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50,短线,本周暴跌了8.6%,是近4年的最大周跌幅,急跌未必是坏事,“急跌慢涨”反而是牛市的正常表现。而2024年的走势特征,更多还是“急涨慢跌”的熊市模式,赚钱效应并不好,特别是没有把握住2024年2波急涨的话;
中线,2022年2月~2023年4月套牢区,成交了13万亿。近3个月总体在上述套牢区的下沿震荡,已经成交了8万亿。很多套牢盘熬了这么久之后,在小幅亏损5~10%的情况下,是愿意割肉的。估计已经有不少套牢盘割肉了,也就是说,下一波上涨面临的套牢盘压力将大大减轻,预计至少可以回到上述套牢区的上沿位置。
沪深300,历史上的4波熊市:
2007~2008年是单边急跌,且跌幅极大,腰斩了2次;
2015~2019年,分成了2波下跌,中间有强反弹;
2021~2024年的熊市,与2009~2013年最为接近,下跌时间相仿,跌幅几乎一样,结构也是一样的单边阴跌。
观察速度,2023~2024年是月线级别的下跌减速过程,这种情况与2012~2014年接近,预计2025年会相对于2024年加速上涨,当然,应该没有2015年那么快;
沪深300近2年能够下跌减速,很大程度需要归功于“国家队”、社保、保险公司等机构资金,持续流入被动型指数基金和一些高分红的大盘红利股,而且未来5~10年的维度,都很可能持续。我觉得还是要正面看待,不管自己有没有配置红利股,因为一方面这有稳定市场的功能。另一方面成长股是否上涨,完全取决于成长股自身,下面进行详细分析。
红利股对比成长股,2015~2018年熊市期间,红利股跑赢了成长股,但是红利股本身也是下跌的,所以当时配置红利股的意义并不大;
但2021~2024年熊市,红利股不仅跑赢了成长股,红利股甚至是逆势上涨的,所以这次才有这么多资金对红利股“趋之若鹜”。
不过也可以看到,近15年,成长股是在围绕着红利股上下一定范围波动,以3年为一个周期,现在很有可能又到了成长股的强势期,2024~2026年可参考2012~2015年和2018~2021年。
美股纳指100对比A股创业板50,长期显然是纳指100持续跑赢的;
但是,分成3年左右的波段来看,还是有阶段性的特征:
2015~2018年和2021~2024年创业板50熊市期间,纳指100都是跑赢的,而且纳指100都是正收益;
2013~2015年和2018~2021年创业板50牛市期间,创业板50还是可以阶段性跑赢纳指100的。
2024~2026年,创业板50是否能跑赢纳指100,主要还是看创业板50自身是不是牛市。
微盘股对比成长股,情况略有不同:
2014~2017年,微盘股跑赢,主要是微盘股涨幅更大。此时微盘股和成长股区别不大,都是投机炒作,微盘股更容易炒;
2017~2021年,成长股跑赢,主要也是成长股涨幅更大。这个时候出现了“新半军”等真正的成长股,部分地脱离了概念炒作。当然,2021年成长股也确实炒得比较高;
2021~2024年,微盘股再次跑赢,这次是微盘股更抗跌。一方面是微盘股2021年的位置本来就低,另一方面是迅速崛起的量化基金支撑了微盘股。
黄金对比成长股,跟前述红利股、美股的情况比较类似:
2015~2019年、2021~2024年成长股熊市期间,黄金都跑赢,且黄金是正收益;
2013~2015年、2019~2021年成长股牛市期间,黄金都跑输。
总的来看,观察上述成长股、红利股、美股、微盘股、黄金等5类不同风格的资产,很明显:
1、A股成长股在自身的牛市期间,几乎100%可以跑赢其它4类资产。除了2014~2017年跑输了微盘股,但非常确定的是,微盘股不可能再现当年之勇;
