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创业50,是创业板和科创板最大的50只股票,平均流通市值820亿,权重板块为科技(43%)、新能源(32%)、医药(13%)、通信(10%);
长线,2021年7月以来的下跌,在2024年9月明显结束了;
中线,近半年显然处于回调过程,蓄势充分,二季度甚至整个下半年都有机会。
深证50,是深交所最大的50只股票,平均流通市值1460亿,权重板块为可选消费(23%)、信息技术(22%)、工业(17%)、主要消费(13%)、医药(8%);
超长线,2021年创了历史新高,大体是在依托13年线上涨;
结构上,本轮走势很可能类似2008年~2015年,细分成2波上涨。其中第1波上涨不一定创历史新高,2008~2010年的上涨就没有刷新2007年的历史高点,直到2012~2015年那波上涨才创了历史新高。
人工智能板块,本轮回调有可能参考2024年3月~9月,即需要2小波回调,但短线可关注2小波回调中间,那一波反弹的力度;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将本轮调整的起点算在2024年11月,也就是已经完成了2波回调,那么人工智能板块会非常强势。
芯片股,中短线走势与人工智能板块没有什么区别。如果调整起点算在2024年11月,接下来很可能暴涨走势。如果调整起点算在2025年2月,那就还需要比较长时间的调整。
新能源板块,将调整起点算在2024年11月没有任何问题,可以关注新能源接下来的走势。
军工股,与新能源的走势几乎没有区别,二季度同样可以关注。
消费股,不存在调整起点算在2024年11月,还是2025年2月的问题,消费股压根就没有在调整,二季度有走强的可能。
医药股,长线走势与消费股一模一样,中短线也没有在调整,本周还在逆势上涨。
小结:
新能源、军工、消费、医药等等,依靠基本面驱动的板块,虽然不容易出现暴涨走势,但近5个月调整充分,二季度很值得关注;
人工智能、芯片股等等,依靠情绪面驱动的板块,不是说二季度不值得看好,但需要观察市场情绪,这些板块也有非理性暴涨的可能。
银行股,稳定上涨,没有变化,但也没有太多参与价值。
券商股,去年11月以来调整了5个月。如果二季度是新能源、军工、消费、医药的行情,预计券商股就不会很强。券商股的爆发还是要等人工智能、芯片这些科技股,以及微盘股启动。
能源股,其实调整可以从2024年4月算起,已经接近1年,也是可以适当关注了。
基本金属板块,倾向于认为大级别的调整还没有开始,二季度关注是否突破近1年的高点。
港股,局面相对简单,本轮调整就是参考去年5月和10月,2~3月时间,调整幅度17~20%。
美股,相对确定的是,2023年1月~2025年1月的上涨结束了;
然后回调了3个月,短线倒是不排除会有反弹,新的关税反而有阶段性“利空出尽”的可能。但不是很有必要去“抄底”美股,没听说过涨了2年能涨出“底”来,重心还是要放在A股。
黄金继续飙升走势,黄金股的长线走势明显比黄金弱很多;
而且黄金股短线与指数的走势也不同步,不符合短线选股标准,不适合短炒。
铝业股,与铝价走势有一定的同步性,而且铝业股比铝价更强;
铝业股短线走势与指数的同步性也更强,短炒也是适合的。
原油的价格已经调整了3年,需要关注大方向的选择;
能源股与指数的同步性很差,近3年几乎是反向走的,不适合短炒。
2022年美国利率超过中国利率,美股进入了牛市,A股进入了熊市;
今年1月份以来,中国利率有抬头的迹象,而美国利率则开始回落。
操作策略,仓位100%:
35%某军工芯片股,有比较明显的逆势走强迹象,这是长线股,逆势走强是好事;
35%某互联网券商股,如果二季度是新能源、军工、消费医药等基本面行情,虽然预计券商板块不强,但这只互联网券商股应该不会太差,因为它是创业板的权重股;
15%芯片股,如果是基本面行情,有可能趁一下“新半军”概念,等行情启动,看实际情况再说;
10%铝业股,定位中长线,继续持有;
5%锂业股,严重超跌,看好新能源板块。
