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令】关注主动管理型机构是否发力——20241210

2024-12-10 17:12:28

中证2000,9月份见底以来,持续创阶段性新高,显示个人投资者在持续发力。而且波动比较小,这主要归功于量化基金在数千只小微盘里面高抛低吸,极具技术含量;

沪深300,10月份以来表现消沉,反映了主动管理的机构资金不信行情。从近1年的走势来看,沪深300还是相对稳健抗跌的,但主要应该归功于“国家队”、社保基金、保险公司等机构资金持续流入相关的ETF。

这是很有意思的现象:

1、“国家队”、社保基金、保险公司买入大蓝筹相关的ETF,技术含量并不高,但具备”忠诚“属性;

2、量化基金虽然没有主动拉升股票,但至少大部分时间降低了市场的波动(除了2024年2月),也还是有积极的作用;

3、主动管理的机构资金,经过2019~2021年的”造神“运动,以及2021~2024年的熊市,现在非常消沉。这类主动基金,虽然没有被动型ETF基金的“忠诚”,也没有量化基金那个层面的技术含量,但实际上对市场的意义是很大的。因为,被动型ETF基金最终还是会扭曲市场定价,形成强者恒强的局面。而量化基金虽然有降低波动,帮助市场正确定价的功能,但主要还是局限于小微盘股的领域。也就是说A股市场还是缺少足够多的主动管理资金的逆向投资者,包括在美股这种投资者现在也不多了,像巴菲特这样敢于大量卖出“苹果”的投资者也是太少。

在我看来,ETF基金毫无技术含量,需要的是营销能力,能把机构资金拉来,做大规模最重要。量化基金的技术含量更多体现在计算机IT层面,而不是真正在股市里的“智慧”。股市里的“智慧”体现在逆向投资,对股市进行有理有据的预测,并执行合理的策略。

如上所述,主动管理型的资金不应该被边缘化,需要关注其动向。

沪深300当然是观察的方向之一,但沪深300即使上涨,也很可能是由于被动型的ETF在买入。所以还需要进一步细分,深证50,也就是深交所最大的50只股票强势的时候,很可能说明主动型的资金在发力:

历史上很明显,2009~2010年和2018~2021年,深证50强于上证50,是主动管理型资金发力的行情;

然后,从2021年8月~2024年9月,这3年是上证50更强,主动管理型资金遭遇了“滑铁卢”;

9月份以来,深证50是强于上证50的,这是好的迹象,需要继续观察。

让主动管理型资金相信行情的最好办法,实际上也是唯一办法,就是发动第2波行情,涨到机构相信;

现在整个市场仍然处于极端低位,多空的力量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总会有先知先觉、更加“智慧”、也更具实力的资金在低位坚决买入,一旦启动第2波行情,不由得那些后知后觉的资金不信行情。

深证50的最大权重板块是消费医药,也是基金重仓的板块;

从过去4年的维度来看,消费医药处于极端低位,适度的反弹是很大概率的。

深证50的第2权重板块是新能源,从绝对跌幅来讲,新能源的跌幅(-63%)比消费医药(-59%)还要大,肯定也是绝对低位;

而且新能源的相对走势要更强,新能源的走势很有可能不仅仅是超跌反弹,甚至很可能逼近2021~2022年的高位。

深证50的第3权重板块是科技股,科技股现在不是绝对低位了,但要分成2部分来看:

一是,人工智能相关,现在处于高位,再进一步就要押注牛市了。显然,确实有一部分机构是相信人工智能牛市的,甚至还有一小部分干脆直接去买了美股英伟达等等;

二是,非人工智能,也就是传统的科技股,与新能源基本类似,仍然处于极端低位,同样也是超跌反弹,甚至有逼近2021年高点的可能性。

小结,这几个板块,消费医药可以押注一个正常幅度的超跌反弹,新能源和非人工智能科技股押注大幅度的大级别反弹。至于,人工智能科技股是否押注牛市,可能还要看看英伟达的脸色。

操作策略,仓位100%:

芯片45%+新能源10%=55%,这一块全部是腰斩2次的股票(跌幅>75%),押注大幅度的超跌反弹,也是押注后知后觉的机构资金开始发力;

券商40%+有色5%=45%,这一块则是比较强势的,更多是在押注强者恒强,押注牛市。

短期来讲,12月份继续看涨,没什么变化,今天选的31只备选股,有15只新能源和8只非人工智能科技股;

中期来讲,看好12月份和明年一季度是第2波上涨,重点看新能源和非人工智能科技股是否发力。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