2、A股成长股熊市期间,A股成长股100%跑输其它4类资产。其中美股和黄金2次都是正收益,红利股则1次负收益+1次正收益,微盘股1次负收益+1次横盘。
进一步,就可以得出,完全可以将A股成长股作为“锚”,确认A股成长股是牛市的时候,不需要考虑其它的资产。而在规避A股成长股熊市风险的时候,可选择性地配置美股、黄金、红利股、微盘股等不同资产;
这里,还可以给“成长股”下一个定义,即认为股价上涨最快,基本面成长最快的股票是成长股。正因为“事后来看”是最快的,所谓“成长股”在牛市期间就能跑赢其它资产。换言之,涨不快的股票,就被踢出“成长股”了,比如,2021年以前的酿酒股显然是成长股,但以后不排除就被踢出去了。
然后,就是反反复复做2件事:
1、事先或事中判断,是不是成长股牛市;
2、事先或事中判断,哪些股票是成长股。
目前,我的看法是:
1、2024年~2025年底/2026年初,是成长股牛市。以及,经过一波调整之后,到2029年都是成长股牛市;
2、最确定的成长股是芯片股,其次是券商股(尤其是某互联网券商股)。至于人工智能、新能源、军工、酿酒、医药,及其它,是不是成长股,其实它们可以是,也可以不是,没有那么重要,“两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做自己确定的就可以了。
操作策略,仓位95%:
长线40%=军工芯片股20%+互联网券商股20%。是确定性最强的成长股,2029年以前是不会卖出的;
中线40%=芯片股20%+券商股15%+铝业股5%。这块会灵活变动仓位,但因为确定看好2025年行情,现阶段不会考虑减仓。中线这块还会换股,这周就很明显,铝业股逆势走强,会考虑增加铝业股的仓位;
短线15%=芯片股5%+券商股5%+新能源5%。又有一只新能源股需要被动止损,仓位将下降5%。连续暴跌3天之后,主动减仓的必要不大了,耐心等反弹,并观察强势的板块。
【阿令】以A股成长股为“锚”——20250103
创业板50,短线,本周暴跌了8.6%,是近4年的最大周跌幅,急跌未必是坏事,“急跌慢涨”反而是牛市的正常表现。而2024年的走势特征,更多还是“急涨慢跌”的熊市模式,赚钱效应并不好,特别是没有把握住2024年2波急涨的话;
中线,2022年2月~2023年4月套牢区,成交了13万亿。近3个月总体在上述套牢区的下沿震荡,已经成交了8万亿。很多套牢盘熬了这么久之后,在小幅亏损5~10%的情况下,是愿意割肉的。估计已经有不少套牢盘割肉了,也就是说,下一波上涨面临的套牢盘压力将大大减轻,预计至少可以回到上述套牢区的上沿位置。
沪深300,历史上的4波熊市:
2007~2008年是单边急跌,且跌幅极大,腰斩了2次;
2015~2019年,分成了2波下跌,中间有强反弹;
2021~2024年的熊市,与2009~2013年最为接近,下跌时间相仿,跌幅几乎一样,结构也是一样的单边阴跌。
观察速度,2023~2024年是月线级别的下跌减速过程,这种情况与2012~2014年接近,预计2025年会相对于2024年加速上涨,当然,应该没有2015年那么快;
沪深300近2年能够下跌减速,很大程度需要归功于“国家队”、社保、保险公司等机构资金,持续流入被动型指数基金和一些高分红的大盘红利股,而且未来5~10年的维度,都很可能持续。我觉得还是要正面看待,不管自己有没有配置红利股,因为一方面这有稳定市场的功能。另一方面成长股是否上涨,完全取决于成长股自身,下面进行详细分析。
红利股对比成长股,2015~2018年熊市期间,红利股跑赢了成长股,但是红利股本身也是下跌的,所以当时配置红利股的意义并不大;
但2021~2024年熊市,红利股不仅跑赢了成长股,红利股甚至是逆势上涨的,所以这次才有这么多资金对红利股“趋之若鹜”。