【阿令】周一策略——20250407
科创创业50,是创业板和科创板最大的50只股票,平均流通市值820亿,权重板块为科技(43%)、新能源(32%)、医药(13%)、通信(10%);
长线,2021年7月以来的下跌,在2024年9月明显结束了;
中线,近半年显然处于回调过程,蓄势充分,二季度甚至整个下半年都有机会。
深证50,是深交所最大的50只股票,平均流通市值1460亿,权重板块为可选消费(23%)、信息技术(22%)、工业(17%)、主要消费(13%)、医药(8%);
超长线,2021年创了历史新高,大体是在依托13年线上涨;
结构上,本轮走势很可能类似2008年~2015年,细分成2波上涨。其中第1波上涨不一定创历史新高,2008~2010年的上涨就没有刷新2007年的历史高点,直到2012~2015年那波上涨才创了历史新高。
人工智能板块,本轮回调有可能参考2024年3月~9月,即需要2小波回调,但短线可关注2小波回调中间,那一波反弹的力度;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将本轮调整的起点算在2024年11月,也就是已经完成了2波回调,那么人工智能板块会非常强势。
芯片股,中短线走势与人工智能板块没有什么区别。如果调整起点算在2024年11月,接下来很可能暴涨走势。如果调整起点算在2025年2月,那就还需要比较长时间的调整。
新能源板块,将调整起点算在2024年11月没有任何问题,可以关注新能源接下来的走势。
军工股,与新能源的走势几乎没有区别,二季度同样可以关注。
消费股,不存在调整起点算在2024年11月,还是2025年2月的问题,消费股压根就没有在调整,二季度有走强的可能。
医药股,长线走势与消费股一模一样,中短线也没有在调整,本周还在逆势上涨。
小结:
新能源、军工、消费、医药等等,依靠基本面驱动的板块,虽然不容易出现暴涨走势,但近5个月调整充分,二季度很值得关注;
人工智能、芯片股等等,依靠情绪面驱动的板块,不是说二季度不值得看好,但需要观察市场情绪,这些板块也有非理性暴涨的可能。
银行股,稳定上涨,没有变化,但也没有太多参与价值。
券商股,去年11月以来调整了5个月。如果二季度是新能源、军工、消费、医药的行情,预计券商股就不会很强。券商股的爆发还是要等人工智能、芯片这些科技股,以及微盘股启动。
能源股,其实调整可以从2024年4月算起,已经接近1年,也是可以适当关注了。
基本金属板块,倾向于认为大级别的调整还没有开始,二季度关注是否突破近1年的高点。
港股,局面相对简单,本轮调整就是参考去年5月和10月,2~3月时间,调整幅度17~20%。
美股,相对确定的是,2023年1月~2025年1月的上涨结束了;
然后回调了3个月,短线倒是不排除会有反弹,新的关税反而有阶段性“利空出尽”的可能。但不是很有必要去“抄底”美股,没听说过涨了2年能涨出“底”来,重心还是要放在A股。
黄金继续飙升走势,黄金股的长线走势明显比黄金弱很多;
而且黄金股短线与指数的走势也不同步,不符合短线选股标准,不适合短炒。
铝业股,与铝价走势有一定的同步性,而且铝业股比铝价更强;
铝业股短线走势与指数的同步性也更强,短炒也是适合的。
原油的价格已经调整了3年,需要关注大方向的选择;
能源股与指数的同步性很差,近3年几乎是反向走的,不适合短炒。
2022年美国利率超过中国利率,美股进入了牛市,A股进入了熊市;
今年1月份以来,中国利率有抬头的迹象,而美国利率则开始回落。
操作策略,仓位100%:
35%某军工芯片股,有比较明显的逆势走强迹象,这是长线股,逆势走强是好事;
35%某互联网券商股,如果二季度是新能源、军工、消费医药等基本面行情,虽然预计券商板块不强,但这只互联网券商股应该不会太差,因为它是创业板的权重股;
15%芯片股,如果是基本面行情,有可能趁一下“新半军”概念,等行情启动,看实际情况再说;
10%铝业股,定位中长线,继续持有;
5%锂业股,严重超跌,看好新能源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