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令】沪深300波浪划分——20250107
2025-01-07 16:37:35
沪深300月线,判断2007~2024年的大型{A}→{B}→{C}调整已经在2024年结束,调整超过了16年,是A股历史上时间最长的调整。预计上涨也是同样的级别,也可以参考1990~2007年,历史上时间最长的上涨,上涨了17年;
变数,即使2024年不是整个16年调整的结束时点,至少2015~2024年的9年大{C}浪调整是结束了的,现在这波大反弹也可以参考2008~2015年的大{B}浪反弹,持续了近7年。
沪深300周线,判断2021年2月~2024年2月的[C]浪下跌结束,下跌持续了3年整;
预计上涨的级别就可以参考2018~2021年[B]浪,持续2年多。2024年2月至今,目前还不到1年。
沪深300日线,11月7日以来的第{4}浪下跌,已经走出了[a][b][c]的三浪结构,而且[c]浪是减速下跌的,调整接近尾声,预计接下来是第{5}浪上涨,可参考2月~5月的第{1}浪,和9月~11月的第{3}浪。
沪深300,60分钟线,12月10月以来的第[c]浪下跌,目前也是(a)(b)(c)三浪下跌的结构,但这里的小(c)浪,即12月30日~1月6日是加速下跌的,所以需要观察超短线反弹的速度和成交量,以判断是否还有一波下跌,也就是不排除会走出(1)(2)(3)(4)(5)五浪下跌的结构。
结合投资策略来看:
月线级别,2024年是重要低点,参考2008~2015年反弹,反弹/上涨至少将持续到2029年前后,有必要将一部分长线仓位(20%~40%)直接持有到2029年,很接近“价值投资”模式。参考1990~2007年上涨,则上涨将持续到2035年,甚至2049年,有必要将相当一部分比例的资产持续配置在股市;
周线级别,2025年是有行情的,而且大概率比2024年的涨幅大,2024年沪深300涨幅是15%。但是周一分析了波动率指标,预计2025年的波动也比较大,所以可考虑一部分中线仓位(20%~40%)进行波段操作,中线策略是比较倾向于“高抛低吸”模式的;
日线级别,近2个月的调整接近尾声,短线这部分的20%仓位,需要寻找加仓的时机;
60分钟线级别,这种超短线的级别,主要是用来确认的,需要观察是否还有一波下跌(1~2周这种)。当然,有一点是相对确定的,就是12月30日~1月6日的超短线主跌浪结束了,后续即使下跌,下跌空间也不会很大。但我现在倾向于的短线策略是“追涨杀跌”模式,所以还是等涨上来,“追涨”更确定一些。
重新回到“定量”的分析模式,还是要以“波浪理论”为核心,以前总觉得上大学没学到啥,但“波浪理论”还真是在大学里的《证券投资分析》课上学的,当时就印象很深,一旦开始做股票,就直接锁定了深度研究“波浪理论”。但昨天说了,赚钱是第一目的,而不是学术研究,为了适应A股的实际情况,以及自己的情况,也需要对“波浪理论”做些定制化的改变,尤其是需要更加“定量”。
本来说今天不发文章,但不代表不写,因为需要不断思考,思考后的所得,需要记录下来,不然就忘记了。其实我的文章内容大部分是收盘前写的,有时还是提前一天写的。收盘以后就是加些短线的内容,统计组合的涨跌,决定是否要调仓,修改错别字,等等。今天看到写的内容也构成一篇比较完整的文章了,就发出来了,明天还是正常更新。
【阿令】沪深300波浪划分——20250107
沪深300月线,判断2007~2024年的大型{A}→{B}→{C}调整已经在2024年结束,调整超过了16年,是A股历史上时间最长的调整。预计上涨也是同样的级别,也可以参考1990~2007年,历史上时间最长的上涨,上涨了17年;
变数,即使2024年不是整个16年调整的结束时点,至少2015~2024年的9年大{C}浪调整是结束了的,现在这波大反弹也可以参考2008~2015年的大{B}浪反弹,持续了近7年。
沪深300周线,判断2021年2月~2024年2月的[C]浪下跌结束,下跌持续了3年整;
预计上涨的级别就可以参考2018~2021年[B]浪,持续2年多。2024年2月至今,目前还不到1年。
沪深300日线,11月7日以来的第{4}浪下跌,已经走出了[a][b][c]的三浪结构,而且[c]浪是减速下跌的,调整接近尾声,预计接下来是第{5}浪上涨,可参考2月~5月的第{1}浪,和9月~11月的第{3}浪。
沪深300,60分钟线,12月10月以来的第[c]浪下跌,目前也是(a)(b)(c)三浪下跌的结构,但这里的小(c)浪,即12月30日~1月6日是加速下跌的,所以需要观察超短线反弹的速度和成交量,以判断是否还有一波下跌,也就是不排除会走出(1)(2)(3)(4)(5)五浪下跌的结构。
结合投资策略来看:
月线级别,2024年是重要低点,参考2008~2015年反弹,反弹/上涨至少将持续到2029年前后,有必要将一部分长线仓位(20%~40%)直接持有到2029年,很接近“价值投资”模式。参考1990~2007年上涨,则上涨将持续到2035年,甚至2049年,有必要将相当一部分比例的资产持续配置在股市;
周线级别,2025年是有行情的,而且大概率比2024年的涨幅大,2024年沪深300涨幅是15%。但是周一分析了波动率指标,预计2025年的波动也比较大,所以可考虑一部分中线仓位(20%~40%)进行波段操作,中线策略是比较倾向于“高抛低吸”模式的;
日线级别,近2个月的调整接近尾声,短线这部分的20%仓位,需要寻找加仓的时机;
60分钟线级别,这种超短线的级别,主要是用来确认的,需要观察是否还有一波下跌(1~2周这种)。当然,有一点是相对确定的,就是12月30日~1月6日的超短线主跌浪结束了,后续即使下跌,下跌空间也不会很大。但我现在倾向于的短线策略是“追涨杀跌”模式,所以还是等涨上来,“追涨”更确定一些。
重新回到“定量”的分析模式,还是要以“波浪理论”为核心,以前总觉得上大学没学到啥,但“波浪理论”还真是在大学里的《证券投资分析》课上学的,当时就印象很深,一旦开始做股票,就直接锁定了深度研究“波浪理论”。但昨天说了,赚钱是第一目的,而不是学术研究,为了适应A股的实际情况,以及自己的情况,也需要对“波浪理论”做些定制化的改变,尤其是需要更加“定量”。
本来说今天不发文章,但不代表不写,因为需要不断思考,思考后的所得,需要记录下来,不然就忘记了。其实我的文章内容大部分是收盘前写的,有时还是提前一天写的。收盘以后就是加些短线的内容,统计组合的涨跌,决定是否要调仓,修改错别字,等等。今天看到写的内容也构成一篇比较完整的文章了,就发出来了,明天还是正常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