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盘现在处于加速上涨的状态,适合加仓或持仓不动,可以等类似2月底那种减速的情况出现,再考虑阶段性减仓的事情。2月底之前的3周上涨了15%,平均每周接近5%,随后的12周累计仅上涨5%。目前是反弹了2周,幅度15%,平均每周约7%,速度比2月份那波更快。
本周的情况几乎是2015年下半年的反面,突出的表现就是流动性堵塞,2015年下半年是千股跌停卖不出,今天则是上交所整个被买爆了。所以说,所谓右侧交易,等高位拐头向下卖出,低位拐头向上买入,听上去很有道理,很理想,但现实中在2015年高位和2024年低位都不好使;
今天手动给深交所点了个赞(我家客厅可以直接看到深交所大楼),上周还专门去把深交所周围的牛和牛头看了一遍,果然还是有效果的。深交所更接近美国的纳斯达克,我觉得,炒股17年,很少很少买上交所的股票,以致于经常申购不了上交所的新股,今天上午一开始也没有发现上交所宕机了。
这周的情况,不敢吹牛说正如所料,但至少,我想到过可能出现这种飙升走势。阴跌了3年半之后,股市出现这种程度的飙升是正常的,即使没有政策加持,飙升的速度也不见得会慢很多。一直说,股市从来都不存在问题,这波熊市甚至是史上杀伤力最低的。这些年的压抑是来自于股市外,现在也是关心,在不远的将来,实体经济是否跟随股市好转。
创业板50,本周放量上涨24%,创出今年新高,成交量排名历史第5名。同时,也突破了年线,2021年以来的下跌有机会结束;
由于2021年没有创历史新高,某种程度上,创业板50可以看作2015~2024年下跌了9年。下一轮行情是很可能刷新2021年高点和2015年历史高点的。
中期来讲,最值得关注的板块是券商股和科技股。
券商股,本轮反弹2个月,涨幅36%。以过去4年的标准看,这个涨幅确实不小了,但现在更适合对比的是2014年和2019年,分别是5个月上涨213%和4个月上涨93%,这样对比,券商股现在刚启动,甚至还在底部没启动;
券商股值得关注的另一个原因是,它是市场风向标,券商股涨幅越大,说明市场赚钱效应越强,显然2014~2015年的赚钱效应比2019~2020年强得多。
科技股,2015~2024年下跌9年,细分成2波,本轮低点应该是长期低点,类似2008年。本轮上涨可参考2008年,细分成2波,第1波上涨可参考2008~2010年,持续1.5~2年,且关注是否刷新2020年高点和2015年历史高点;
科技股具备一定成长性的同时,还是有很强的题材炒作投机属性,尤其是A股的科技股。与券商股一样,科技股也是代表赚钱效应的。实际上2015~2024年,科技股与券商股的走势几乎一模一样,都非常弱,市场赚钱效应也几乎无从谈起。
长期来看,可以从2个维度去看,“循环”和“发展”。
“循环”的角度,观察市场上流通市值排名前1000的股票,这些是最优质的中国公司。很明显有5个历史高点,1993年、2001年、2007年、2015年和2021年,分别间隔8年、6年、8年、6年,有很强的规律性,可以先预期2021年的8年后,即2029年是下一个历史高点。
另外,2007年和2021年,是偏向于基本面支撑的行情,2007年是宏观经济整体繁荣,2021年是新半军、消费医药局部繁荣;
2001年和2015年,偏向于资金面投机炒作行情,2001年是互联网浪潮,2015年是移动互联网浪潮,都是科技股领涨;
这样,2029年很可能又是资金面投机炒作的行情,大概率是科技股领涨,有机会出现人工智能浪潮。
“发展”的角度,观察市场上流通市值后1000的股票,只有4个历史高点,分别是1993年、2001年、2007年和2015年,这4个高点与前述大盘股是一样的,而且小盘股的表现还非常活跃,当时是市场上的明星股票;
但是2015年以后,就完全不一样了,小盘股几乎是单边下跌走势,2021年不要说什么历史高点,干脆连反弹都没有出现。
综合来看,虽然从“循环”的角度讲,下一轮2029年会接近2001年和2015年的行情,历史上,2001年和2015年小盘股也非常强势。但以“发展”的眼光看,我更愿意强调2001年、2015年和2029年是科技股的行情,2024~2029年很可能是中大盘的科技股领涨。