不过也可以看到,近15年,成长股是在围绕着红利股上下一定范围波动,以3年为一个周期,现在很有可能又到了成长股的强势期,2024~2026年可参考2012~2015年和2018~2021年。
美股纳指100对比A股创业板50,长期显然是纳指100持续跑赢的;
但是,分成3年左右的波段来看,还是有阶段性的特征:
2015~2018年和2021~2024年创业板50熊市期间,纳指100都是跑赢的,而且纳指100都是正收益;
2013~2015年和2018~2021年创业板50牛市期间,创业板50还是可以阶段性跑赢纳指100的。
2024~2026年,创业板50是否能跑赢纳指100,主要还是看创业板50自身是不是牛市。
微盘股对比成长股,情况略有不同:
2014~2017年,微盘股跑赢,主要是微盘股涨幅更大。此时微盘股和成长股区别不大,都是投机炒作,微盘股更容易炒;
2017~2021年,成长股跑赢,主要也是成长股涨幅更大。这个时候出现了“新半军”等真正的成长股,部分地脱离了概念炒作。当然,2021年成长股也确实炒得比较高;
2021~2024年,微盘股再次跑赢,这次是微盘股更抗跌。一方面是微盘股2021年的位置本来就低,另一方面是迅速崛起的量化基金支撑了微盘股。
黄金对比成长股,跟前述红利股、美股的情况比较类似:
2015~2019年、2021~2024年成长股熊市期间,黄金都跑赢,且黄金是正收益;
2013~2015年、2019~2021年成长股牛市期间,黄金都跑输。
总的来看,观察上述成长股、红利股、美股、微盘股、黄金等5类不同风格的资产,很明显:
1、A股成长股在自身的牛市期间,几乎100%可以跑赢其它4类资产。除了2014~2017年跑输了微盘股,但非常确定的是,微盘股不可能再现当年之勇;
2、A股成长股熊市期间,A股成长股100%跑输其它4类资产。其中美股和黄金2次都是正收益,红利股则1次负收益+1次正收益,微盘股1次负收益+1次横盘。
进一步,就可以得出,完全可以将A股成长股作为“锚”,确认A股成长股是牛市的时候,不需要考虑其它的资产。而在规避A股成长股熊市风险的时候,可选择性地配置美股、黄金、红利股、微盘股等不同资产;
这里,还可以给“成长股”下一个定义,即认为股价上涨最快,基本面成长最快的股票是成长股。正因为“事后来看”是最快的,所谓“成长股”在牛市期间就能跑赢其它资产。换言之,涨不快的股票,就被踢出“成长股”了,比如,2021年以前的酿酒股显然是成长股,但以后不排除就被踢出去了。
然后,就是反反复复做2件事:
1、事先或事中判断,是不是成长股牛市;
2、事先或事中判断,哪些股票是成长股。
目前,我的看法是:
1、2024年~2025年底/2026年初,是成长股牛市。以及,经过一波调整之后,到2029年都是成长股牛市;
2、最确定的成长股是芯片股,其次是券商股(尤其是某互联网券商股)。至于人工智能、新能源、军工、酿酒、医药,及其它,是不是成长股,其实它们可以是,也可以不是,没有那么重要,“两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做自己确定的就可以了。
操作策略,仓位95%:
长线40%=军工芯片股20%+互联网券商股20%。是确定性最强的成长股,2029年以前是不会卖出的;
中线40%=芯片股20%+券商股15%+铝业股5%。这块会灵活变动仓位,但因为确定看好2025年行情,现阶段不会考虑减仓。中线这块还会换股,这周就很明显,铝业股逆势走强,会考虑增加铝业股的仓位;
短线15%=芯片股5%+券商股5%+新能源5%。又有一只新能源股需要被动止损,仓位将下降5%。连续暴跌3天之后,主动减仓的必要不大了,耐心等反弹,并观察强势的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