持续的上涨才能恢复,但是港股互联网板块的上涨,难以抵消A股消费、电动车、医药板块的低迷。守正出奇,“以正合,以奇胜”,公募基金这么大的体量,大本营守不住,想靠出奇制胜很难。而且港股互联网板块虽然值得看好,但也不是那么好,是有一定不确定性的;

4、内资私募基金。主要问题是水平参差不齐,然后绝对收益的模式,无法承担风险,导致必然的追涨杀跌,后知后觉。需要指数上涨到一定程度,形成明确的上升趋势,所谓十拿九稳了,私募资金不得不追涨,包括一些投资到美股的资金,也会开始回流;

5、外资。美国资金估计是不会流入了,重点是看非美的资金,这又跟美国资本市场的稳定性相关。这次,如果美国资本市场继续动荡,非美资金是有可能部分地流入中国资本市场,寻求确定性。

券商股的成交额已经超过了2021年,仅次于2015年,也从侧面证明了本轮行情个人投资者的活跃度高于2021年;

而且截至目前,过去7个月的放量方式,也是急剧放大,更类似2015年。

传统有色股,选取了60%基本金属(铜铝铅锌)和40%黄金股;

2007~2018年下跌了11年,最大跌幅88%(腰斩3次);

2018年以来震荡反弹了6.5年,最大涨幅179%,但仍然处于极端低位(比2007年高点低66%),而且在底部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上升三角形,是有理由押注向上突破这个三角形的。

短线仓位,芯片股15%:

或者针对4月7日低点进行二次探底,或直接放量突破,都会考虑加仓;

如前所述,适度分散的情况下,会考虑港股互联网板块,另外仍然重点关注券商股。

长线仓位,某军工芯片股39%、某互联网券商股26%、有色股15%:

选股不会有大的变化,就是等待“924”行情的第2波,对于本次“战役”来讲,第2波上涨是决定性的。至于是不是有第3波,那是以后的事,而且也不是很重要。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