而且,有意思的是,2015年以前的基本面显然是更强的,大盘从1990年的100点,涨到了5178点,几十倍的涨幅肯定有基本面支撑,但是股票市场上的投机风格明显是占主导地位的,因为反正基本面都是好的,也就不用看基本面了。2015年以后,客观讲(整体的)基本面是走弱了,但是股票市场上反而更看重(个股的)基本面,投机风格几乎消失。这个意思,很有点“缺啥补啥”的感觉。
操作策略:仓位100%
46%芯片股、34%券商股、9%科创50ETF、5%创业板50ETF、4%军工股;
短线,今天加仓了芯片股和券商股,考虑大盘没有减速迹象,所以下周一不会减仓。国庆节后会逐日盯市,观察大盘是否有减速迹象;
长线,还是持有军工芯片股、互联网券商股和科创50ETF,在创历史新高之前,大幅减仓的概率不大,当然,也会关注是否有变化。
军工芯片股,这个股票最早是在2017年9月突破年线的时候买入的,到现在持有满7年了。2017年7月~2022年8月上涨了5年,涨幅1028%,是当时最强势的股票之一。但2022年8月以后的跌幅达到了75%,也是最弱的股票之一;
本周大幅上涨,但是成交量偏低,也没有突破年线。当然,芯片板块整体也没有突破年线,买这个股票的核心是在于看好科技股(如前所述),然后是科技股里面最看好芯片板块(如后所述),最后是芯片板块里面最看好这个股票,就是它在芯片板块里面卡住了一个很好的位置,但它没有办法独立于芯片板块去上涨。
芯片股,2001年和2007年两波行情很弱,没有消耗太多能量。有些板块在2007年行情几乎消耗了所有能量,比如金融股;
厚积薄发,2015年和2021年,芯片股就很强,而且2021年是加速上涨的,是科技股里面2021年唯一加速上涨的细分板块。既然2021年是加速上涨的,2029年芯片股大概率还能创一次历史新高。
互联网券商股,也是2017年9月突破年线第一次买入,持有满7年。这个股票也是2017年7月见底,但涨跌幅度相对小一些,更稳健;
量在价先,本周成交量创了历史新高,本周成交额也是两市第1名。放量突破了年线,目标是2021年12月的历史高点了。买这个股票的核心是长期看好这个股票本身,其次才是(阶段性)看好券商股,显然它有独立于券商板块上涨的能力。
【阿令】循环与发展——20240927
大盘现在处于加速上涨的状态,适合加仓或持仓不动,可以等类似2月底那种减速的情况出现,再考虑阶段性减仓的事情。2月底之前的3周上涨了15%,平均每周接近5%,随后的12周累计仅上涨5%。目前是反弹了2周,幅度15%,平均每周约7%,速度比2月份那波更快。
本周的情况几乎是2015年下半年的反面,突出的表现就是流动性堵塞,2015年下半年是千股跌停卖不出,今天则是上交所整个被买爆了。所以说,所谓右侧交易,等高位拐头向下卖出,低位拐头向上买入,听上去很有道理,很理想,但现实中在2015年高位和2024年低位都不好使;
今天手动给深交所点了个赞(我家客厅可以直接看到深交所大楼),上周还专门去把深交所周围的牛和牛头看了一遍,果然还是有效果的。深交所更接近美国的纳斯达克,我觉得,炒股17年,很少很少买上交所的股票,以致于经常申购不了上交所的新股,今天上午一开始也没有发现上交所宕机了。
这周的情况,不敢吹牛说正如所料,但至少,我想到过可能出现这种飙升走势。阴跌了3年半之后,股市出现这种程度的飙升是正常的,即使没有政策加持,飙升的速度也不见得会慢很多。一直说,股市从来都不存在问题,这波熊市甚至是史上杀伤力最低的。这些年的压抑是来自于股市外,现在也是关心,在不远的将来,实体经济是否跟随股市好转。
创业板50,本周放量上涨24%,创出今年新高,成交量排名历史第5名。同时,也突破了年线,2021年以来的下跌有机会结束;
由于2021年没有创历史新高,某种程度上,创业板50可以看作2015~2024年下跌了9年。下一轮行情是很可能刷新2021年高点和2015年历史高点的。
中期来讲,最值得关注的板块是券商股和科技股。
券商股,本轮反弹2个月,涨幅36%。以过去4年的标准看,这个涨幅确实不小了,但现在更适合对比的是2014年和2019年,分别是5个月上涨213%和4个月上涨93%,这样对比,券商股现在刚启动,甚至还在底部没启动;
券商股值得关注的另一个原因是,它是市场风向标,券商股涨幅越大,说明市场赚钱效应越强,显然2014~2015年的赚钱效应比2019~2020年强得多。
科技股,2015~2024年下跌9年,细分成2波,本轮低点应该是长期低点,类似2008年。本轮上涨可参考2008年,细分成2波,第1波上涨可参考2008~2010年,持续1.5~2年,且关注是否刷新2020年高点和2015年历史高点;
科技股具备一定成长性的同时,还是有很强的题材炒作投机属性,尤其是A股的科技股。与券商股一样,科技股也是代表赚钱效应的。实际上2015~2024年,科技股与券商股的走势几乎一模一样,都非常弱,市场赚钱效应也几乎无从谈起。
长期来看,可以从2个维度去看,“循环”和“发展”。
“循环”的角度,观察市场上流通市值排名前1000的股票,这些是最优质的中国公司。很明显有5个历史高点,1993年、2001年、2007年、2015年和2021年,分别间隔8年、6年、8年、6年,有很强的规律性,可以先预期2021年的8年后,即2029年是下一个历史高点。
另外,2007年和2021年,是偏向于基本面支撑的行情,2007年是宏观经济整体繁荣,2021年是新半军、消费医药局部繁荣;
2001年和2015年,偏向于资金面投机炒作行情,2001年是互联网浪潮,2015年是移动互联网浪潮,都是科技股领涨;
这样,2029年很可能又是资金面投机炒作的行情,大概率是科技股领涨,有机会出现人工智能浪潮。
“发展”的角度,观察市场上流通市值后1000的股票,只有4个历史高点,分别是1993年、2001年、2007年和2015年,这4个高点与前述大盘股是一样的,而且小盘股的表现还非常活跃,当时是市场上的明星股票;
但是2015年以后,就完全不一样了,小盘股几乎是单边下跌走势,2021年不要说什么历史高点,干脆连反弹都没有出现。
综合来看,虽然从“循环”的角度讲,下一轮2029年会接近2001年和2015年的行情,历史上,2001年和2015年小盘股也非常强势。但以“发展”的眼光看,我更愿意强调2001年、2015年和2029年是科技股的行情,2024~2029年很可能是中大盘的科技股领涨。
而且,有意思的是,2015年以前的基本面显然是更强的,大盘从1990年的100点,涨到了5178点,几十倍的涨幅肯定有基本面支撑,但是股票市场上的投机风格明显是占主导地位的,因为反正基本面都是好的,也就不用看基本面了。2015年以后,客观讲(整体的)基本面是走弱了,但是股票市场上反而更看重(个股的)基本面,投机风格几乎消失。这个意思,很有点“缺啥补啥”的感觉。
操作策略:仓位100%
46%芯片股、34%券商股、9%科创50ETF、5%创业板50ETF、4%军工股;
短线,今天加仓了芯片股和券商股,考虑大盘没有减速迹象,所以下周一不会减仓。国庆节后会逐日盯市,观察大盘是否有减速迹象;
长线,还是持有军工芯片股、互联网券商股和科创50ETF,在创历史新高之前,大幅减仓的概率不大,当然,也会关注是否有变化。
军工芯片股,这个股票最早是在2017年9月突破年线的时候买入的,到现在持有满7年了。2017年7月~2022年8月上涨了5年,涨幅1028%,是当时最强势的股票之一。但2022年8月以后的跌幅达到了75%,也是最弱的股票之一;
本周大幅上涨,但是成交量偏低,也没有突破年线。当然,芯片板块整体也没有突破年线,买这个股票的核心是在于看好科技股(如前所述),然后是科技股里面最看好芯片板块(如后所述),最后是芯片板块里面最看好这个股票,就是它在芯片板块里面卡住了一个很好的位置,但它没有办法独立于芯片板块去上涨。
芯片股,2001年和2007年两波行情很弱,没有消耗太多能量。有些板块在2007年行情几乎消耗了所有能量,比如金融股;
厚积薄发,2015年和2021年,芯片股就很强,而且2021年是加速上涨的,是科技股里面2021年唯一加速上涨的细分板块。既然2021年是加速上涨的,2029年芯片股大概率还能创一次历史新高。
互联网券商股,也是2017年9月突破年线第一次买入,持有满7年。这个股票也是2017年7月见底,但涨跌幅度相对小一些,更稳健;
量在价先,本周成交量创了历史新高,本周成交额也是两市第1名。放量突破了年线,目标是2021年12月的历史高点了。买这个股票的核心是长期看好这个股票本身,其次才是(阶段性)看好券商股,显然它有独立于券商板块上涨的能力。